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余华英案被最高法工作报告点名。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澎湃新闻注意到,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每年两会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报告表示,一方面,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人贩子”余华英案等这些罪大恶极的被告人都已经被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另一方面,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近年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不断增多,极端案件虽然在数量上保持稳定,但极个别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有的手段残忍,每每见诸报端,都引起广泛关注,舆情普遍要求重判。”报告表示,去年发生的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案,12月底宣判,对首犯判处无期徒刑,这是我国首次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罪犯顶格判罚;同时对没有参与预谋和加害行为的同案人员,我们认为不符合刑法对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所要求的“情节恶劣”,因此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机构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图为涉案初中生就读的学校(图/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最高法对这个案件的处理十分慎重,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同时总结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整体情况,挖掘悲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报告表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决不能一判了之,重在“预防”、重在综合治理、重在以“司法保护”促推“六大保护”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个案件,让社会各界对于未成年罪犯不再‘皆曰可杀’。”
与此同时,司法保护也在积极发力。比如,最高法把负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力量集中整合到民庭,突出强调民事保护、预防在先,而不是等到悲剧发生再严惩。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