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和我的采访对象——外曾祖父冯顺全。
冯顺全参与编写的书籍。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人们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羞耻。2024年寒假,我体验了一回“记者”的职业,采访了我身边的一位老党员——我的外曾祖父。他将自己的一生满满刻下党的印记,几十年过后,他微笑着将他的故事讲给我听。
艰苦童年 勤奋读书
“我真的非常高兴,党一直记得我。”眼前这个头发已经全白、着一身素衣的老年人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扶着桌子,笑着对我说。他叫冯顺全,是我的外曾祖父。1935年1月出生在广东清远佛冈汤塘岑坑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父母兄弟姐妹11口人,全靠一亩三分田、二亩三分地过活。年少的冯顺全平日上山砍柴、下山卖柴,因为家中父母兄长支持,有幸可以上学读书,一直读到初中。
“当时家里条件很不好,所以我和我弟弟读书都特别用功,什么书都看。”冯顺全说,那时候他就喜欢写东西,写了很多散文和诗歌。
峥嵘岁月 立志向党
冯顺全16岁开始工作,1951年5月加入共青团,曾担任清远县共青团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清远太平公社常委兼办公室主任、清远卫生防疫站站长、清远卫生局局长、清远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退休前是中共清远市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入党日期是1953年4月21日。71年过去,回忆起入党之后的岁月,他坦然刚入党的那段日子最深刻。
20世纪50年代初,冯顺全入党后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学习一个月,当时党校的书记问:你认为共产党怎么样?你认为共产党能不能领导中国?你可以不参加共产党,但要跟着党走……冯顺全一直都没忘记书记的话。
那时清远的本地党员很少,大部分都是北方来的南下干部,说的是普通话。冯顺全就充当翻译,将老党员的话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告知给当地群众。在党的号召下,冯顺全跟着老党员和农民们一起种田,也同时帮助他们。当时冯顺全除了每日到县委、公社传达中央精神之外,还每天爬到几里山路外帮老百姓挑水灌溉,回来还捡柴劈柴。
为了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冯顺全和别的同志去找番薯藤,把它们都种在地里,在大家努力下遍地都种满了番薯。冯顺全回忆道:“这番薯就是‘救命粮’啊!”
笔耕不辍 寄语后辈
冯顺全退休前最后一份工作是编写清远市的党史,他热情地给我展示他以前参与编写的书。一本本充满年代感的书是冯顺全珍藏多年的宝贝。
冯顺全在2021年7月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问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说:“想想9000多万的党员,我也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而且,党送给我们的不是钱、粮食,而是一个纪念章、一个证书。我真的特别开心、激动和惊喜。”
和外曾祖父冯顺全认识这么久,到访谈当天才接触到他的传奇人生,现在的我想要了解更多。90岁的他眼睛里依然闪烁着熠熠的光芒,这大概是那段岁月在他心中留下的不灭火焰。他就像一本厚书,承载着说不尽的故事,条理清晰地讲述出来,呈现在我眼前,让我的心也为之雀跃或紧张。离开外曾祖父母家时,他将手搭在我肩上,深情地叮咛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做个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他送我们下楼时,我看着他瘦小但笔挺的背影,感到深深的敬畏之情。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刻在骨子里的坚持。
本版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