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团结同心 携手共进
——昭通市第二期各族青少年“团结进步同心营”交流活动侧记
◆记者 陈忠华 实习生 丁 育 明晓璐
早晨,阳光洒在大巴车的窗户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涌出车门,笑声与谈话声交织,大家三五成群地走向昭通市博物馆的大门。8月12日,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组织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3个村的80多名同学参加昭通市第二期各族青少年“团结进步同心营”交流活动,让他们开启一天的“文化之旅、同心之路、城市之游”。
文化起源,民族交融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和根脉。当日上午10时,同学们在市博物馆先后参观了“远古时代”“红色记忆”“民国历史”“民族风姿”等展厅,对昭通的历史文化、近现代的昭通风貌以及民族风采有了新的认识。
“红军走过的长征路特别艰难,很辛苦。在以后的生活里,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像红军战士一样不怕苦,争取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大关复兴中学八年级38班的陈明雨参观完博物馆后说。
手拉手,牵起同心圆
午饭后,同学们来到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孔子像广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大的“同心圆”。接着,老师把来自不同村、不同学校的学生分成了6个人一组的小组进行交流,让大家在6分钟的时间里了解彼此的姓名、学校、爱好等相关信息。在这6分钟里,有的小组围坐在地上,大家相互交谈着,有的小组站成圆圈,手拉着手了解对方。
小游戏结束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有的小组上台齐声朗诵古诗词,有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背诵古诗。最后,同学们合唱了歌曲《明天会更好》。悠扬、稚嫩的歌声回荡在广场上。
一场“同心圆”小游戏让同学们很快地认识了彼此,增进了友谊。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民族,但是在此刻他们知道,无论来自何方,大家都是中国人,无论是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中华民族。
互动体验,寻法治之光
青少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未来力量。14时,同学们来到位于昭通市第一中学的昭通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学习法治知识、感悟法治精神。“法治文化”“见义勇为”“昭通风物”等多个展厅内,丰富多样的主题陈列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他们走进法庭模拟场景,近距离感受法官审判的庄严氛围;他们凝神聆听法治故事,了解法律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认识见义勇为的英雄,学做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该基地内有许多情景体验项目,同学们在互动参与中展现出对法治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在法律知识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在一起,通力协作选出正确的答案。随后,同学们在青少年安全体验厅利用人体模型、VR等设备沉浸式体验急救和逃生方法,学习自我防护知识。
此次法治教育点燃了同学们心中法律意识的火花。上高桥乡红旗村完小五年级的杨昌海同学说:“通过参观和互动,我更加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我要主动学习这些知识,成为守法的好公民。”
坚定信念,光荣爱国
在龙氏家祠,同学们跟着讲解员的脚步,参观这个雕栏玉砌、美轮美奂的古建筑群,观察每一个细节,感受古建筑散发出的历史韵味。同学们静静凝视着革命先辈的照片,默默表达着对历史和英雄的敬意,此时无声胜有声。
最后,同学们纷纷在“团结进步同心营”营旗上签下自己的姓名。红旗村完小五年级的贾文凯同学说:“今天参观了很多关于历史文化的东西,它们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和奋斗,才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傍晚时分,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及3个村的干部和部分家长的护送下,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种子的同学们带着友谊和收获坐着大巴车回到家乡,开始新的学习征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5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