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石琳婕)这是持续夯实的发展根基——2024年第一季度,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8%。
这是不断构筑的竞争优势——贵州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后期转型推进期、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持续放大创新第一动力,新动能不断积蓄,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动力。
贵安新区·华为云上屯数字小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的背后,贵州为实现工业大突破、工业质量效益双提升“设置”自己的“奋斗密码”——“3533”。即,到2027年,形成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能源等3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把牢着力点,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前,贵州航空产业城将重点搭好发展平台;
2030年前,形成以航空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35年,建成航空产业体系完善、城市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活力航城,总产值达到千亿规模……
在《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中,贵州再次释放出着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安顺航空产业城一角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便将研制、生产航空武器装备的011系统下属工厂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使安顺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航重机等企业再次把目光投向安顺。依托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整机制造能力为核心,以航空锻铸材料件为优势,安顺集聚60余家航空装备制造类企业,形成从研发、制造,到试验试飞的航空产业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一个产业带动一座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市长尹恒斌在接受采访时介绍,2023年贵州航空产业城吸引航空产业重大项目97个、总投资近300亿元,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增长16.2%,税收增长134.8%。
贵州航空产业城的建设,已经成为壮大各地主导产业的缩影之一,更是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实迈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步。
补短板锻长板,持续构筑竞争新优势
地处贵州屋脊、平均海拔2200米、年均日照超1800小时的威宁,是贵州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居贵州之首,素有“阳光城”“高原风谷”之称。
虽有资源禀赋先天优势,但工业也曾一度成为威宁发展的短板。
贵州金元威宁能源么站电站
立足于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深知不足的威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换产业,以资源换投资,形成光伏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储能设备制造等产业链,一体化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用实际行动成为贵州构筑竞争新优势的生动缩影。
目前,在贵州狠抓产业图谱和“一图三清单”落实的各种政策加持下,威宁已引进18家新能源企业,建成并网发电集中式清洁能源项目63个,装机规模372.9万千瓦,居全省第一。建成项目累计发电超过350亿度,新能源上下游产业累计产值近170亿元。
新型工业化,关键要打造新竞争力,拥有稳定且高竞争力的产业链至关重要。
近年来,贵州一系列着眼于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韧性、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出。其中,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的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安达科技)就是成功案例之一。
短短三年时间,产值1亿变60亿,登陆北交所,成为国内第一梯队的磷酸铁锂供应商之一的贵州安达科技,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安达科技立体成品仓库
“在企业成立后的十年间,虽然一度做到贵州民营企业出口创汇第一名,但传统磷化工业在发展中,依然遇到‘能耗高、附加值低、规模有限’等瓶颈。”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建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得益于贵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困难,鼓励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支持企业设立省级锂电研发中心。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支持下,贵州安达科技作为最早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的企业之一,迅速成功转型,成为贵州新能源、新材料的龙头企业。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贵州现代能源产业投资增长58.2%;酱香白酒产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一季度,贵州通过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打造工业高质量发展攒足后劲。
向“新”而行,加快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创造转变
每隔1分钟,26台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完成1台电梯的零部件加工,日生产电梯层门可达500套……走进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和高度自动化的产线,让智能制造的体验“扑面而来”。
贵州中航电梯自动化门板生产线
作为贵州工业云大数据和贵州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单位,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以“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为传统电梯制造业注入“芯”动力,成为我省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据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资料显示,2023年,贵州深入实施工业领域“向科技要产能”行动,支持企业围绕优势产品狠抓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优强工业企业队伍,持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以示范带动,从“单兵突进”到“产业集群”发展;以创新推动,从借“数”转型到乘“云”而上;以算力赋能,从工业互联到互联万物……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以“数”强实,贵州制造加速奔向贵州创造,制造业的“智量”名片不断擦亮。
贵州钢绳生产的一件直径264毫米的六股钢丝绳。(贵绳集团公司 提供)
以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多年来企业深耕线材制品主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海洋工程、大跨径桥梁、空间结构、深地资源、航空航天等关键核心领域打破技术壁垒,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补齐国家钢绳生产短板的同时,还解决了很多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6.3%,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15.4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对工业投资的支撑逐步增强。
“通过提高制造业‘含金’‘含智’‘含绿’量,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根基。”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贵州还将持续推动工业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积极迈进,向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
如今,在贵州这片多彩的土地上,遍地是新动能,处处是新机遇,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未来,在中国工业的长发展周期中,贵州还将上演更多可能。
一审:曹轶王琰
二审:林萌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8: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