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毛泽东军事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2-27 13:43:00 来源:祖国网

原标题: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毛泽东军事思想永放光芒——《祖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特别专题

文/高东广(著名军事战略专家)

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毛泽东军事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洛阳舰

“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习近平

毛泽东军事思想充满了“战略思想、战略实践、战略智慧、战略思维”。要用博大精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都不为过。西方兵圣拿破仑一生指挥打了60多次战役、战斗,其中两次兵败,甚至还当了俘虏,最终彻底失败。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一生指挥了大大小小400多次战役、战斗,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百战百胜。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常胜统帅。拿破仑与毛主席是不可比拟的。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曾说过: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料敌真如神、智谋真如神。

人类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几十年前产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能不能继续作为我军的指导思想?面对21世纪以来太空、网络、深海、极地、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生物科学、自主武器系统、无人机等新兴领域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还有没有指导意义呢?我们的回答是毫无疑义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元首、高级将领、外交家、科学家,都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其强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古代《孙子兵法》包括一些西方兵书远远不能相比的。它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将永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恢弘而又丰富的军事斗争实践中产生的光辉思想

众所周知,智商再高、天赋再强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靠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一种内容丰富而又科学的军事理论,往往都产于军事斗争风起云涌的实践丰富的时期。《孙子兵法》,产生于我国古代2500多年前战事最多的春秋时期。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恰恰也产生于欧洲近代史上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拿破仑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于本世纪上半叶,本世纪上半叶那个时代就是--革命和战争。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爆发了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一系列人民革命战争。正是在这种“国际大气候”下,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了。

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所进行的革命战争,从战争规模上讲:极其宏大;从战争经验上讲,极其丰富。比如: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人类有文明史以来,绝无仅有的;抗日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朝鲜战争这也是中外军事历史上最为壮观的。有了这样的战争实践,产生军事理论就有了雄厚的基础。

从世界上的各国国内战争史的横向比较看,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堪称是首屈一指的。时间持续了二十多年不断,也是世界罕见的。特别是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次能动员上百万军队、数百万民工,一个战役就能歼敌几十万。当然,当时的指挥机构是非常简单而又精干的,三大战役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在西柏坡指挥的。当时总参谋部只有20来个人,只有一间会议室兼作战室。军委还根本没有总后勤部等机关,因为各战区都是自己解决衣食和弹药。周总理曾总结说:我们这个统帅部是世上最奇特的统帅部,既不给下面部队发武器弹药,也不发粮食物资,只发电报。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指挥指导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在毛主席领导下,在朝鲜战争中我们打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十六国(包括英国、法国、德等多国军队),基辛格曾说:“出兵朝鲜是毛主席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定,但也是对中国国家决心意志的有力声明。恐怕也只有中国的毛主席有这样的坚强意志。这一仗确立了中国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自此后,没有那个国家不存敬畏之心。”在越南战争又与美国半直接交手,此外还对印度等在边界交过锋。总结起来,在毛主席领导下,我军除和德国军队没有打过仗之外,同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的军队都交过手,战争结果都令对手佩服。

朝鲜战争以作战技术水平来说,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按毛主席的区分总结,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我军已经进入了较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阶段。新的局部战争的实践,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后的越南战争,中国实际上也参加了。所以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这支军队不仅有大规模全面战争的经验,也有局部战争的经验;不仅有“小米加步枪”的历史经验,也有进行世界级现代化战争的历史经验。有些人把毛泽东军事思想看成是在落后的作战条件下产生的军事思想,是极其荒谬、片面的。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最具民族性的军事思想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各民族通行一律的带有共性的军事指导原则。民族的不同特点,也决定了需要带有民族个性的军事指导原则。我军需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指导,这也是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历史选择,也是其它的、别的军事思想所不能替代的。

大家知道,甲午海战,当时清军购买西方的军舰,整体实力与日本联合舰队不相上下,甚至优于日本。可是作战指导思想与作战指挥落后,最后落得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近代中国的统治阶级通过寻求新的军事思想。可是从清末的当权者、到北洋军阀、到国民党政权,在军事思想方面走的都是一条对外国军事学说的翻译、抄袭的路子,根本就没有适合自己民族性的创造。从袁世凯小站练兵,直到蒋介石办军校,都是照抄德国和日本的军事教范、教材。从1909年清朝末年蒋作宾翻译日本的《步兵操典》之后,这本《步兵操典》统治当时的中国军界三十年,北洋军阀、国民党军队的训练作战基本都按照这本小册子。蒋介石到处视察军队,总揣着日本的《步兵操典》。学了日本的战术经典教材,国民党军队与日本打仗却总是打败仗。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傅作义曾经回忆说:他的部队开始与日军作战时,每一个战术动作都在日本指挥官的预料之中,所以敌人应付自如。为什么呢?因为国民党军的战术动作都是从日本的《步兵操典》上学来的,你的武器又不如人,军队素质又不如人,战略战术又跟在人家后面抄,这样的徒子只能总是败给师傅。八路军采取的游击战,却是日本军人在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的任何一本教材上找不到的,所以面对八路军只能焦头烂额,穷于应付。

中国共产党刚刚从事军事斗争的时候,一些有“左”倾思想的人士也走的是这种外国军事理论抄袭家的道路,生吞活剥原苏军的教条,结果也在实践中碰壁。例如我们党组织的一次最大的城市起义--广州起义,就是苏联顾问按照原苏联城市暴动的模式组织筹划的。应该说,广州起义是英勇无畏的,包括组织起义的原苏联军官也在战斗中牺牲了。不过英勇归英勇,当时那种正规战的打法却是不符合中国革命战争实际需要的。以后又请来了洋顾问李德,用原苏联红军的教条来指挥中国农红军作战,结果造成了反“围剿”失败和整个中央苏区丧失的悲剧。

战争的实践证明,脱离了中国实际的洋教条,不论产生于技术多么先进的国家,在中国都毫无用途。在延安整风时,毛主席就曾批判王明等人:“人屎可以喂狗,狗屎可以肥田。你们的教条,还不如狗屎有用!”在延安整风结束后的我们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纲,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正是全党和全民族的选择。党的“七大”还总结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革命性,二是民族性。特别是它适用我国国情的民族性,决定了别的军事理论不可替代。前些年因受西方一些影响,有些人只沉溺于外国的军事理论,讲话只举外国的战例,如同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所批评的那些“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者一样,“言必称西点”,而对于中国的实际,对于我们自己的军事理论,自己的传家宝,却知之甚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在军事思想上只能跟在外国后面爬行,别人的长处赶不上,我们的传统优势又会丢掉,将会陷入很危险的地步。无论我们怎样讲现代化,合乎自己国情、军情的传统法宝毛泽东军事思想绝对不能丢。

三、战争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先进性

一个国家能不能产生先进的军事思想,要受本国的经济条件和科技发展影响,然而更重要的还是战争实践、政治制度、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军事思想是否先进,就要看它是否能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反映出时代特点。

历史表明,技术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有先进的军事思想。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吴国,而吴国在当时群雄并立的各国中恰恰是较弱小的国家。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军事力量最强,英国经济实力最强,可是两位军事理论的泰斗——写出《战争艺术》的是瑞士人约米尼、写出《战争论》的是德国普鲁士人克劳塞维茨,既不是法国人也不是英国人。正如毛主席过去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自从资本主义出世以后,就把世界上的事情连成一体了。当今世界日益连为一体,使某些落后国家也能在丰富的军事斗争中,通过自身的实践,加上借用他人的经验,象科学家牛顿所形容的那样,用“站在巨人肩上”的方式,产生先进的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先进性,还体现为它是革命阶级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的伟大创造。历史证明,新兴的阶级朝气蓬勃,能创造全新的思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创立时,出现了孙子这样杰出的军事家及其理论思想。在欧洲,也是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出现了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等军事理论家。在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夺取政权时,产生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集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思想之大成者。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毛主席从率领秋收起义八九百人的队伍上井冈山,用了20多年就夺取了全国胜利,而且集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这一伟大成就是极其了不起的。

毛主席的军事理论成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在国际上也令世界上任何有识之士敬佩。以朝鲜战争为例,许多军事评论家认为,从世界大战略的高度看,这场战争其实也是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毛泽东三巨头斗法斗智斗勇。这三人中间,斯大林、杜鲁门都犯了严重的错误。斯大林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没有估计到美国会介入,当北朝鲜人民军在深入南朝鲜遭到后路被截断的失利后,又不敢以实力干预,这是在国际战略全局上的一个大错。杜鲁门则错误地认为中国不会参战,让美军向三八线以北推进,也造成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惨败。相比之下,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导最为高明。

正由于中国国内外战争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毛主席在世时他的伟大思想就受到世界上许多人的赞誉。如,自杜鲁门以来的美国13位总统都在读毛主席的书。再如1957年毛主席去莫斯科参加61国共产党、工人党首脑会议,当时的苏联对毛主席接待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大会期间所有发言人都在讲台前站着讲话,唯有毛主席坐着发言。每天开会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要提前到场,唯一毛主席最后由赫鲁晓夫陪着入场,其他各国领导人要起立鼓掌欢迎,赫鲁晓夫每次还要让毛主席走在他前面。

这种威信,不是靠人为的大树特树建立起来的,是靠自己的成就向全世界显示的。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四分五裂的大国里,毛主席领导革命战争取得那样伟大的胜利,胜利后又敢在朝鲜与美国等多国交手,并能战而胜之,军事理论和实践的科学与正确,为举世所公认。就连我们的的敌人,也不能不敬佩。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际各国高层和军事院校兴起了一股研究毛泽东的热潮,毛泽东军事思想更是研究的重点。当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都是研究毛主席的专家。尼克松等人也都注意读毛主席著作。这些美国人的世界观自然与我们共产党人完全不同,不会赞成毛主席的伟大事业,然而他们对于毛主席的治国安邦成就和伟大的军事理论,都是极其推崇的。

毛主席军事思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不仅有光辉的过去,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体系,从而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建国后,毛主席本人对他自己提出的许多原则就进行过创新。例如,毛泽东在国内战争中长期反对打拼消耗的阵地战,并说过“阵地战对于我们基本上是无用的”。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运动战结束后,毛泽东却赞成在三八线附近搞长期的阵地战。抗美援朝阵地战时期的作战形式与当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那种“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差不多是一样的,就是和美国长期拼消耗。可是环境和条件变了,彼时的错误此时就变成了正确,中央苏区时,根据地人口不过三百万,国民党统治区却有几亿人,拼人力消耗红军拼不起。可是到了朝鲜战场,我国的人口却比美国多得多,拼人力消耗美国却受不了,所以不得不以谈判妥协的方式结束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括地就是:其鲜明的民族性,是别的思想不能取代的;已被国内外战争实践验证了其先进性,所以要永远地坚持下去;它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就能够在坚持其基本理论原则的前提下,对其运用方式方法能够进行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

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毛泽东军事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 张帅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转折之城 | 坚持真理点亮希望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动了多次残酷的“围剿”。在前几次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依托根据地军民的紧密团结,取得了辉煌胜利,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然而,
2025-01-14 20:42:00
名家新作 | 范咏戈:历史话语的新书写 ——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绝地重生》
...部、甘肃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拍摄,王斑等主演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献礼电影《绝地重生》历时4年创作完成于近日公演。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是一部有诚意和新意的献礼片。
2024-01-03 15:22:00
用兵如神·专访 | 姚启勇:四渡赤水充分显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充分显示出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姚启勇谈道,1935年1月中旬至3月下旬,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时而摆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姿
2025-01-15 15:02:00
...生产。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绝地重生》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时推出,具有重要意义。该片重点讲述了“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四渡赤水”及“扎西会议”“中央红军巧
2023-12-27 16:24:00
用兵如神 |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光辉战例
...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一次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指挥红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用兵如神的光辉战例。一渡赤水,挥师川南遵义会议决定
2025-01-15 14:31:00
13000名红军东进山西,彭德怀强烈反对,事后真心佩服毛泽东决策
...了应对国民党军的围剿,以及保证红军队伍的军需供给,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的战略决策。彼时,令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的建议却引来很多人的反对,其中作为中央高层
2023-09-18 11:32:00
...位同志,虽不再操劳,思想却永远让人激扬慷慨。这便是毛泽东同志,和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一道披荆斩棘,带领四万万五千万中国同胞从此站了起来,让一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从此“
2023-12-27 14:54:00
今日开演 身临其境重温重大历史|《伟大转折》剧目精彩剧情抢先看
...至17日,中央红军召开了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在会上,毛泽东以高超的斗争策略,巧妙的斗争艺术,既修正了错误,又团结了同志;既化解了风险,又统一了思想。从而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2024-01-15 15:25:00
强化练兵备战、提升打赢能力系列谈丨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
...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会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毛泽东同志强调,对待战争“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坚决不能
2023-09-11 21:4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