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如果太阳系发生危机,人类该投奔哪颗恒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毕竟以人类现有的科技,哪颗恒星都去不了。不过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太阳系的危机是发生在未来,而在那个时候,人类已经初步具备了恒星际航行的能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哪颗恒星值得人类投奔呢?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比邻星,毕竟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颗行星运行在其宜居带之中。然而简单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去比邻星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运行在比邻星宜居带中的那颗行星被被称为“比邻星-b”,它是一颗比地球略大的岩石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17倍,半径约为地球的1.07倍,从这些条件来讲,“比邻星-b”与地球相差不大,但它的主恒星,也就是比邻星,就与太阳相差太远了。
比邻星是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红矮星,它的质量大概只有太阳的12%,其释放出的能量远低于太阳,因此比邻星的宜居带就比太阳近得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比邻星-b”与比邻星的距离仅为0.05个天文单位左右,但它却正好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之中。
距离主恒星如此之近的“比邻星-b”,很可能早已被“潮汐锁定”,如此一来,它就始终只能以相同的一面朝向比邻星,而另一面则一直得不到“阳光”的照耀。
观测数据表明,“比邻星-b”公转周期约为11.2天,由于一颗行星在被主恒星“潮汐锁定”的情况下,其自转周期与它围绕主恒星公转的周期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比邻星-b”大概每11.2天完成一次自转。
以如此缓慢的自转速度来看,即使“比邻星-b”有磁场,也会比地球弱得多,而这也就意味着,它抵御来自比邻星的恒星风的能力很差,很可能连大气层都保不住。
另一方面来讲,对于比邻星这样的红矮星来讲,由于它们的质量相对很小,核心的核聚变反应也相对很弱,其释放出的能量无法阻止核心物质与外层物质的对流,这就会造成其表面经常出现非常强烈的耀斑。
举个例子,在2019年5月,科学家观测到比邻星表面出现了一个超级耀斑,观测数据表明,在短短的7秒钟之内,比邻星在紫外线波段的亮度就暴增了大约1.4万倍,这大概相当人类有记载以来最强的太阳耀斑的100倍。
也就是说,在此次事件中,“比邻星-b”在距离主恒星仅0.05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承受了已知最强太阳耀斑100倍的能量输出,而更糟糕的是,这样的事件还会经常出现。
综上所述可知,投奔比邻星并不是什么好主意,所以如果太阳系在未来发生危机,人类还是别去比邻星了。既然如此,那人类应该投奔哪颗恒星呢?我们接着看。
总的来讲,这颗恒星应该具备这3个条件:1、它不能是像比邻星这样的小质量恒星,但质量太大了也不行,其质量最好与太阳差不多;2、至少要有一颗岩石行星运行在它的宜居带之中;3、它的距离不能太远。
实际上,在鲸鱼座方向就有一颗恒星基本符合这些条件,它就是“天仓五”(Tau Ceti),这颗恒星与太阳一样的都是G型主序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0.783倍,半径约为太阳的0.793倍。
根据已知的观测数据,“天仓五”至少有五颗行星,按距离主恒星从近到远的顺序,它的第四颗行星正好运行在宜居带中,这颗行星被称为“Tau Ceti-e”,其公转周期约为162.9天,质量约为地球的3.93倍,半径约为地球的1.8倍,是一颗超级地球。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颗行星的质量这么大,其表面重力应该就比地球大得多,人类能适应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可通过公式“g = GM/r^2”来计算,其中G为引力常数,M为星球的质量,r为星球的半径,据此可知,星球表面的重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星球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简单计算一下可知,“Tau Ceti-e”的表面重力大约只有地球的1.2倍,人类完全能够适应。
(↑Tau Ceti-e想象图)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仓五”离太阳还是有点远,大约距离太阳11.9光年,不过考虑到未来的人类已经有能力投奔4.22光年外的比邻星了,估计再多走7.68光年也应该可以。所以如果太阳系在未来发生危机,这颗恒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