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科大在人工神经元突触的量子成像上取得重要进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17 20: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10月1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孙方稳课题组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邹崇文课题组合作,在人工神经元突触的量子成像上取得重要进展。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

类脑神经元器件,即通常所说的类脑芯片,是指利用神经形态器件去模拟人脑中的神经元、突触等基本功能,再进一步将这些神经形态器件联结成人工神经网络,以模拟“大脑”的信息处理和存储等复杂功能。二氧化钒作为典型的氧化物量子材料,是制备高开关比突触器件的理想材料。

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制备了基于二氧化钒相变薄膜的类脑神经元器件,并利用金刚石中氮-空位(NV)色心作为固态自旋量子传感器探测了神经元突触在外部刺激下的动态连接,展示了类脑神经系统中多通道信号传递和处理过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学报》 记者 王敏3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发布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朱晓波、彭承志等与合作者,成功构建了105比特超
2025-03-05 20:17:00
中国科大在中红外波段量子纠缠的制备与表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中红外波段量子纠缠的制备与表征研究中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制备了3微米中红外波段时间-能量纠缠光子对并演示
2024-03-12 11:04:00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增强的微波测距
基于微波信号测量的雷达定位技术已经在自动驾驶、智能生产、健康检测、地质勘探等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该校郭光灿院士以及孙方稳教授的团队在实用化量子传感研究中取
2023-03-19 13:34:00
新成像技术揭示大脑神经元间深层交流机制
...6月24日电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利用先进成像技术,揭示了神经元的深层交流机制和突触功能,这一发现为找到新治疗标靶,从而改善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从记忆、情感到学习和
2024-06-24 17:12:00
聚焦“头脑”问题,院士专家松山湖边展开“头脑风暴”
...破点。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借鉴脑科学的特性发展,包括神经元种类的多样性、神经元的连接方式、神经突触的可塑等。“大科学时代的生命科学特别需要新的工具,需要新型的研究平台。工具和平
2023-04-28 14:14:00
突触发育也有昼夜节律性
...触发育节律现象。该研究通过生物钟基因突变或食欲素能神经元受体突变破坏突触发生的节律性,发现可以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神经元轴突分枝变大、复杂度降低,突触数量减少、在轴突分枝区域中的
2023-06-15 04:25:00
...现在发病前的15年,它们发生了错误折叠并可聚集,破坏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并导致神经元死亡。最开始,患者感受不到任何异常。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有毒蛋白会四处扩散,进一步传播并入侵邻
2025-02-21 18:23:00
全球首次!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
...钻研,明确了PD关键致病蛋白——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元间的传播“导火索”,并发现了抑制其传播过程的候选新药,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团队首先从大规模人群的全基因
2025-02-21 08:57:00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王亚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
2024-01-08 15:1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