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脑机接口距离“人机共生”有多远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4 15:43:00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

脑机接口距离“人机共生”有多远

在2024中关村论坛上,“北脑二号”脑机接口重大成果进行现场展示,大屏幕中播放的是测试画面。

尽管面临诸多争议,但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近日宣布,在全球首例脑机设备植入手术成功100天后,正式开始招募第二个接受脑机接口手术的志愿者。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今年持续火爆的科技话题。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上,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北脑二号”脑机接口重大成果也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如今脑机接口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距离科幻电影中向网络空间上传人类意识的梦想还有多远?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仪器仪表中心主任张垒。

大脑隐藏哪些秘密

“其实最早的计算机就是在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在介绍为何要进行脑科学研究时,张垒表示,大脑神经元通过动作电位表明“有”或者“没有”,就如同电脑程序最基本的代码“0”和“1”。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尽管AI能够在某些领域达到甚至超过人脑的能力,但从能量利用角度,效率却并不高。例如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每天的电量消耗就高达50万千瓦时,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作为对比,人脑的效率非常高,大脑功率只有15瓦左右,仅相当于一个灯泡,每天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两根香蕉,却能执行诸如行动、记忆、情感、思想等各种复杂功能。

因此科学界也一直希望从两个方面来模拟人脑:一是真正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比如产生自主的思维;二是尽可能地达到人脑的能耗效率水平。著名的“欧洲人脑计划”曾雄心勃勃地希望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人脑的运行机制,并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的功能和组织及其相关疾病,但直到2023年年底,这个耗时10年、投入6亿欧元的项目宣告结束时,仍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张垒表示,这是因为大脑的结构和工作模式实在太过复杂。人类大脑包含约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通过数以千计的突触相互连接,如此庞大的连接远远超过了人类构建的互联网,它们工作的动态机制也不清楚,如此复杂的结构甚至可能超过当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此外,脑研究本身是一门复合科学,研究对象的跨度也很大,从纳米级的生物分子,到更大尺度的神经元,再到神经环路乃至全脑的生物机制,耗时耗经费在所难免。

脑机接口是什么,能干什么

尽管对于人脑的整体认知还不够全面,但科学家却在不断推进对脑机接口技术和类脑研究的进展,这些技术在治疗多种脑部和神经疾病方面大有前景。脑机接口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项目之一,也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科技竞争高地,是涉及跨多个学科的复杂集成系统,产业上下游链路长,研发过程涉及电极、芯片、数据、算法等多个环节,涵盖电子学、软件、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按照脑电波接收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条技术路线:不用手术,只是将电极贴在头皮上采集脑电波的无创(非侵入式)模式;通过手术让电极贴着大脑皮层,但并没有插进脑组织的半侵入式;以及利用微针或微丝将电极直接插入脑组织的侵入式。从理论上看,采集电极与大脑组织离得越近,收集的脑电波信号质量就越好。张垒比喻说,由于人脑日常活动时会产生种类繁多的脑电波,“脑机接口领域常以会议室打比方,在一间人声嘈杂的会议室,无创模式相当于在会场外面布置了一个麦克风收集会场内部的声音,获得的必然是一个混叠的、经过墙体(头骨)过滤的不清晰的声音;半侵入式相当于是在会议室的门口放一个麦克风;而侵入式则属于在每个人的面前放一个麦克风,自然收集到的信号最为清晰。”

但从外往里,这三条技术路线涉及的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目前马斯克运用的就是侵入式脑机接口,直接将柔性电极植入到病人的大脑皮层,收集高质量的神经信号后,再通过特殊的算法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的指令,进而实现不依赖传统的人体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指挥光标操作电脑。这些指令也可以用于对机械臂、轮椅和其他设施的控制,提高四肢瘫痪患者的独立性。

张垒介绍说,目前脑研究在运动方面对应的脑区定位比较清晰,基本确认哪个部位的脑组织对应什么样的运动,因此比较适合脑机接口。“北脑二号”也属于侵入式脑机接口,它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柔性微丝神经电极、大通道数高速神经电信号采集设备以及运动解码算法,组成高性能的运动脑机接口系统。在2024中关村论坛上亮相的“北脑二号”已经在猴子颅内稳定植入将近一年,在全球首次实现猕猴通过意念控制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解决了大规模单细胞信号长期稳定记录和实时解码的国际前沿难题,电极性能关键指标国际领先。张垒表示,“北脑二号”的所有设备和解码软件全部自研,电极性能和解码算法的整体水平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相关技术相当,但在系统的集成度方面还有差距。

语言和视觉是未来发展方向

5月初,全球首名接受脑机接口手术的志愿者由于植入脑部的部分电极脱落,导致收集的脑电波信号质量下降,表现为对电脑光标的控制开始变得不够精确并出现延迟,研究团队通过优化算法,基本恢复原先的功能。张垒表示,脑机接口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不同被试之间的迁移能力或者称为普适能力。因为每个人的脑电波和思维习惯都不完全一样,即便植入电极后仍需要“个人化定制”通过反复调试和有意识训练,以尽量提高大脑意图识别的准确度。如何减少这方面的调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张垒表示,除了运动领域外,国际前沿也在尝试将脑机接口技术用于语言和视觉方面,它们的脑区定位也比较清晰。马斯克此前也曾多次声称,脑机接口设备未来还可以让瘫痪者重新行走、让盲人获得视力、实现“人机共生”等。但张垒认为,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比较复杂,可能不是某一个部位,而是分布式构成,涉及多个脑区的协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科幻电影里将人的意识上传到网络,现在还做不到。

此外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仍在科学原理、技术性、安全性、伦理等方面面临挑战,需要在未来持续探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脑机接口植入物故障,会导致人脑残吗?
...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脑机接口能走多远取决于如何解决这三个技术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神经界面,把信号从大脑里读取出来,而且是非常安全可靠的;第二,脑信号怎
2024-05-22 22:19:00
马斯克称完成芯片设备植入人类大脑,脑机接口距离健康人还有多远
...机接口如何实现人脑与机器交互?应用到健康人身上还有多远?我国的脑机接口技术处于什么“方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科技大学计算认知与转化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李远宁、上
2024-01-30 21:59:00
脑机接口,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火炬手徐佳玲借助智能仿生手握住火炬(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李震宇 摄浙江在线3月20日讯(记者 朱平)用意念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这些曾
2025-03-20 09:03:00
重塑“人机交互”,机遇与争议并存
...业领域,都有脑机接口的参与。脑机接口(BCI)作为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可以实现脑与设备信息的交换。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分
2024-02-07 15:42:00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脑机接口行业洞察报告
...微创式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成为后续发展重点。此外,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等新场景需求的不断涌现,传统刚性接口硬件已难以满足需求。相比之下,柔性脑机接口能与人体组织更加
2023-05-16 08:01:00
...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公认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2023年是脑机接口概念提出50周年,为展示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成
2024-01-05 05:46:00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到底是什么
...设备,输入指把外界信息通过刺激反馈给大脑,最终实现人机交互的一种技术。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首位人类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薄荷蛋壳: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
2024-01-31 17:15:00
从科幻走向现实 脑机接口重塑“人机交互”场景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这个科技领域的新星,已经逐渐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北京时间1月30日
2024-02-06 14:35:00
“意念控制”成真!机器能与人脑对话了 我国脑机接口正式迈向产业化
...直接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技术,允许通过神经信号实现人机交互,无需依赖传统的肌肉或语言指令。简单来说,脑机接口就像是大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超级链接”。它让我们能够跳过躯体,直接
2025-04-05 18:1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破解“池州芯”检测痛点 池州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加速建设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孙根透露,作为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共性服务平台”,池州市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今年7月已正式取得运营资质
2025-09-17 13:22:00
凭借技术突破、链式崛起和全球布局,泉州洛江推动机械装备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三级跃迁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何金 通讯员 叶金玉)近日
2025-09-17 13:24:00
从AI开发提效到游戏全球出海,腾讯云升级全新游戏行业全生命周期方案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游戏专场上,腾讯云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游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025-09-17 13:54:00
3・15金秋购物节启幕!海尔智家以“ 三好” 助力安心焕新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共筑满意消费,增强人民群众在消费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5-09-17 11:40:00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
鹭江观察 | 人工智能+ 厦门加出了什么?
客商体验厦门绽优科技的AI+VR产品。厦门美图大楼展厅演示AI产品。(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2024年,厦门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10●截至去年底
2025-09-16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