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
◤人往高处走。
可是,在这个指标中,越走越低,越低越好,被许多城市视为“长向追求”。
日前,合肥市获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高新区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新站高新区获批国家绿色工业园区。
寻“低”而向,向绿生长。合肥,如何迈步“低碳”征程?◢
瞄准向绿目标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其中一个必选项目标就是“双碳”。
获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源于合肥市对低碳发展一直秉持的高标准严要求。从修剪“老树”,长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这条“新枝”,便可一窥端倪。
氮肥,作为世界上化肥生产和使用量较大的肥料品种,对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有着不小作用。而制作合成氮肥的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氨。
上世纪50年代,合肥南郊一家小氮肥厂成立,彼时,它还是国内首批小氮肥厂之一。
随着发展速度加快,该厂发展为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及新能源、新型建材等系列的产业布局。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我们本部主要产品包括30万吨合成氨、45万吨纯碱、15万吨烧碱、10万吨保险粉、3.1万吨精化产品等,也是一家重点耗能企业。”公司生产部副部长余杰介绍道。
能耗双控,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强度,为了便于考察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及其利用效果,我国通常采用标准煤这一标准折算单位计算。
去年,公司技术人员发现,新扩建的纯碱装置开车后,新增的蒸汽凝液进入合成氨车间闭式冷凝液罐,闪发出来的乏汽送到合成除氧槽。但由于乏汽量比较大,合成除氧槽不能完全消耗,最后只能部分放空才能维持除氧槽的温度和压力。
“这部分乏汽通常都是对空排放。但实际上,这些蒸汽可以应用到其他装置中。因此,我们经过设计变更,把合成氨闭式冷凝液罐闪发出来的乏汽送二期气化除氧槽,对乏汽进行了回收,从而减少使用蒸汽。”余杰说,将乏汽变为宝后,减少了能源消耗,保守估计仅这一项,每年可节省标准煤3000余吨,每年节约费用超300万元。
先进技术的赋能,是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去年6月,住建部发布《绿色建材低碳技术与产品案例》首批名单,中盐安徽红四方将大宗固废制备出矿化建材产品,实现了节能、利废、负碳相统一,成功入选名单,实现了全工艺“负碳”。
含绿量高,随之而来的企业含金量也在逐步提高。依托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等手段,合肥市大力倡导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在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合肥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完成272家年用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能效摸排评估,开展68家年用能万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节能减煤降碳诊断,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减煤32.8万吨的任务。
奏响绿色和弦
要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门槛”的设置也十分必要。
作为“绿色门槛”的关键一招,零碳园区的建设将助力合肥产业集群加速向低碳、绿色方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那么,一座工业园区如何走好零碳产业园区之路?
阳光产业园是阳光电源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充电桩等电源产品。日前,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阳光产业园,随处可见光伏停车棚、屋顶光伏电站、储能系统等。
“阳光产业园(近)零碳工厂项目基于‘碳中和六步曲’,包括评估测量、双碳规划、智能减碳、能碳运营、碳排抵消和认证赋能,通过先统一规划,再迭代实施,帮助企业、园区实现有序降碳,兼顾减排与成本。”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节能降碳的前提,是获取真实、精准、及时的碳排放数据。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计划今年通过阳光慧碳icarbon能碳数字化平台,对园区进行实时监控、智慧管理和优化控制,达到实现园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目的。
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发展战新产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2个集群获国家第一批战新产业集群评价“优秀”等次,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二、省会城市第一。去年全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7%。同时,推动制造业绿色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获批省级智能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31个,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
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当然也离不开科技创新。与中国科大共建碳中和研究院,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建成运行。同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发布首批40项“双碳”专题场景清单,促成绿色低碳科技成果交易超过200个、金额超29亿元…“科创+产业”在合肥的和弦共振,奏响了绿色发展交响曲。
全域逐绿而行
逐绿攀登,向绿前行。
2024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合肥市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事实上,围绕绿色低碳,合肥市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1月20日上午,合肥市首批氢能公交示范运营启动仪式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全市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开通运营。
推动交通体系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去年以来,合肥市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全部为新能源汽车,截至12月底,新能源公交车占比95.5%,在册运营网约车新能源车辆占比达83.6%。
除了路面遍布的新能源汽车,在汇集着经济发展澎湃动能的合肥,持续优化的人居环境、蓝天碧水的生态基底也渐次铺展——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阳光新能源肥西县12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
提升生态碳汇增量,在庐江县、巢湖市试点建设“碳中和林”;
……
“2024年,我们将加快建设高新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新站高新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环巢湖近零碳示范区,探索建设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市级能源活动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同时探索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逐绿前行,点绿成金。如今的合肥正致力通过发展的“含绿量”来提升城市能级的“含金量”。期待未来,一幅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画卷,细细描摹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心中。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许露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