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7 19: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1月7日电 题: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作者 严格 王题题

“杭州有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应率先成立‘文化遗产局’。”在第十二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上,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在回顾了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历程后如此建议。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西湖风光。 马立群 摄

近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暨2023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在杭州举行。当天,陈文锦和来自全国各地文化遗产专家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在论坛中发言。 主办方供图

40年前的1983年秋天,在改革浪潮簇拥之下,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个大胆而明确的决定:撤销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下称文管会)、撤销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下称园管局),组建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下称园文局)。

陈文锦时任园文局副局长,他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湖管理体制,甚至是中国文物管理体制一次石破天惊式的改革。”

这个改革事出有因。改革开放前夕,西湖已面目全非,可谓满目疮痍,元气大伤。要建设一流的风景名胜区,发展国内外的旅游事业,修复名胜古迹、增加文化内涵是一条不能不走的路。而原来管理西湖的园管局的根本宗旨,实际上就是要把西湖建成一个超大型的、现代的城市公园,对其它没有兴趣。它的工作职责、知识结构、行为逻辑,决定了它承担不了这个任务;杭州市文管会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自身出入景区的文保单位如岳庙六和塔等地,还必须看园管局的脸色,更遑论掌控整个西湖的文化建设。

园林管理和文物保护合二为一,成了唯一的选择。

陈文锦透露,当时此决定一出,在全国各地都引起了轰动。西安、洛阳、承德甚至远在边陲的拉萨等城市都纷纷跟进,组建文物园林局。

这背后有其天然的合理性,陈文锦说,因为发展旅游,既要求有美好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又要有具备特色的文化景点,两者必须得兼。在很多地方,园林和文物在地域空间上常常连在一起,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因为各自理念不同,工作语汇迥然有别,发生矛盾是经常的事。让它们作为一个部门,统一部署,可以取得1+1>2、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这一改革,真的实行起来,难度很大。现实是,除了杭州以外,其余城市大都只延续了一两年,就很快地偃旗息鼓回归原状了。杭州园文局成为目前全国“硕果仅存”。

“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个大反转?这其中杭州有做对了什么?”记者问。

对此,陈文锦说,杭州市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首先是决策过程慎重,并非心血来潮。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西湖夏季风光。 马立群 摄

据其介绍,时任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为此多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高教界和政协的意见,分析了利弊。同时,在决策推出之前,杭州市级各部门都已经了解了这一改革的动因、目的,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总体上波澜不惊。

记者多年前曾采访这位自称是杭州人民老黄牛的市委书记厉德馨,据他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一度城市发展方向的错位,杭州西湖的景观功能萎缩。杭州环湖马路圈内的280余公顷区域面积中,有80多公顷为各单位和居民占用,这些建筑零乱破旧,格调参差不一。

1983年,也就是杭州园文局成立的那一年,杭州市决定“拆墙”,大规模地拆房还绿,建设环湖绿地,还景于民,还湖于民。

厉德馨曾告诉记者,还湖于民难度极大,当时西湖周边的住家和单位多有来头和背景,但杭州市坚持就要在“太岁”头上动土。

他认为,还湖于民有“后台”和底气——这个工程从一开始就大得民心,这是为市民游客、为子孙后代做好事,也是民意所向。经过整治,杭州西湖一公园沿湖一直到镜湖厅西泠桥的湖滨一线,绿草茵茵,花木扶疏。

当时杭州把还湖于民与西湖文物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推进,这也是改革取得成功有了宝贵的民意基础。

其次,陈文锦认为,杭州妥善地解决了新机构运作的一些原则问题。“一把手管园林,二把手管文物,大的问题党委讨论决定,具体业务工作各自独立运作”,确保了文物工作的自主地位。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晨曦中的雷峰塔。 马立群 摄

为什么杭州能够“硕果仅存”,陈文锦也认为其他城市园林文物之间的关系,远没有达到西湖那样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程度。

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瓶颈期的过去,随着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终于慢慢走上了其应有的轨道。

在陈文锦看来,园文合并给西湖景区带来三大变化。其一是杭州以及西湖的文物保护从此有了健全的机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其二是杭州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空前的机遇期,中国茶叶博物馆和弘一法师纪念馆等一大批文化场馆应运而生;其三则是园文合并无意中触动了文化遗产的概念。

合并以后,文物保护的概念逐渐深入到西湖的方方面面。西湖新十景的评选、阮公墩夜游的推出,都使西湖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不再用单一的风景园林眼光来看待西湖,逐步把西湖看作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这为未来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奠定了基础。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西湖白堤早春风光。 马立群 摄

陈文锦也是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他认为,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保护和管理的改革没有终点。2002年,杭州市决定成立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委员会,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景区内的西湖乡的乡村和有关街道,由管委会代行管理;2018年机构改革,杭州市决定将市园林文物局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分开运作,实行政事分开。

而现在,杭州拥有了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仅次于北京,而且文物只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像杭州有很多历史街区不是文物,但是文化遗产,因此陈文锦建议可以率先成立“杭州市文化遗产局”取代原来园文局,可以更有效保护利用包括文物在内的文化遗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改革的力量。2003年,浙江被中央确定为国内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成立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杭州、宁波两市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6个省级部门
2024-07-07 21:52:00
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发布《保护传承工业遗产的上海杨浦联合倡议》
...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会上,上海杨浦、陕西延安、浙江杭州余杭区、广东潮州等示范区创建地区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发言。天津和平区、河北承德、山西晋城、浙江杭州余杭区、安徽黄山、福建泉州
2023-11-23 13:41:00
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杭州文化经济地方实践
...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鲁明川制图 王璟杭州日报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
2024-08-07 07:31:00
...态”传承——湖南常德市委编办多措并举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湖南省常德市委编办积极融入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主动服务地区文化事业,因势而谋、应势而
2024-09-24 17:22:00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就鼓浪屿申遗成功和保护文化遗产作出重要指示。六年来,厦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总
2023-08-05 08:26:00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全面深化改革成就回眸㉓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作出战略部署,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谋划推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由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
2024-07-17 16:38:00
伟大的历史变革丨新时代文化使命
...历史,感悟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智慧和文明之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客络绎不绝。在遗址公园不远处的良渚博物院展出了出土的玉器、陶器、石器等重要文物,参观者们在
2024-07-14 08:47:00
...9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约9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00多处。“但黄河沿线文化遗产相对分散独
2023-07-29 13:30:00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大论断,作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部署,要求文物工作加快优化调整政策举措,努力取得新
2023-01-05 05: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