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与创新”主题论坛上,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骆汉宾围绕“生物建造推动工程建造绿色低碳”主题进行案例分享。
生物建造,一般指基于生物系统(主要包含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规律,利用生物学原理与工程学方法,形成更智能、高效、环保的工程建造方式。
骆汉宾介绍,生物建造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建造理念,将可再生性、高效性与生态友好性系统整合于建筑工程全周期,重构健康、低碳、可持续的建造新范式,催生建筑业绿色业态革命。
“在当前生物建造领域,微生物矿化是研究热点,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主要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以及南洋理工大学等。”骆汉宾说。
论坛现场
生物矿化形成碳酸钙沉积物,即生物水泥,可逐渐替代传统水泥。生物水泥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有着室温反应、低能耗、低碳排放、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等特点,相较传统水泥更节能环保,但强度普遍偏低。
什么因素影响生物水泥力学性能?骆汉宾介绍,生物、材料、工艺贯穿微生物矿化建造的始终,影响着生物水泥力学性能。我国经过不断研究,通过生物矿化过程调控、材料微结构与性能调控、工程应用中的工艺技术调控等方法,显著增强了生物水泥性能。
“生物建造驱动建筑向‘生态—智能’双轨进化,突破生物基材料局限,实现工程与自然的有机融合。通过生物响应机制,赋能建筑自清洁、自修复、自适应能力,构建工程与环境共生型技术矩阵,为下一代土木工程建造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推动土木行业向着生态化和可持续化方向迈进。”骆汉宾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 王瑶 彭林元
图/阳茜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