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马永霞)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体系,有力促进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切实做好增绿护绿用绿文章,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奋力书写林业生态建设新篇章。
目前,乐都区已完成人工造林266.67公顷,完成率达100%,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也已完成。持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023年参加春季义务植树人数达10万人次,完成全民义务植树7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1.02%。积极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工作,8个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瞿昙镇获得“省级森林城镇”称号、高庙镇新庄村获得“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为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乐都区将林草产业发展作为有力抓手,不断探索林草产业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突出发展大樱桃、软儿梨、长果桑等特色林果业,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优质林果基地,打响乐都特色品牌,不断扩大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让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山上披绿、林下生金”,不断增进群众的绿色福祉。
据悉,乐都区以健全完善林长制体系为重点,以督查考核激励为抓手,制定《海东市乐都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海东市乐都区林长制区级会议制度》等5项制度,初步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林草生态保护新格局。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各级林长382个431人,1452名生态管护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共同发力做好全区45953.33公顷天然林及61940公顷公益林管护工作。
同时,乐都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主动作为,创新管理,积极探索林草管护新模式,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完成各类营造林11626.67公顷及其他造林配套灌溉基础设施。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为林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气象服务。积极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对自然保护地开展长效化监督检查,筑牢全区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根基。
此外,乐都区还开展湿地保护及修复工作,加大大地湾湿地公园和店子小微湿地保护力度。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和外来物种入侵防范工作,完成有害生物防控6800公顷,严防松材线虫病、红火蚁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依照“一树一策”保护方案,投入10.53万元对23株古树名木开展修复保护复壮和挂牌保护。着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和火情“零报告”制度,7个国有林场和其他重点防火区域建立覆盖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组建林草防灭火队伍13支339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