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5月31日7时39分,我国成功发射极光星座01星、02星等5颗卫星。此次发射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张江高科号卫星、云遥一号26星和河北临西一号卫星。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的第13次飞行。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垂直双工位试车台建成投用
5月30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建设的500吨级垂直双工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在河北保定建成投用,将有力保障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此次投入使用的共有两个工位,单个工位可以完成500吨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试车任务,具备“一专多能”的试验能力,可兼顾液氢液氧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制试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冯飞介绍,通过全流程数字模型的协同设计、测控一体化的一些设计手段,实现了试验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能够满足发动机单机、多机并联、地面试验等多种类型的试验需求。
该试车台的建成投用,标志着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能力得到跃升,将支撑未来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任务顺利实施。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类脑视觉感知系统:模仿人类感知 进行精准反馈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和具身智能等无人系统正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视觉感知”是无人系统获取信息的核心途径,通俗地说,它们好比“眼睛”,负责对复杂的环境作出感知。如何实现“视觉感知”高效、精确、低延时,挑战着全球科学界。日前,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类脑”视觉感知系统,有望为无人系统等应用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5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刊发了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互补通路的类脑视觉感知系统,即模仿人类感知外界的机制发展的系统。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有的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的视觉感知系统,大都是通过捕捉分析大量原始数据,再进行决策判断,受到硬件系统的约束,会出现延时、失真等问题,影响无人系统的安全性。而人眼有一个双通路系统,两个通路可以分别处理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就能够高效应对不同的场景,这就是互补通路特点。目前,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类脑视觉感知系统正是对人的视觉系统的仿生,让机器学习在没有完全看清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出正确决定。
眼前这个实验,可以直观看出互补通路类脑视觉感知系统带来的变化。一个每分钟旋转500次的二维码,摄像机运用传统芯片拍摄出来的图像较为模糊,而加载了团队研发的类脑视觉感知系统后,拍摄下来的图像则可以清晰分辨内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