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程瑾
抖音里有很多电影解说,那天刚好刷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由辛夷坞同名小说改编,暖伤青春文学的代表作。十年前,这部影片上映时,我们专门买了电影票去看,坐在影院狠狠骂过赵世永的不负责,鄙视过陈孝正的懦弱,为郑薇找到好归宿倍感欣慰。如今再看,不禁感慨现代人连“花束般的恋爱”也快没有了。
尽管如此,年少时总觉得青春文学比难解的数学题、永远记不住的单词和搞不懂的阅读理解要可爱得多。高二时,我的同桌常常哭得双眼通红,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我们讲述主人公的爱情之路有多坎坷,那难过的样子远胜于数学不及格带来的“暴击”。也是在她的影响下,我认识了许多青春文学作家,辛夷坞、七堇年、安妮宝贝、顾漫……《大地之灯》《七月与安生》《何以笙箫默》《山月不知心底事》《匆匆那年》,这些书被塞进袖筒揣进怀里,消磨了体育课和英文听力课的大部分时间,那些关于友情爱情的经典语录被认真写进笔记,一字一句都是治愈精神内耗的解药。
对于“暖伤”,辛夷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简而言之就是在感伤之余仍让人看到类似于希望的东西存在。”无论是郑薇与林静的错过重逢,还是方茴与陈寻的纠葛互虐,或者以琛和默笙的相爱相伤,青春文学的主题大多是“爱情”,且谈起恋爱来都以年为单位计算,不衡量利弊得失,不计较时间成本,甚或分开八年十年,再见仍旧如初。不够真实,但这大概就是其“暖意”所在,这些故事令年轻的你坚信,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即便成年后,明知生活的选项里爱情早已不在优先级,但内心愿景永存。
“我已渐渐活得有所担当,甚为平静欣慰。你的存在,是夜风遁走的回声。反复荡漾几次,终归永久的寂灭。可曾知道因了这遥远,我的成长才有所附丽。若有日能与你执手听风吟,我反而不能确认这幸福。”昨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文案,是一位大学同学发的。她告诉我,给她买全套安妮宝贝的男生,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来西安工作定居了。要知道,那可是追了她四年的男生,会因为不放心她坐夜车,自己匆匆买张火车票送她回家;会因为她喜欢安妮宝贝,就跑去买一整套搬到她宿舍楼下;会在她低血糖晕倒时,第一个冲过去抱她去医务室;会在她为跑不动800米焦虑时,陪她绕着操场一圈圈练习,等体育考试及格,还笑嘻嘻请一顿大餐;没人陪吃火锅时,不想早起打热水时,公共课需要占座位时,闷气邪火不知往哪发时,都是这位男生第一时间承担了“所有”。虽然她始终没有答应要做他的女朋友,但他还是依旧热忱地付出。成年人一定会说,这得多傻。可是年轻人总会这样,以足够清澈的心情,满腔热情去做些可爱的事儿,给一个并不属于将来的人。
然而当下,很多年轻人却有着强烈的感受:爱情正在退出我们的生活。即便在爱情题材的影视剧里,角色之间毫无浪漫氛围,空有爱情脚本,却看不到爱的发生,完全“磕不到”。退回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爱的想象和期待,渐渐变得萎缩、干瘪。冲动让位于疲惫,勇气让位于现实考量,生命图景像一张一张被折叠的纸。“用力恋爱”这个选项,早已被悄悄折叠进生活的背面。
但“爱情真的已经不再必需了吗?”最近《非诚勿扰3》上映,有记者抛出这样的问题,冯小刚笑答:“人不再需要爱情,那是一句气话。即便爱会消逝,爱人的力气会消逝,就连你自己曾被人爱着的那些活力、敏感、勇气和笑容都会消逝,但被艰难的揉搓、挤压,感受过爱情里的无力瞬间后,我们终究学会了‘找回自我’。唯有找回爱上自己的力气,才能找回那双会爱人的眼睛。”
伤是经过,暖才是归宿。其实,年轻人啊,不用一上来就追求“非你不可”的唯一,也不需要为此隔绝所有爱的可能,就算栽跟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比想象中开阔,要出去走走。没准一场爱的发生,真的始于出去走走。
青春的奢侈不是正在于此吗?尽情言情,一直言情。
既知青春终将逝去,陪你梦一场,又何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9:46:0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