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在中国最大盐湖挖盐8年:每天挖三千方,水深超1.5m挖掘机就浮起来,侧翻会没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31 15:37:00 来源:九派新闻

8月29日,一段挖掘机在查卡盐湖挖盐的视频走红。视频中是一望无际的盐田,满满一铲的盐被堆放成小山。网友纷纷评论称:“这一铲子下去够我一辈子也吃不完。”

近期,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引发全球关注与热议,也激发起人们关于食盐的恐慌,掀起了一股囤盐热潮。韩国盐价大涨,民众“举国囤盐”。

对此,湖州交通集团援青项目负责人吴君在采访中表示,青海茶卡盐湖现有的盐够全国人民吃70年,并且茶卡盐湖的盐是可再生的,“这是昆仑山和祁连山中间的一片盐湖,跟海域没有任何关系”,我国民众完全没必要囤盐。

实际上,青海除茶卡盐湖外,还有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的世界”,察尔汗盐湖位于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南部,由达布逊湖、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湖四个盐湖汇聚而成,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是茶卡盐湖的56倍。

察尔汗盐湖作为世界第二大盐湖,亚洲盐湖之王,盐储量极为丰富,其中的食用盐保有量达555亿吨,完全提取出来可供世界食用2000年,中国食用4000年。

8月30日上午,九派新闻联系到了在察尔汗盐湖从事挖盐工作的工人赵先生,以下是他的讲述。

我在中国最大盐湖挖盐8年:每天挖三千方,水深超1.5m挖掘机就浮起来,侧翻会没命

【1】每台挖掘机一个白班可出盐6000吨

我是青海本地人,2015年开始在察尔汗盐湖开水陆两栖挖掘机,到现在已是第八个年头。

来察尔汗盐湖之前我也在开挖掘机,但当时工作不太稳定,没有长期的活,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来到盐湖挖盐。在这里,挖盐、拉运工作的工人都是由有资质的外包公司招聘过来的。一起上班的同事里,青海本地人和外地人差不多各占一半,有从甘肃、山东、安徽、四川等地过来的。

察尔汗盐湖主要开采工业盐,也生产部分食用盐,格尔木盐化厂就专门生产从察尔汗盐湖运过去的食用盐。盐湖的开采主要分为水采和旱采两类,水采使用的是大型采盐船,旱采则主要通过建筑工程机械进行开采,我们属于旱采。

我们先驾驶水陆两栖的挖掘机,到盐湖排水和挑沟,将盐挖出来,排出多余水分后,堆成一条长100米、宽20米、高5米左右的“盐山”,这个过程我们叫“挑鱼刺”。等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鱼刺”晒干,就可以用大型机械拉运到厂里,进行下一个环节的生产。

我在中国最大盐湖挖盐8年:每天挖三千方,水深超1.5m挖掘机就浮起来,侧翻会没命

赵先生在察尔汗盐湖中挖“鱼刺”。图/受访者提供

正常情况下,盐湖里会有十几台挖掘机、五十多台拉盐翻斗车和四台装载机同时作业,两班倒、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拉运,挖完一条“鱼刺”,约需要五天。

虽然没办法估算出一条“鱼刺”有多少盐,但在正常情况下,每台挖掘机一个白班大约能装90车的盐,每车盐在31方左右,算起来一共大概能挖3000方的盐。

(注:此处“一方”指“一立方米”。盐的密度是2.165吨/立方米,由于盐有颗粒大小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立方米盐重量在2吨左右。)

【2】“高反”、“雪盲”、只有熟手能去深水区

察尔汗盐湖位于海拔3300米左右,许多外地的同事刚来时很不习惯,晚上会缺氧,出现高原反应,胸闷气短、头昏脑涨,总是睡不好。不过多喝点水、吃点药,一般坚持一个星期也就慢慢适应了。

比较难适应的是这里的气候,冬冷夏热,春天还有沙尘暴,夏天不怎么下雨,紫外线特别强,干燥得容易上火、起皮。环境也特别荒凉,很难看到一棵树、一根草,除了盐碱地就是漫无边际的盐田。

我在中国最大盐湖挖盐8年:每天挖三千方,水深超1.5m挖掘机就浮起来,侧翻会没命

赵先生在察尔汗盐湖挖盐时的工作环境。图/视频截图

挖出的盐没有刺鼻的味道、对身体健康没什么危害,不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但我们上班时必须戴太阳镜,因为挖出的盐很白,在太阳的照射下非常刺眼。就像在北极或南极探险时,面对全白的雪时一定要戴墨镜,否则会眩晕或出现雪盲症一样。

察尔汗盐湖的水深一般不到三米,但盐湖的湖水密度大,浮力也大,水深只要超过一米五,挖掘机就能在湖里漂起来。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只有工作一年以上的“熟手”才能去深水区作业。我去过最深的水位在六七米左右,是一条专门为盐湖卤水循环而挖的渠道。

其实还有更危急的情况,挖掘机在完全漂浮的状态下,如果旋转幅度太大,有可能会侧翻。而侧翻往往是挖掘机底朝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人就没了。

刚开始,我也不习惯在盐湖里驾驶水陆两栖挖掘机,作业时经常会头晕恶心。工作两三个月后,才慢慢适应这种感觉。现在即便是让我把挖掘机开进深水区也没有任何不适,也算是坚持下来了。

最让我感到辛苦的还得是“挑鱼刺”的时候。如果盐湖有水,还能开得动,最怕的是水排干之后的盐湖,就像是进到了沼泽地里,走的时候太费劲了,只能一点点挪。

有同事的挖掘机曾陷进盐湖里,连驾驶室都浸得满是盐。其实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实在走不动的时候也只能驾驶挖掘机把周围的盐挖掉,挖出一条走得动的通道。

【3】有人来了又走,我还会继续挖盐

我们是两班倒的工作模式,白班从早上七点至晚上六点,每天中午十二点能有一小时的吃饭加休息时间,夜班则相反。关于倒班没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根据司机们自己的意愿选择,基本上半个月换一次班。现在我已经习惯这种工作模式了,对我来说,工作强度其实不是很大。

由于盐的腐蚀性强,挖掘机线路经常容易出故障。每天早上交接班时,我们都要给挖掘机做十几分钟的基本保养,用黄油枪在挖掘机的关键位置灌注黄油,从而增加机械的耐磨性和润滑性。

我们双休、节假日一般不会放假,有事只能自己请假,也没有什么福利。不过公司包吃包住,宿舍是四个人一间、设备设施比较齐全,离盐湖不太远,伙食也挺不错的。

察尔汗盐湖离我的老家差不多有900公里,如果家里没什么事,我一般半年回去一次,过年时会请假一个月回家。其实家里人也反对我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可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虽然无奈,为了生活,也只能做出取舍。

每天都重复着排水、挑沟、挖盐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辛苦,又枯燥乏味。八年间,有很多人来了又走,有的因为家庭、有的因为身体,但大部分人还是和我一样,图稳定,就这样在这里继续干着。

我还是挺喜欢这份工作的,目前仍会继续在盐湖挖盐,不过以后肯定还会回老家定居,算是落叶归根。

【来源:九派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镜观·回响|从千年盐湖看中部地区绿色“蝶变”
...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2024年5月10日,工作人员驾驶挖掘机在运城盐湖进行生态修复施工(无人机照片)。2024年4月14日拍摄的运城盐湖全面提升改造项目现场(无人机照片)
2024-06-17 12:06:00
马儿不慎陷入河沟淤泥 社区干部企业员工合力营救
...矿业有限公司,得知这一情况,该公司立刻派了一辆小型挖掘机来帮忙。大家将绳索一头绑在挖掘机上,铲斗把一个人“铲”到马上方,用绳索的另一头拴好马头。把人放到岸边后,司机操控挖掘机
2023-05-06 16:29:00
【东方甄选看世界——青海行】畅游“四湖” 遇见青海生态之美
...的直播间,把大柴旦翡翠湖、可鲁克湖——托素湖、茶卡盐湖、青海湖等青海美景悉数纳入直播间,带网友们赏青海美景,品青海美食,把青海特产“带进”直播间,每场直播人气10万+的影响力
2023-07-12 18:24:00
...行动。行动中,社区发挥“大党委”成员单位作用,调用挖掘机等设备,并联合铁路工务段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齐心协力,分工进行清理、修复和加固工作。“我们将聚焦更多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
2024-02-26 04:42:00
A股再度迎来重磅重组。9月8日晚间,盐湖股份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共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青海省政府国资委、控股股东青海国投与中国五矿拟共同组建
2024-09-09 06:22:00
51岁朱可炳任中国盐湖产业“航母”董事长,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起步
2月8日,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盐湖”)已在青海省正式揭牌。央企中国五矿方面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朱可炳出任这一盐湖“航母”的董事长。朱可炳现年
2025-02-10 22:24:00
盐湖产业“航母”正式揭牌 此前已“入主”880亿市值上市公司
...》2月8日讯(记者 李明明)中国五矿与青海国资携手打造盐湖产业“航母”。今日,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盐湖”)揭牌仪式在青海省举行。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盐湖注册
2025-02-08 20:59: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盐湖日出
本文转自:新华网这是9月22日拍摄的盐湖(无人机照片)。有着4600多年采盐史的运城盐湖,位于山西运城中条山下,面积132平方公里,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按照“生态优先
2023-09-30 10:56:00
中国故事|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来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开启了找钾之旅。跨越近70载,几代盐湖人接续“为国保钾”的任务,将察尔汗盐湖建成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源源不断的钾
2024-04-10 15: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唐福刚)“太感谢了,多亏你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帮我家灭了火……”10月22日上午,市民张女士携女儿将一面印有“火场逆行伸援手真情守护矿区人”的锦旗送到了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保卫科员工倪大勇的手中
2025-11-10 21:54: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因其独特的指挥风格走红网络。晨曦微露,杨湾街口,他已在斑马线上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十年如一日在交通路口倾情守护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晨曦微露,人潮车流中,他那不甚规范却高效高频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在网络走红。晨曦微露、华灯初上,在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他如陀螺般不知疲倦地旋转于车流人海之间。那饱满的激情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市杨湾街口,熟悉的“陀螺”又开始了他一天的旋转。辅警李超,这位在车流中坚守了近十年的39岁汉子,以其“口不停言
2025-11-10 22:21:00
“来来来、这边这边……”当湖北鄂州的“陀螺哥”李超在车流中重复着指挥动作,他频繁变换的不仅是手臂,更是对职业的赤诚。这位个子不高的39岁交通辅警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10 22:21:00
在这个社会,有人在聚光灯下被看见,也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城市的运转永远离不开成千上万坚守岗位的“螺丝钉”。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
2025-11-10 22:21:00
近日,在鄂州市鄂城区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因一段指挥交通的画面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马路指挥家”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的身影出现,如同这座城市的生物钟般准时。反光背心微微发亮,白手套划出坚定轨迹,他就是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的交通辅警
2025-11-10 22:21:00
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辅警李超“手足口不停歇”的身影火遍全网。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却比同事频率快好几倍的指挥手势
2025-11-10 22:22:00
“云游伊利”2025再出发!邀您“云”探全球产业链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2025年“云游伊利·全球品质溯源”纪录片举行首映,宣告该活动正式启动。伊利全球合作伙伴代表
2025-11-10 22:34:00
从沃土到云端:务川七旬老人的直播增收记
多彩贵州网讯“3、2、1——上链接!”近日,在务川分水镇王武村的村委会小院里,71岁的覃廷容佝偻着身子,嗓音却格外响亮
2025-11-10 21:13:00
全运会“大湾鸡”爆火!扮演者是武校少年 校方:很懵,没想到会这么火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本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凭借头顶彩色“小啾啾”
2025-11-10 21:04:00
泾县辅警国道上“悬身”抓捕嫌疑人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7时40分,泾县泾川镇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车电瓶被盗案,泾县公安局泾东派出所接警后,快速锁定违法嫌疑人李某并一路追踪至G205国道
2025-11-10 19:18:00
7死27伤  燕郊地铁施工项目“3·13”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简称“报告”)。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
2025-11-10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