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开裂问题7年未根治
这条路到底谁来管
市民反映:
2017年4月26日,路面裂缝的状态。
2024年3月15日,路面裂口的状态。
2024年3月15日,车辆从开裂路面驶过。
2017年4月26日,路面裂缝可以放进拳头。
2024年3月15日,路面一段裂口宽度达三十多厘米。
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 何耀军 文/图
2024年3月15日,西宁市褚家营小区北侧的道路上,不时有车辆紧急减速,躲避路面上长长的大裂口。
时间追溯到7年前,2017年4月26日,还是在这条两车道的单行道上,疾驰的汽车不断减速,躲避路面上的裂缝。
7年了,这条道路的路面开裂问题为何还未根治?
再不维修
车轮要掉进去
“褚家营小区后面的南辅路开了一条大口子,再不维修,车轮要掉进去了,希望你们关注一下。”1月16日,西宁市民史女士向西海全媒体记者反映。
史女士家住褚家营小区,每天上班要驾车经过小区北面的南辅路。“我在褚家营小区住了5年,刚住进小区的时候,就发现南辅路的路面有裂缝。”史女士说,此前有人维修过开裂的路面,但没过多久路面又裂开了。
“这几年,裂缝越来越宽。”史女士说,裂缝又宽又深,很担心开车路过时轮胎会掉进去。对于路面开裂的问题,有住户在小区微信群里反映过,但没人回应,她也不知道这事应该向谁反映。
记者走访:
曾有车辆轮胎卡入裂缝
史女士说的南辅路,位于褚家营小区北侧,是西宁火车站周边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出现开裂问题的南辅路东延伸段,2014年11月建成通车。这一路段,因位于高速公路南侧,此前被称为南辅道。而在高德地图上,这一路段被标注为站北路。
1月29日,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访南辅路时看到,高速公路站东巷入口处路面有裂缝修复的痕迹,沿着道路一路向东约100米,道路出现裂口,路面起伏沉降,车辆驶过时剧烈颠簸。
路面裂口弯弯曲曲延伸,波及两条车行道。经过路面开裂路段时,有的车辆躲避不及,只能顺着裂口行驶,车身颠簸不止。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说,裂缝出现有好几年了,这几年裂缝越来越宽,成了长长的口子。
裂缝出现多年,裂口越来越大,让部分驶过的车辆遭了殃。褚家营小区一名住户,曾目睹一辆双排车的轮胎被卡进裂口动弹不得。
3月15日,褚家营小区的住户告诉西海全媒体记者,去年夏季的一个雨天,一辆载满货物的双排车从南辅路经过时轮胎卡入裂口。
“司机费了半天劲儿怎么都开不出来,最后附近的热心人帮忙把车里的货物卸了下来,才把车拉了出来。”褚家营小区一名住户说。
7年对比:
裂缝浅了,宽度明显增加
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访确定,南辅路开裂问题不是新问题。
2017年4月,《西海都市报》就报道过这一路段的开裂问题。当时,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开裂路面得以及时修复。
据2017年4月27日的报道,当时记者现场测量发现,道路部分裂缝宽七八厘米,可以塞进一个拳头,裂缝最宽处超过二十厘米,深度达五六十厘米。
2024年3月15日,记者现场走访发现,这一路段开挖修复的痕迹明显,开裂的范围比2017年要大。
记者现场用卷尺测量发现,尽管裂缝深度减至十几厘米,但裂缝最宽处达三四十厘米,变成了大张的裂口。
当下难题:
这条路管理单位不明确
2017年4月,记者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西宁市12345热线。之后,西宁市12345热线向记者反馈,他们联系市政管理、交通运输、城建等部门,经过西宁市建设局与城东区建设局商议,问题交由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处理。
因机构调整,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不复存在。2024年2月至3月,记者联系了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市政科、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单位,得到回复是:这段路不属于他们的管理范围。
褚家营村“两委”相关工作人员说,道路出现裂缝后,村“两委”曾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此段路归谁负责管理。
紧迫问题:
这一路段到底归谁管理
辗转多个部门、单位,西海全媒体记者未找到这条道路的管理单位。
3月15日,记者拨打了西宁市12345服务热线。当日下午,工作人员回复,通过联系城东区政府、城东区建设局核实,被明确告知,这段道路属于高管局管辖,所以需要联系省级政府服务热线。
12345省级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说,此前他们给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市、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都派过单,目前还未确定主体监管单位。
同一问题,时隔7年,两次采访,记者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条路的管理单位不明确。
多名接受采访的市民说,道路开裂,一到下雨天,积水渗入路基,可能会导致裂口更大,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目前最紧迫的事是及时修复路面,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这段路到底归谁管理,开裂问题如何根治?本报将持续关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