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邸 金 本报记者 颉满斌
在甘肃省武威市,有一位农民心中的“牛人”,一直在做一件“牛事”。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古浪县科技特派团肉牛组组长,他带着技术奔走在田间地头,用成果和服务不断“圈粉”。他就是武威市特聘科技特派员郭宪。
近日,郭宪和团队成员华永丽在古浪县西靖肉牛养殖基地、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古浪县合盛农牧专业合作社等地开展现场服务活动。参加活动的农户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增加到上百人,让郭宪成就感倍增。
“我们通过一次次培训、手把手指导和实打实的效果,让农户接受科学养殖技术。”郭宪说,“牛羊常见病防治、有效补饲与育肥、日常防疫、肉牛及奶牛的高效繁育改良等方面知识是农户比较欠缺且高度关注的。”
近年来,团队深入古浪县西靖镇、黄花滩乡、大靖镇等地开展活动,服务近百家企业、上千名农户,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全市658名科技特派员组成14个科技特派员专家小分队,覆盖全市93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武威市科技局政策法规与资源配置科负责人银开涌告诉记者,该市搭建“国家队+省队+市队+县队”四级一体科技服务体系,近年来开展“进百企入千户”活动928场次,印发牛羊果蔬菌草等产业关键技术培训手册数万册,服务村镇875个,培训农牧民7.1万人次。
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种”在了凉州大地上,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近日,武威市特聘科技特派员、兰州大学教授李发弟的团队在天祝县历经15年培育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牧区的肉毛兼用细毛羊——天华肉羊。该品种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天华肉羊肉毛性能突出、生长发育快、产羔率在135%以上。”银开涌介绍,目前天祝县在19个乡镇扩繁推广天华肉羊,扩繁群体规模达40万只,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5亿元以上。
多年来,武威市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目前,武威已培育肉羊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1家,新培育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15家。
武威市还积极联合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天津农学院等14家科研院所举办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及成果对接学术交流会,让科技特派员不断“充电”,“满格”上岗,一头连着科技,一头连着生产,当好农户的知心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