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外资加码中国保险市场,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6-28 10:33:00 来源:东方资讯银保频道

在全球金融版图中,保险行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中国保险市场以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和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正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

今年以来,外资险企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步伐明显加快。从国民养老保险引入安联投资作为战略投资人,到中意财险正式由中外合资变身外资独资财险公司,再到保德信拿下前海再保险10%股权,一系列重磅交易不仅彰显了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信心,也预示着行业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外资机构的进入,无疑为中国保险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保险行业将如何应对,如何在吸收外资带来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发展节奏和战略定力,成为了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外资“加码”

6月24日,国民养老保险宣布引入安联投资为战略投资人,注册资本拟增至113.78亿元。增资完成后,安联投资将持有国民养老保险股份的比例为2%。

这一战略投资行为彰显着外资机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信心,也是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标志着中国保险行业对外开放的新里程。

近年来,政策红利的释放和保险业的转型,使得中国保险市场成为外资机构眼中的香饽饽,他们通过股权收购、增资等方式,不断加大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投入。

6月4日,前海再保险宣布,公司10%股权由保德信国际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竞得,随后,保德信国际将上述股权转让给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5月20日,富杰拟向太平养老投资10.75亿元,获得太平养老10%的股权;5月15日,中油资本将所持中意财险51%的股权转让给忠利集团事项已获监管批复,中意财险正式由中外合资变身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表示,外资险企之所以纷纷加快布局中国保险市场的步伐,一是因为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监管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逐步取消外资限制,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为外资险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外资险企希望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利用中国市场的资源,拓展业务领域,提高品牌影响力。

政策“东风”

此前外资进入我国保险业有严格限制。例如,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仅能独资运营产险公司,无法独资设立集团公司、寿险公司等其他业态;申请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外国保险公司应当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等限制条件。

不过,自2019年以来,监管对外资的限制开始松闸,陆续发布《关于明确取消合资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时点的通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取消寿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外资股东持股比例等限制。

随后改革进程加速,今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已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外资可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里关于金融业的相关限制措施目前已经完全清零。

此外,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到,深化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行业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专业保险机构在境内投资设立或参股保险机构。

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宽,目前已有德国安顾、美国保德信、西班牙曼福再保险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保险公司通过收购股权、成立分公司、增资等方式加码中国保险市场。

中小险企转型挑战

随着外资占比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本土保险公司如何在吸收外资带来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发展节奏和战略定力,成为了业界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外资保险企业乘风破浪之际,本土的中小保险公司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势。它们需要在外资的冲击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新航道。这要求中小险企在战略上更为敏锐,战术上更为精细。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险企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找新的增长点。

首先,中小险企需要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本控制等手段,塑造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特质,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小险企的必然选择。借助大数据、云计算、AI等科技工具,提升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实现精准营销和定制化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也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最后,中小险企需要深入挖掘外资可能忽视的细分市场。如专业领域保险、农村保险等细分市场,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潜力巨大。中小险企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精准定位,形成局部市场优势,以此作为新的增长点。

总而言之,外资的入局是中国保险市场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行业走向成熟、多元的重要标志。对于本土保险企业而言,这既是一场考验,也是一个转型的契机。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市场变革中,唯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在外资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家:客观看待外资规模波动 吸引外资有诸多有利条件
...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阳)今年以来,外媒极力炒作“中国吸引外资下降”等话题,大加渲染外资撤离的悲观情绪,并以此唱衰中国经济
2023-12-21 20:41:00
盛松成:外商直接投资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应对?
...25%后,FDI超额回报率几近为零。[1]在此影响下,不仅流入中国的FDI减少,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2022年FDI都出现大幅度下降。此外,高利息加重了外资企业的债
2024-04-28 13:43:00
(经济观察)中国吸收外资现积极变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李晓喻)1月中国吸收外资出现两大积极变化。其一,吸收外资额环比增加
2024-02-24 15:22:00
为什么外资占比才几个点,就可以左右市场的涨跌?
...云,这就是原因四。6/7原因四:羊群效应原因四: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息渠道比较单一,资金性质类似,看法与行动相对一致,更容易形成共振。这段时间的海外财经节目,几乎三句话不离中国
2023-09-18 14:13:00
外资乳企业绩复苏,国产奶粉局势生变
...、A2等主要外资乳企2022年财报悉数出炉,在其业绩会上,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成为各外资乳企管理层重点“表扬”的部分。疫情下,外资乳企借助其品牌优势,采取更积极的竞争策略如通过电
2023-02-26 19:59:00
...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有所下降,外界炒作“外资撤离中国”。引资规模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走势如何?下一步有哪些举措更大力度吸引和用好外资?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受全球跨国
2023-12-18 00:43:00
...意义。外资流动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在国际分工中确立自身优势定位和价值实现的重要元素。伴随中国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
2024-03-22 09:55:00
“中国,这个市场是必选项”
...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调研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满意度均在80%以上——“中国,这个市场是必选项”3月24日,空客天津总装线交付首架新主力机型A321飞
2023-06-06 12:57:00
...电动BMWiX1,它将率先应用第9代(BMW)操作系统。宝马的中国数字化研发团队在该系统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0%的功能都是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的。宝马还表示,
2023-08-31 23:3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恒生ETF:4月2日融资买入8728.0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4.33亿元
证券之星消息,4月2日,恒生ETF(159920)融资买入8728.07万元,融资偿还8463.19万元,融资净买入264
2025-04-03 11:56:00
智能物流概念股冲高,飞力达涨逾10%
4月3日,智能物流概念股冲高,飞力达涨逾10%,天顺股份、长久物流涨停,华鹏飞、三羊马涨逾7%。/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04-03 11:58:00
福寿园三十年:绿色殡葬,生态文明的时代答卷
一、序言福寿园建园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绿色产品。从1994年的亭葬、室内葬、别墅葬开始,到1998年的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
2025-04-03 12:07:00
上峰水泥投资奇瑞旗下壹能科技,新经济股权投资再迎新进展!
4月2日,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0672,简称“上峰水泥”)发布了《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暨新经济股权投资进展的公告》
2025-04-03 12:07:00
爱康:以 AI 矩阵重构骨健康管理格局
常言道:“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而腿部衰老往往从关节开始。”关节健康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就像基石之于高楼,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2025-04-03 12:08:00
贵州银行业绩“双增”代价沉重,不良率连续4年攀升
来源:密探财经近日,贵州银行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粗看起来还很“惊艳”。2024年,贵州银银行实现营收124.18亿元
2025-04-03 12:17:00
中原银行:去年营收下滑,贷款放缓,多次被罚内控堪忧
来源:密探财经近日,中原银行公布了2024年成绩单,作为省级城商行中为数不多的“万亿级”规模的关键一员,备受市场关注。2024年
2025-04-03 12:17:00
600811锁定退市,连续四年重大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通报
*ST东方(600811)面临强制面值退市风险,连续四年重大财务造假。*ST东方已提前锁定“面值退市”,但其退市危机远不止面值退市风险
2025-04-03 12:17:00
九江银行曝不良贷款率2.19%,创近5年新高
来源:密探财经昨日,“五千亿级”规模的九江银行对外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从业绩数据看,这是一家“有看点”的城商行。2024年
2025-04-03 12:17:00
西南能矿集团“开门红”再创新佳绩
今年以来,西南能矿集团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强化生产运营调度,着力在自产产品生产、工程项目突破、运营质效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
2025-04-03 12:25:00
三一国际(00631.HK)澄清:声明仅代表集团于未来三年的目标 并不构成盈利预测
格隆汇4月3日丨三一国际(00631.HK)公布,公司董事会注意到,已刊载之若干媒体报导,陈述公司已制定一个於2027年实现收入人民币500亿元
2025-04-03 12:32:00
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提质升级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和集散中心,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共68家
2025-04-03 12:32:00
AEON CREDIT(00900.HK)年度纯利增2.09%至4亿港元 末期息25港仙
格隆汇4月3日丨AEON CREDIT(00900.HK)公布年度业绩,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7
2025-04-03 12:33:00
大行评级|麦格理:下调百威亚太目标价至12.8港元 下调2025/2026年纯利预测
麦格理发表报告,下调百威亚太2025/2026年纯利预测2.3%及2.1%,因为假设在中国市场的高基数下,利润率扩张步伐较温和
2025-04-03 12:34:00
大行评级|花旗:大幅上调老铺黄金目标价至979港元 上调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老铺黄金去年业绩强劲,基于今年首季的表现,料今年的销售增长将至少翻倍,表现明显超出预期。管理层亦就集团的店铺生产力及门店网络覆盖率提出长远目标
2025-04-03 1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