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有一段很真实的台词:
“当你全力以赴打算对一个人好的时候,你就变成了傻子、聋子,眼里除了他什么都没有,就连伤害,都变成了一场恋爱的检测。”
最重要的是,有些时候自己都会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要坚持,给自己傻傻地加油打气。
李响爱上孙骁骁的时候就是如此。
两个人相遇时,李响就将孙骁骁捧到了天上,做节目带着她,平时陪着她,即便如此,也没有软化孙骁骁的心。
孙骁骁想让李响接她时,只给对方二十分钟时间,只要李响不到,她转身就走。
而且两个人相恋八年,孙骁骁仍然没有答应李响的求婚,哪怕李响已经卑微地说:“希望你给我一个资格,让我可以有这个资格,为你筹办一场像公主一样的婚礼。”
事后,当记者询问孙骁骁什么时候嫁给李响时,她说:“只要李响能从澳门塔跳下去”。
说完后孙骁骁补充道:“不过他没这个胆量”。
回头看时,李响在这段感情里,俨然是一位“供养者”。
用自己的爱、耐心、精力、物质等等供养者孙骁骁,只是为了能让对方更快乐一些,更幸福一些,爱自己多一些。
但最后呢?
最后的李响,也没换来孙骁骁的爱,他付出越多,越是疲惫,孙骁骁越是不满足和得寸进尺,认清了现实的李响无奈分手。
多少感情都是如此,总有那么一个人以为靠坚持和付出,就能打动另一个人,所以心甘情愿成为爱情里的“供养者”。
但爱情里的“供养者”,结局大多只有一个。
那就是——得不到真正的爱。
付出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
意大利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
找到两对家庭背景、恋爱时间、年龄阶段相仿的情侣,要求男生给自己的女友送玫瑰花,不同的是第一个男生每周、每个纪念日、每个特殊节假日都要送一束玫瑰,第二个男生只有情人节当天送。
实验维持几年之后,又一个情人节,两个女生的反应完全不同。
每周都能收到玫瑰花的女生,在情人节又看到了玫瑰花时,她开始指责男友不懂变通,不够浪漫,两个人因为玫瑰大吵一架。
可那个只在情人节收到玫瑰花的女生,看到男友准备的玫瑰花,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为什么前者收到的玫瑰多却不满意,后者收到的玫瑰少却更感动呢?
这便是心理学中的“贝勃定律”,是指当人经历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的刺激对她而言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那些付出很多的人,付出的确不少,可付出却会让另一半变得不懂满足。
到了最后,可能自己送了无数朵玫瑰都没能虏获的芳心,会被别人一朵百合虏获,不怪自己不好,只怪自己太好。
付出本就该是相互的,不明白这一点,不懂及时收手,成为爱情里的“供养者”,反而会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
靠付出换来的在一起,很难是真爱
更重要的是,付出大概率换不来爱情。
能换来的是什么呢?
大多是一场以“价值”为基础的索取,这样建立的关系,是无法平等,且很容易宣告破碎的。
就像《少年谢尔顿》中牧师和妻子的故事。
牧师和妻子相识后,一直将自己包装成富二代,花了不少金钱和时间,这才将女友变成自己的妻子,顺利结婚。
可结婚不久,当牧师的妻子发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没有多少钱,还有不少外债时,选择了直接离开,离婚协议放在桌子上,她甚至都不愿同丈夫多说一句话。
两个人的确在一起过,的确建立过亲密关系,可这样的亲密关系基于“物质”,也终于另一半无法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爱情里,很多“供养者”的结局大多如此。
有些人,花费时间和精力供养另一半,做到随叫随到,事事以对方为中心,这样的好看似换来了另一个人的动心。
可当对方有了真正喜欢的人,亦或者遇见了对她们更好的人时,便会果断离开。
还有那些用物质供养另一半的人,有钱时,另一半能一直陪伴左右,可一旦没钱,这段感情也只能草草结束。
法国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
“我渴望见你一面,但我不会开口要求见你,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
唯有你想见我的时候,我们的见面才有意义。”
感情这件事,一个人付出是没有用的,只有双向奔赴,感情才有它本该具备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遇见真爱的捷径。
更何况,真正爱你的人,不舍得你成为爱情里的“供养者”,她们也会供养你。
所以,遇见需要你供养的人,就算了吧。
好的爱情,不是我付出一切为了拥抱你;而是我们都曾付出过,为了在一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