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国庆佳节,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迎来感人一幕:一位八旬老人冒雨前来,将一面写有“用温柔与力量守护铅衣下的生命”的锦旗,郑重交到护士长尹玲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是一位患者的由衷感谢,更是对全体介入导管室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仁心仁术的褒奖。
这位老人是一名心脏病患者,不久前在介入导管室成功接受了心内科主任尹逊利团队为其进行冠脉造影并成功置入支架,老人现在已经康复。回想起手术时的情景,他心中充满感激:“感谢介入导管室所有医护人员,是医生用精湛的医术将自己从鬼门关拽回。是导管室的护士们,用专业的技术和温暖的话语,驱散了我心中的忐忑与恐惧。”介入导管室的医护人员,全力守护着每一个“铅衣下的生命”。
24小时的生命“守夜人”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血管疾病的救治中,这不仅是口号,更是介入团队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导管室的大门永远向危重症患者敞开,无论是夜深人静,还是节假日阖家团圆,只要急救电话响起,大家总是第一时间奔赴岗位。
尹玲坦言,“在尹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手机铃声调到最大,哪怕是刚刚下班到家,只要接到急诊手术通知,立刻折返医院。”尹玲说,这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状态,是团队刻入骨髓的责任感。她记忆犹新,一个清明节,群里突发急性心梗救治信息,团队成员从四面八方火速集结。患者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情况危急。从手术开始到成功植入支架、血流恢复,介入团队仅用20分钟,打赢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抢夺战”。
铅衣之下的“钢铁女战士”
介入手术需在X光下进行,重达十余公斤的铅衣是医护人员的标准装备。一台复杂的手术,常常要站上好几个小时。在铅衣的沉重之下,她们是技术精湛的专业人士,是配合医生完成高难度手术的得力助手;在铅衣之内,她们也是一群常常为人妻、为人母的普通女性,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守护生命的千钧重担。
“我们虽然是柔弱的女性,但同时也是坚强的铅衣战士。”这是护士薛丽静的心声。这份“刚”,是面对高强度工作和辐射环境时的无畏坚守;这份“柔”,是面对患者恐惧与不安时的耐心抚慰。
无影灯下的“暖心人”
介入导管室的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往往只有手术台上的短短几小时,她们通过专业的护理和人文的关怀,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
“别担心,我们一直在您身边。”“手术很顺利,请您放松。”护士马望舒、张伟安抚的话语有着抚慰人心的强大力量。她们会在术前细致讲解流程,缓解患者的未知恐惧;在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同时不忘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在术后仔细交代注意事项,尹玲还用一双巧手快速老人戴好了头巾,以防老人着凉。她们深知,自己守护是一个完整的、有情感的生命。
当老人携锦旗而来,尹玲眼眶湿润,这面锦旗,是对技术的认可,更是对超越技术的人文关怀与崇高职业精神的礼赞。
一位老人的感恩,一面火红的锦旗,映照出医患之间最纯粹的情感。在生死较量的最前沿,这群“铅衣战士”日夜守护,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