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慧慧 耿欣)“布丝瑰”,寓意用“布”和“丝”制作瑰宝,布丝瑰是在2018年由自治区妇联发起的一项就业行动计划,通过手工技能培训,帮助妇女手工艺人、残疾人等低收入人群就业创业,目前共培训了妇女6.3万余人,带动2.1万名妇女就业。
据内蒙古布丝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双鹰介绍,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共在我市举办了5届“布丝瑰草原集市”活动,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在去年“匠心筑梦·绣美北疆”布丝瑰集市活动中,实现销售额270万余元,带动了40余家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1000余人增收。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吴双鹰对我市文创手工艺、服装服饰行业发展现状有着切身体会,她认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应积极向市场化转型,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推动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蒙”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带动首府特色文创产品、手工艺企业坊等集聚式发展,扩大产品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对零散手工业者的培养力度,推动零散手工业者向产业工人转型,以灵活用工吸纳一批、以技能培训提升一批。
为此,吴双鹰提出了三种实现路径。首先是推动“非遗”文化入课堂。去年该公司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今后将结合首府的自然、经济、文化等特点,打造劳动教育“非遗”手工艺研学基地,开发“非遗”手工艺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将非遗文创与潮流DIY制作相结合,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手工艺的魅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是建设“非遗”沉浸式数字化基地。打造首府沉浸式“非遗”体验馆,成立集作品展示、技艺体验于一体的数字化虚拟交互体验中心。以非遗活态展示为依托,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配合物理装饰装修设计,构建一个专属于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展馆,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非遗”。
最后是搭建“非遗”文创展售平台。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布丝瑰草原集市”活动,全力做好我市产品展示、推介销售和直播带货等工作,为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和各界群众搭建起交流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
吴双鹰表示:“我们将努力把‘布丝瑰’品牌打造成内蒙古文化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以首府为发展的主要阵地,引领全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帮助更多基层妇女、手工艺从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稳定增收,并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强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