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统计新数据 “三农”新画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03 06: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第 18 版)

统计新数据  “三农”新画卷

图①: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错落有致的民居、色彩斑斓的山林和层峦叠嶂的群山在冬日朝阳下相映成景。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图②: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民居与瓯江碧水构成美丽画卷。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仓廪丰实,新谷满囤;乡村和美,新风扑面。

数字最有说服力。岁末年初,一个个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我们撷取其中的几个,透过它们,一起感受过去一年“三农”的时代脉动,聆听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足音。

大国粮仓更稳固

本报记者 郁静娴

80%

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80%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镇两井子村,地里已经上冻,家家户户囤满了苞米。算起去年的收成,种粮大户贾国峰喜笑颜开,“粮食产量涨了一大截,300亩玉米平均亩产近2000斤,增产了400多斤。”

贾国峰说,去年采用密植技术,一亩地种了5000株玉米,比上年增加了1500株,地里还安了水肥一体机,养分通过滴灌带“喂”到玉米根部,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泰来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测产结果普遍增产20%以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潘国梅说,下一步要趁冬闲抓紧培训,把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跟更多的种粮户讲明白,为新一年粮食增产打牢基础。

“多打粮还得养好地。”贾国峰说,等开春土地融化了,旋地前要在地里撒上农家肥。今年,他打算在播种质量上加把劲儿,将每亩种到5500株左右,亩产再提高200斤左右。

2024年,我国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国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八成。新的一年,我国将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持续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将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点评】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单产提升功不可没。近年来,依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单产提升行动实践表明,瞄准单产这一关键变量,更多向科技要产能,粮食增产大有潜力可挖。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处于历史高位,但国内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给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舌尖安全”更可靠

本报记者 王 浩

98%

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首次达到98%

手机扫描二维码,品种、产地、采摘日期、管理员等信息一目了然。“每筐西红柿都有‘身份证’,质量可追溯,消费者买得放心。”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郄村菜农周顺义说。

“放心菜”怎么种?周顺义一一列举:种的是新品种,施的是有机肥,用的是昆虫诱捕器,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节水节肥节药,“绿色西红柿销路不愁,平均每斤卖2元,去年挣了10多万元。”

“从田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南和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股长张朝平介绍,区里严格把控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2024年区乡两级开展定量检测441批次、精准速测1915批次。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大事。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精准治理和监管执法,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部省统筹数据联用的风险监测制度,监测农产品品种更全、参数更多、对象范围更广、风险隐患发现更及时。2024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首次达98%,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到8.18万个,同比增长7%。

【点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守护“舌尖安全”的底线要求,是从“吃得饱”升级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现实需要。

更高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久久为功。一方面,坚持“严”字当头,盯好重点农产品,完善追溯管理、风险分级管理。另一方面,在“优”字上下功夫,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鼓励标准化种植,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多措并举,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一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心。

县域经济更壮实

本报记者 常 钦

59个

全国“千亿县”数量增至59个

河南省巩义市鲁庄镇罗彦庄村,标准化石榴种植基地里,排排石榴树挺立。不远处,标准化厂房、保鲜库已建设完成,高性能的石榴分选设备已安装完毕,来年石榴成熟后就能投入使用。

“产业强镇项目落户村里,每年土地流转有租金,还能打工挣钱,日子越过越舒坦。”罗彦庄村村民李建斌说。基地种植、生产加工、冷链保鲜……前不久,鲁庄镇产业强镇项目顺利通过评估,带动10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鲁庄镇延伸石榴产业链,是巩义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缩影。回郭镇发展铝产业,芝田镇主攻净水材料产业,河洛镇做大校用化学仪器产业……作为河南首个“千亿县”,巩义市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区位和发展优势,突出全产业链培育,补齐深加工短板,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从2013年到2023年,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千亿县”从9个增至59个,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增长超过30%。新的一年,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县域经济更壮实,就能进一步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

【点评】

县域不只是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故乡,更是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广阔天地。以“千亿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

作为城乡融合的基础承载和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带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千亿县”涌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为亿万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生活。

人才队伍更壮大

本报记者 李晓晴

900多万人次

累计培育900多万人次高素质农民

元旦刚过,山东省邹城市灵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丙伸便忙碌起来,他正张罗一场脱毒甘薯种植管理技术线下培训,“相比不脱毒的甘薯,种脱毒甘薯不仅产量能翻番,品质也更好。今年我计划利用短视频平台,配合线下培训,帮助更多农民种上脱毒甘薯。”

10年前,张丙伸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学会了甘薯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如今,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地瓜大王”,还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高素质农民大师”,致力于义务培训,指导农户更加科学地种植甘薯。

在邹城,一批像张丙伸这样优秀的高素质农民成长为农业带头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好高素质农民培育,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建新说。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900多万人次高素质农民,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职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62.86%和24.83%,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5.54个百分点、2.39个百分点;从事休闲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占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

【点评】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培育高素质农民,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加快转型,还能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兴业增收,共同富裕。

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要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完善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强化培育质量管控。同时,要以农民为本,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重点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培优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素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奔县”“乡游”更出彩

本报记者 邓剑洋

15个

我国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15个

走进浙江省兰溪市游埠镇早茶街,百余种美食令人眼花缭乱,小吃摊前游人不少。截至2024年11月底,游埠古镇已接待游客294万人次,带动当地村民3500余人就业,周边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0余万元。

“近年来,通过修缮保护古建、引入新业态、推动早茶创新、建设非遗工坊等方式,我们不断擦亮‘游埠早茶’金名片,推动乡村文旅产业从‘网红’迈向‘长红’。”游埠镇党委副书记蒋有才说。

游埠古镇火爆出圈,折射乡村旅游的火热。2024年11月,我国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等7个乡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至此,我国的“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居世界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加15.5%,接待总收入同比增加9.8%。

下一步,乡村旅游发展如何提质增效?各地深入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效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点评】

去年,乡村旅游火热出圈,“奔县”“乡游”“村字头”IP吸粉无数。乡村游的火爆,除了得益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还要归功于对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利用。田园风光、传统村落、非遗民俗这些乡村特色资源与露营、康养、研学、民宿等新业态有机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层出不穷,吸引大量城市居民打卡。

“宝藏小城”“最美乡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好”,靠的是对乡村特色的深入挖掘和对资源禀赋的合理开发。立足地方特色和发展优势,充分挖掘乡村之美,探索差异化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优化服务供给,创新产品体验,乡村旅游定能不断展现蓬勃活力。

寄递物流更畅通

周 楠

33.78万个

累计建设33.78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春节临近,湖南益阳沅江市阳罗洲镇富民村,村民周正每天都要往外寄消费者下单的腊肉,“10斤腊肉快递费不到20元,一般3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中,物流更方便,生意更好做了。”

在阳罗洲镇,过去由于物流不畅,村民种养的优质农产品只能在周边低价售卖,一些偏僻村落的村民取快递都需要去镇上。现在,镇上建起了电商孵化和物流中心,各大快递企业在全镇4个片区分别设置一个村级快递代收点,将周边村庄的包裹集中后,统一装车送到100公里之外的益阳市中转站,减少中间环节后,寄递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通过寄递物流体系,镇里的阳罗面、土鸡、菜籽油等特产有了好去处,平均每天外销1万元左右。”阳罗洲镇党委书记肖耀南介绍,物流中心还组织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帮助50多人就业创业。

2024年快递进村情况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累计建设33.78万个“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打通农村寄递“最后一公里”。新的一年,我国将加快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全链条建设,着力构建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快递服务新模式。

【点评】

近年来,农村寄递网络加快下沉,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快递服务。日益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微循环”,不断打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产需有效衔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由于各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快递进村实现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要持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快递企业将服务向下沉、向西走,同时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应用,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信息化服务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3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查。这项关乎“国之大者”的基础性工作,恰似一面映照三农发展的明镜,为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关键坐标。在荆楚大地上,从江汉平原的智慧稻田到武陵山区的特色产业带
2025-07-01 00:18:00
...民增收致富。今年以来,邮储银行苏州市分行锚定“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战略定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丰富涉农场景,全面推动下沉市场,扎实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
2023-09-08 10:51:00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
深耕“三农”领域 描绘乡村新画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聚焦青海资源禀赋,立足“三农”主责主业,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六大领域,助力青海“三农”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全力
2024-01-23 05:20:00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彰显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体的深情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
2024-09-21 22:28:00
接续奋斗新起点 奋力绘就“三农”多彩画卷
...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接续奋斗新起点 奋力绘就“三农”多彩画卷□ 本报记者 王洋三月的吕梁,如沐春风,春意盎然。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为吕梁擘画出了更加美好的蓝图,凝聚人心
2024-03-31 09:24:00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胜之年。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中共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
2024-04-30 06:22:00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  描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行湖北省分行(简称“农行湖北省分行”)始终把服务“三农”和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责主业,围绕湖北建设农业强省工作目标,主动对接强县工程,立足“项目兴农、产业兴农、富民兴农”,
2024-09-30 06:01:00
...措,犹如一把精准的“标尺”,将全面丈量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谋划出乡村发展的新蓝图。摸清家底,夯实精准施策之基。农业作
2025-06-10 10:30:00
经济日报评论员: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
2025-02-24 17: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3420名技能高手“巅峰对决”!直击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精彩瞬间
大河网讯 9月21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激战正酣。在大赛举办场馆——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尽显国家级技能盛会的独特魅力与新时代工匠的卓越风采
2025-09-21 19:57:00
鲁网9月21日讯为切实做好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近日,临沭县玉山镇组织开展节前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专项行动。高位推动,下好安全生产“先手棋”
2025-09-21 20:04:00
临沭县玉山镇:多场景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活动
鲁网9月21日讯全国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期间,临沭县玉山镇结合辖区实际,聚焦学校、少数民族集中用工企业、机关单位三大重点场景
2025-09-21 20:05:00
农行蒙阴县支行与蒙阴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暨金融知识崮乡行活动
鲁网9月21日讯9月18日,蒙阴农行与金融监管支局到蒙阴县岱崮镇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暨金融知识崮乡行活动,此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
2025-09-21 20:07:00
鲁网9月21日讯近日,农行临沂市河东区支行营业室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这一中心点,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
2025-09-21 20:07:00
军事设施保护宣传借势“引流”入心见行
战鹰呼啸苍穹,万众欢腾喝彩。连日来,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事设施保护宣传活动也在展区同步展开——长春警备区紧抓观展人流高峰
2025-09-21 20:14:00
10项活动共庆丰年,潍城丰收节打出农文旅“组合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刘超 齐天尚9月20日,潍坊市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创业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2025-09-21 20:14:00
28对新人喜结连理!第二十三届德州青年集体婚礼浪漫启幕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通讯员 赵一瑾 德州报道9月21日,由共青团德州市委、德州市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老德州情缘”——第二十三届德州市青年集体婚礼浪漫启幕
2025-09-21 20:20:00
20多岁跻身“正高级” 世赛冠军来到“国赛”现场
大河网讯 2025年9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火热举行。9月21日,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赛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侯坤鹏
2025-09-21 20:28:00
9月20日,为切实保障居民用气安全,提升服务水平,太原天然气公司燃气增值服务厅联合各民用管理站,同步开展燃气表更换和“以旧换新”专项活动
2025-09-21 20:36:00
9月18日,一趟试验列车从荆门西站驶向襄阳东站,历时仅37分钟,标志着襄阳至荆门高铁正式进入开通倒计时。从古代的3小时水路
2025-09-21 20:39:00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协办2025青岛工程咨询师法律专场
9月19日,由青岛市工程咨询协会主办,中建筑港、山东华政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25青岛工程咨询师法律主题讲座”在青举行
2025-09-21 20:41:00
首届荣成好运角半程马拉松举办 5000余名选手畅享滨海奔跑盛宴
鲁网9月21日讯9月20日,“好运山东”那香海·2025荣成好运角半程马拉松在那香海景区艺术中心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跑友齐聚好运角
2025-09-21 20:41:00
【本周热榜】这一周,威海发生了哪些事呢?(9月15日-9月21日)
鲁网9月21日讯在威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周都有新鲜事发生。在这里您将看到本周威海地区最受关注的 10 大热点新闻
2025-09-21 20:43:00
9月21日,由海南航空执飞的长春-海口-新加坡往返国际航线正式开通。航线计划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各执行一班。首次航班由新加坡起飞
2025-09-21 2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