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
我国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下是地震各级的感觉描述:
-Ⅰ度,微震:无感,只有仪器才能检测到。
-Ⅱ度,小震: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小震: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小震:室内大多数人感觉到轻微的振动。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一般人不易察觉。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8级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或8级以上地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对地震的感觉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地震的震级只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之一,还需要考虑地震的震源深度、震中距、地形地貌等因素。
发生地震时,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1.保持镇静并寻找避难场所:如果您正在室内,请立即找到离地面最近的桌子、床或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避难,保护好头部和身体,并远离窗户、玻璃门或其他易碎物品。如果您在室外,请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或掉落的物体,并选择开阔的场地避难。
2.保持警惕并听从指挥:如果您正在公共场所或学校等集体场所,请听从现场指挥官的指示,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
3.断电、断气、断水:如果您在地震发生时正在使用明火、电器等,请立即关闭相关设备,以避免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此外,也需要关闭煤气、水龙头等易受损设备,以防止泄漏引发危险。
4.保持通讯畅通并寻求帮助:如果您需要帮助,请尽可能与亲友联系,或者拨打当地的应急电话寻求帮助。在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电筒或其他信号工具发出求救信号。
5.注意自我保护:在地震过后,可能会出现余震等次生灾害,请尽量避免到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同时,也需要注意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如饮用未受到污染的水、避免食用不洁食品等。
总之,在地震发生时,保持镇静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不确定应该怎么做,请尽快向当地的应急机构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