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鸟中大熊猫”安家湖北崇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4 15:5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连续四年,我都在这里拍到了青头潜鸭的身影,每年拍到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还是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8月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公园,52岁的观鸟爱好者曾波介绍说。

“鸟中大熊猫”安家湖北崇湖

曾波在崇湖拍摄鸟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摄

青头潜鸭,因雄鸭头颈部有墨绿色金属光泽而得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其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对繁殖地的要求更高,因此也被称为湿地“环境测评师”。前些年,受气候、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等干扰,青头潜鸭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崇湖是公安县的湿地绿心,距县城不足10公里,属洼地型浅水湖泊。它位于长江至洞庭湖生态廊道关键节点,也是长江中游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数十年前,崇湖是一家国营渔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渔民。当时的渔民们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一味投放饲料、肥料等,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水质变差。2014年,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启动。当地通过收回湖区承办权,拆围堤、拆围捻、拆围网,禁止施用鱼药,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发展循环水养殖,净化水质等系列举措,致力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崇湖”渔场变湿地,湿地变景区,逐渐成为动植物的天堂。2015年冬,崇湖首次记录到4只青头潜鸭,2019年首次发现繁殖证据,种群数量40只左右。2021年4月,湖北省林业局公布调查数据,崇湖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157只。曾波最初是2020年在这里拍摄到青头潜鸭的。这让有着二十多年观鸟经历的他惊喜不已。“青头潜鸭对环境特别挑剔,数量逐年增多,说明这里的水质正变得越来越好。”曾波说。

“鸟中大熊猫”安家湖北崇湖

曾波拍到的青头潜鸭身影。受访者供图

今年2月,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数据显示,如今每到秋冬时节,包括青头潜鸭、黄胸鹀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内,前来崇湖栖息越冬的鸟类有140多种。

湿地公园内,一栋3层的观鸟亭成为观看、拍摄鸟类的最佳地点,这里还设置有“共享望远镜”。曾波注意到,不仅仅是观鸟爱好者,闲暇时光,这里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来欣赏鸟儿们的倩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汉光谷豹澥湖今年已观察到219只青头潜鸭
...保护野生动物。2008年,全球数量仅存1000余只,人称“鸟中大熊猫”。2020年4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豹澥湖首次发现青头潜鸭,之后受到广泛关注。他透露,今年到10月底,豹澥
2023-11-12 19:49:00
走近青头潜鸭和华北最大黑鹳群!石家庄滹沱河迎来最佳观鸟季
...多鸟在这聚集。”小学生吴妙贤的妈妈说道。30余只“鸟中大熊猫”!冶河湿地再现黑鹳群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大巴车继续载着观鸟团来到了平山县冶河黑鹳觅食保护区。图为黑鹳。 石家庄
2023-11-20 21:03:00
罕见!10多只青头潜鸭现身蒙洼蓄洪区
...析说。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被称作“鸟中大熊猫”。其种群对栖息地水质、植被及人为干扰极为敏感,近年却在阜阳频现踪迹。蒙洼蓄洪区作为淮河干流重要防洪工程,通过“退耕
2025-07-15 22:32:00
江豚春游候鸟留 洞庭湖生态治理还有何目标?
...让江豚在南洞庭湖玩得高兴、平安”。今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六只江豚在这洁净的湖水中逐浪而行,悠闲地游弋,已是时隔20多年重现。而江豚组团开启“春游”模式,目前足迹正遍布洞
2024-03-31 20:58:00
徐州发现“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喂养巢中雏鸟画面温馨至极
...影爱好者在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看到“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并拍下了它在芦苇丛中喂养巢中雏鸟的珍贵画面。据悉,这不是第一次在徐州发现震旦鸦雀,但震旦鸦雀在徐州筑巢育
2023-08-30 20:49:00
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现身赤山湖湿地
...球仅存约1000余只,属于世界极危物种,堪称鸟中的“大熊猫”。“这是园区记录到的最清晰的青头潜鸭画面了。”监测保护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12月到2月之间,青头潜鸭会在赤山湖湿
2023-02-24 21:16:00
...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等级,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从人工繁育、野化放归到湿地治理、打击盗猎,京冀两地联手为青头潜鸭打造的“候鸟驿站”,关乎一个极危物种的存续,
2025-08-21 07:49:00
...动物东方白鹳,曾消失多年的中国特有珍稀鸟种、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以及黑脸琵鹭、白头鹤、青头潜鸭等,时而振翅高飞,时而惬意踱步。鸟类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也是
2023-05-12 08:49:00
全球约1500多只,不对游人开放的美景里住着这些“旅行家”
...的主要分布地,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都有青头潜鸭的越冬地。(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12 20: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书写秦岭小人物 彰显时代大情怀 报告文学《过秦岭》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年9月14日下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与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青年作家王洁报告文学《过秦岭》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功举行
2025-09-15 17:52:00
贵州策展人彭浩作品获首届宁波国际摄影季优秀策展奖
9月12日,首届宁波国际摄影季在宁波时尚创意中心(NFCC)开幕,贵州策展人彭浩作品《新路口|宁波·上海一家人贵阳影像家事》获优秀策展奖
2025-09-15 17:52:00
不满警情处理结果 一女子辱骂警务人员被依法行拘七日
大皖新闻讯 南陵县一女子因不满警情处理结果,竟然多次辱骂警务人员。大皖新闻记者从南陵县公安局获悉,南陵县公安局于9月13日依法对违法嫌疑人刘某萍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
2025-09-15 18:05:00
家长求助 校长信箱一分钟“秒回”
大皖新闻讯 一段跨越夜晚的急速响应,一张及时送达的电梯卡——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校区的家长姚女士
2025-09-15 18:07:00
菏泽79岁老人卖废品换书,免费开了60年图书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初见张传党,是在菏泽定陶区张湾镇张海村的一个农家小院。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满院堆放的废品率先映入眼帘
2025-09-15 18:10:00
《住房租赁条例》划红线:房东安全管理责任不可轻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栾海明在9月15日的《壹点问法・律师唠一LAW》的直播节目中,围绕今起施行的《住房租赁条例》中“出租人安全管理责任”这一关键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
2025-09-15 18:11:00
致敬先师 童心承礼 济宁任城区举办2025年秋季“敬师礼”活动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刘华珍 李滕腾 济宁报道9月9日,济宁市任城区组织中小学开展2025年秋季“敬师礼”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9-15 18:14:00
自从加入阳光跑团,跑步于我,不再只是运动,而成了一场与自我、与城市、与生活的对话。每周日的跑步打卡,渐渐成了我最期待的仪式——那是一周中最接近阳光
2025-09-15 18:34:00
大皖新闻讯 山东入室抢婴案有了新进展。9月15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从被害人姜甲儒母亲乔守芬处获悉,该案将于9月19日上午在山东省泰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
2025-09-15 19:15:00
2025攀岩世界杯惊现“神仙打架”?跟着主播一起解锁现场超燃瞬间!IFSC Climbing World Cup Guiyang 2025|Follow Maodou to Unlock the Most Exciting Moments on Site!
你知道爬完15米高的岩壁最快需要多少时间吗?你见过真正的“岩壁芭蕾”吗?9月12日至13日,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68名攀岩高手齐聚贵阳
2025-09-15 19:26:00
“我见到了人生中第一只大熊猫!”奥运会首席评论员马特·格鲁姆被贵阳“硬控” The Commentator of the Olympic Games, Matt Grum, Falls in Love with Guiyang
近日,国际攀联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及奥运会首席评论员马特·格鲁姆在贵阳完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城市发现之旅”。“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贵阳
2025-09-15 19:58:00
南昌市生殖医院推出试管婴儿助孕保障计划,不成功即获5万“超额赔”!
我们知道,试管婴儿技术给很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希望,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试管婴儿并非100%成功,对于寄希望于试管助孕的患者而言
2025-09-15 19:52:00
枣庄石榴产品线上年销售额破6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9月1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召开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枣庄通过电商赋能
2025-09-15 19:53:00
浙商银行德州分行: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之走进企业
为帮助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远离虚假宣传、非法中介、非法金融和电信诈骗等活动侵害,浙商银行德州分行于2025年9月15日走进山东华创融盛展示有限公司
2025-09-15 18:42:00
合肥一市民公园内采食蘑菇中毒就医 疾控中心提醒
大皖新闻讯 9月15日凌晨,一合肥市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自述其在合肥市某公园内采摘路边蘑菇食用后,被送去医院急诊的经历
2025-09-15 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