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进入冬月,济宁市兖州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便进入迎新年庆新春模式。与往年不同,无论是“黄河大集”的摊位、还是“村村有好戏”的节目演出,群众是活动主角,胡同小巷里有市民展示的舞台,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在浓浓“年”味里,市民享受着文化大餐的愉悦,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和释放。
今年元旦前夕,鼓楼·端信里商业街一期项目正式对市民开放。这个由山东泰联和置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文旅项目,突出汉唐文化特色,将一条小胡同建成了集购物、住宿、娱乐、休闲、旅游于一身的文化体验向往地。“王员外招亲”、大唐公主游园、吹糖人、捏面塑、品尝老味儿火锅、成都小酒馆小酌、武术杂耍……让时光回溯千年,让艺术欣赏和人文体验完美结合,梦回汉唐的风情,带给游客前所未有的享受。
让高端文化走出高大的“殿堂”、走进群众,把高雅艺术送到群众身边,这是兖州区第十四届“兖州人文摄影”展的初衷,200余幅作品为狄家街这条昔日的小胡同带来高光时刻,真正成为兖州市民“老街记忆”中的“乡愁”。“寻迹溯源开展摄影创作,记录老街群众传承弘扬端信精神的瞬间。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展览,并将整个街区作为展区,让所有回味古街、走在狄家街群众,从摄影家的艺术作品中看到不一样的狄家街。”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表示。
今年元旦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热闹红火的场面让兖州区文化部门的干部职工很是感动,进馆参观体验的群众达6000余人次,大家体验剪纸、拓片、兖绣等十多个非遗传承项目。“我们可以零距离向市民群众传授这些高雅的文化项目了,这让我的‘兖绣’被认知、被传承,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限的奥妙。”望着身边的弟子,“兖绣”艺术传承人张娟感慨地说道。
兖州区还把“有形”“有言”“有故事”的非遗传承活动开办到了“黄河大集”上。在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遗传承厅、在牛楼小镇景点、在公园百姓大舞台上,袅袅乐声中,群众欣赏非遗作品,体验传统技艺,感受别样的文化氛围。花轿、花棍舞、汉服、运河之都酿酒工艺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年轻人和小朋友们的目光。他们聆听着志愿者的讲解,沉浸式领略非遗风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活之美。元旦三天假期,赶“黄河大集”传承非遗项目的群众达20000余人次。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这是“齐鲁文化名家”李丹在给群众作“文化名家”讲座。文化名家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正成为兖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突出特色。去年以来组织摄影、青年绘画、惠民演出、舞蹈培训等活动600余场次,受益群众2.4万人。
通讯员 徐月强 王洪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