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基辛格访华结束,中方给美方释放的三个信号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24 07:39:00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玉渊谭天

基辛格的这次访华,让美国政客酸了。跟前面几位访华的美国官员相比,基辛格这位“民间人士”在中国,受到了很高的礼遇。

20日会见的现场,很多细节都让谭主印象深刻。特别是习近平主席讲出的那句“中美关系永远和基辛格这个名字是连在一起的”,格外令人感慨。

基辛格访华结束,中方给美方释放的三个信号

基辛格在中国受到很高的礼遇

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真挚地表达对这位美国前国务卿的友谊,这是中国人的情怀和格局,更是在为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做注解。

什么样的选择,才值得被历史和时间铭记?中方通过与基辛格的会见,讲了三点,值得美国认真听听。

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透过基辛格,中国传递的第一个信号,是得看懂中国人的“朋友之道”。不会忘记老朋友,渗透在基辛格访华的每一个细节里。

这次,中方特别把会见的地点,安排在了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52年前,秘密访华的基辛格就是在这里首次见到了中国领导人。这是世界历史的大事,也是基辛格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

百岁的基辛格对于这样的安排,专门表达了感谢。这样的精心和周到,还贯穿在基辛格访问的全程。

基辛格访华结束,中方给美方释放的三个信号

午宴现场

20日中午,中方为基辛格准备了午宴,宴会桌中央是鲜花铺成的中国卷轴,寓意福寿如山,友谊绵长;一百个寿桃、糖艺制作的老寿星和仙鹤,传递了最传统的祝福;北京烤鸭、西湖醋鱼、两吃大虾,也都是基辛格1972年陪同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菜品,满是历史的回味。

在过去半个世纪,基辛格对中国的访问有上百次,而“老朋友”这个称呼,其实我们一直都在用。之所以能坚持半个世纪之久,更在于习近平主席所说的第二个“不会忘记”——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在50多年间,中美关系遭遇挑战和困难的时刻,基辛格也总是能够发出相对客观、理性的声音。

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对百岁的基辛格说了一句古语,“大德必寿”,这讲出了中国人的朋友之道,看中的不是小利,而是大义。就像二人背后的那幅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的《红白两色梅》,造福两国人民之“义”,也寄寓其中。

基辛格访华结束,中方给美方释放的三个信号

习近平会见基辛格

梅花,傲雪凌霜,高洁坚韧。一首《卜算子·咏梅》借“梅花”,写下了中国政治家为民的情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中美关系,未尝没有经历过“百丈冰”的时刻,但越是在风雪和困局中,政治家就越应该像梅花一样,凌霜开放,先行春意。

能够被称为中国的“老朋友”的人,也一定得为两国人民福祉着想。不过,这次访华,早已卸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是以个人和民间的身份来到中国。在美国民间,中国的“老朋友”还有很多。

基辛格访华结束,中方给美方释放的三个信号

美国保险业巨头莫里斯·格林伯格

去年,美国商界97岁的格林伯格,邀请中国前政府官员和学者访美。中美关系遭遇佩洛西窜台的巨大挫折后,也因此得以从民间先行破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入世面临困境的时候,也是格林伯格一直在美国国会和白宫奔走,敦促美国政府尽快完成与中国的入世谈判。

回到51年前,在中方招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欢迎宴上,中方就讲过这样一段祝酒词: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

半个世纪间,中美关系有起伏波折,现在,更不乏一些美国政客,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访华回国之后,立马换了一副嘴脸,继续对华打压。

但是,两国民间的往来却呈现着不一样的温度。现在,中国和美国已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是建交时的200多倍。

尤其是今年以来,中美民间交流的恢复速度尤为迅速,苹果总裁库克、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等数十家美国企业家来到中国。

此外,根据谭主的不完全统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等中美商界、学界机构和社会组织,仅在上半年就围绕中美议题举行了超过40场交流活动。

频密的往来,印证了习近平主席今年接待第一位美国朋友比尔·盖茨时所说的,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

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尚在尽力作为,在其位的人,更不应在错误的航向上失速狂奔,辜负了两国人民的期待。

52年前,中美两国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和你本人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确抉择,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

20日正式会见后的午宴上,习近平主席和基辛格深入地聊了很久。现在,中美关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新的抉择时刻,需要新的创造力,更需要中美52年前的那种战略眼光。

这也是透过基辛格,中国想给美国传递的第二个信号。

这种“战略眼光”是什么?中方前一天会见基辛格时,提到一句话,“美国的对华政策需要基辛格式的外交智慧,需要尼克松式的政治勇气”。

这两点,都是美国今天亟需的东西。为什么基辛格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十年前就曾接待过基辛格的美国问题专家吴心伯,跟谭主解释:

基辛格毫无疑问从来代表的都是美国的利益,他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世界秩序,美国也不可能实现其国家利益。所以他看待问题的方式是,把美国放在世界的框架下来看,而不是把世界放在美国的框架中来看。

冷战结束后,基辛格公开出版了他的《大外交》,这本书中他曾对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多极力量并存的当今格局作出过准确的判断。

把美国放在世界的框架下看,他建议美国及时调整思路,不能再用冷战争霸的那套逻辑,来应对变化之后的世界。在新的格局下,美国也将很难再把自己单一的价值,强加给所有人。

然而,基辛格的看法却没有成为美国决策层的主流意见,也没有真的使美国对霸权有所反思。

这些年,美国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这些全球多边机制横加破坏,不合则弃;为了所谓的控制,不惜制造对抗、挑动地区冲突,种种做法,都在将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制造更大的悲剧和危害。

到头来,从阿富汗的仓皇撤军、在乌克兰危机上的骑虎难下,到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衰减,长期去看,美国破坏世界秩序所收割的利益,真的会大于最后将付出的代价吗?

遗憾的是,美国很多政客,很难跳出美国自己的框架,被竞争与对抗的思维死死限制。同样的道理,为了塑造对华的“实力地位”,自缚手脚,不敢正视自己破坏中美交流的现实。

这次,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同基辛格的会见,就让很多美国政客觉得格外“酸”:中国国防部长宁见一位美国民间人士,也不见美国国防部长。

再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表态:一边极力撇清关系,说基辛格访华是个人行为,与美国政府无关,一边说,“相信基辛格会像往常一样,向美方官员介绍情况。”

又想从中方探听消息,又害怕丧失所谓对华施压的“杠杆”,不愿意解除制裁,光明正大地同中方恢复正常交流,首鼠两端,自相矛盾的做派,实在难拿上台面,更别提政治勇气了。

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再提“战略眼光”。基辛格那个时代的美国政治家所具备的“战略眼光”,顺应世界大势的决断力,的确很值得现在的美国政客们认真读懂。

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也将造福世界。

习近平主席同基辛格的这次会见,不仅是要回顾历史,重温友谊,更重的意义还在于探讨中美关系的未来。

谭主详细梳理了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会晤,以及历次会见基辛格的文本,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带有很强的“未来”感。

这个词,是发展。

通过词语的共现分析发现,习近平同美国谈及“发展”,既说过两国各自的发展,也说过两国关系的发展,还包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阐释。

其中蕴含的第三个要向美方传递的重要信号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

相比于回顾过去,基辛格也善于去看未来。这次在同中方对话中,有一个话题第一次出现在他同中方交流的新闻稿上——人工智能。

前不久,谭主拿到了一本基辛格的最新著作,书名叫做《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我们发现,面对人工智能,具有政治家思维的基辛格首先思考的是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进而也在思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在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技术迭代之快后,基辛格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忧虑:人类社会还没准备好应对人工智能将给世界秩序带来的颠覆性改变。留给中美找到正确相处之道的时间也不多了。

我们梳理最近几年基辛格对中美关系的声音,发现警告和提醒超越了推动中美发展与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内部一些政客无论看待国家还是世界的目光,都不是发展的,而是凝固、静态的。

在人工智能这件事情上,美国想到的不是如何跟中国合作,让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是打压。

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开始后,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2019年一场人工智能会议上,话锋一转,开始谈论起中国。

会上,美国政客拿着一本中国出版社的《人工智能实验教材》大谈“中国威胁”,时任美国防长表示,中国计划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的领导者。无论哪个国家先利用人工智能,都将在战场上拥有决定性的优势,美国必须先做到。

就在这场会召开前不到一个月,美国商务部将8家中国企业列入美国贸易管制黑名单,这8家企业,都与人工智能相关。

前段时间,《纽约时报》专门刊发了一篇万字长文,把美国对华高科技领域的封锁定义为一种“战争”行为。

除了从人工智能到芯片领域的制裁,美国今年以来还炒作所谓“去风险”的新概念,要加速对华的脱钩断链。

然而,技术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连接,不是能轻易被截断的草木,而是奔流的江河,截不断更堵不住。

最近,美国三家芯片巨头集体无法承受脱钩断链的代价,像热锅上的蚂蚁游说美国政府放松对华出口限制。这只是美国逆发展趋势而动,导致自我反噬的表征之一。

实际上,在美国媒体带头渲染“去风险”、开始强调自由贸易伤害论的舆论攻势下,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一书引用了一种分类方式,将西方发达国家和以色列日本列为富裕国家,其他国家归为非富裕国家。

在这个分类基础上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非富裕国家彼此之间的出口比重从2001年的14%,上升到了2014年的29%;与此同时,富裕国家间彼此的出口比重则从2001年的45%一路下滑到了2014年的29%。

所以,现在的世界,早已不只是几个国家的俱乐部,也不是美国联动几个盟友搞脱钩,就能把某个国家排除出世界体系。世界要不要连接、怎么连接,不再只以某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

继续用静态的思维,处理极速变化发展的问题,不仅不合时宜,甚至已经非常危险。

没有发展的眼光,美国就不会真的听懂“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

基辛格虽然早已卸任,但中方仍会提及他美国前国务卿的身份。在100岁的高龄,基辛格还在为遭遇困难的中美关系尽力作为,无疑是在给未来落下新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北京会见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政知君注意到,此次会见中三个重要细节值得关注。首先,中国防长与基辛格会见并不多见。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基辛格几十年
2023-07-19 12:00:00
美国发出邀请,中方收下了,谢锋大使对中美关系表态:有3个没变
...出实际行动,展现应有的诚意。 今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再对中美关系表态。基辛格称,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已是站在悬崖之上,两国关系的轨迹必须改变,而目前中美关系仍然拥
2023-10-03 11:29:00
基辛格对中美关系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被北京视为“老朋友”。一如50多年前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融冰一样,如今,在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之时,百岁基辛格又“突访”中国。19日,中共中央政治
2023-07-20 10:22:00
...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今年100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和他举行了会谈。由于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他的每次访华都值得我们关注,更何况这次是与中
2023-07-23 08:16:00
...值得我们反驳。美方“泼脏水”之际,正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本周在华访问,并受到“老朋友”的礼遇,而这竟刺激到美国一些政客的神经,对中国防长会见基辛格却拒绝会见美国防长“表示遗憾
2023-07-22 14:42:00
...破冰的时刻。而对于中方走出的关键一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近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美媒称基辛格预测俄乌冲突会出现转机据包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报道,基辛格表示,中国
2023-05-08 19:15:00
...的事情。然而就在布林肯出发之前,他收到了来自老前辈基辛格的忠告: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是时候后退一步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刚过完百岁生日的基辛格在“
2023-06-20 10:22:0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百岁基辛格就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做出最新表态。彭博社当地时间15日刊出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采访,他在受访时表示,他相信如果目前紧张局势继续下去,台湾海
2023-06-16 14:00:00
...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而在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也与其会晤。百岁老人基辛格突访中国,引发
2023-07-20 16:2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聆雨子】真人版《白雪公主》上映一周,市场收益与风评双双惨淡:首周末北美市场仅售得4300万美元
2025-04-02 09:12:00
本报记者 任伊然“《金秀贤防治法》请愿书出现。”据韩国《首尔新闻》4月1日报道,在韩国男演员金秀贤现身记者会否认与已故女演员金赛纶未成年时期交往过的同一天(3月31日)
2025-04-02 09:42:00
“群聊泄密”事件后,美安全官员又被曝用商业邮箱处理政府事务
中新网4月2日电(张乃月)据《华盛顿邮报》1日报道,根据《华盛顿邮报》获取的文件及对三名美国官员的采访显示,包括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在内的多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
2025-04-02 09:56:00
刘雅婷日本《朝日新闻》3月31日报道称,围绕富士电视台疑似安排“性招待”的事件,富士电视台及其母公司富士媒体控股设立的第三方委员会当天公布了调查报告
2025-04-02 10:12:00
一名美国游客携手枪乘机抵日本 已被逮捕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4月2日援引相关人士的消息报道,一名美国籍游客在3月到访神户时,因持枪被日本警方逮捕
2025-04-02 10:26:00
中新社巴黎4月1日电 (记者 李洋)巴黎上诉法院当地时间4月1日称,将会审理法国极右翼党派“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的相关案件
2025-04-02 10:26:00
改革是一场革命,而资产阶级因为资本羁绊,革命的意志显然不够坚决。据彭博社3月31日报道,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牵头人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场市政厅活动上坦言
2025-04-02 10:43:00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新德里消息:据多家印度媒体4月1日报道,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迪萨镇一处鞭炮仓库当天发生爆炸,已致21人死亡
2025-04-02 11:26:00
美议员发表超25小时马拉松式演讲 称“美国处于危机之中”
美国参议员科里·布克进行演讲。(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视频截图)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4月1日报道,美国参议员科里·布克日前完成了一场马拉松式演讲
2025-04-02 11:12:00
当地时间4月1日,总台记者获悉,印度古吉拉特邦一鞭炮厂当日发生的爆炸事故已造成21人死亡。
2025-04-02 08:22:00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王冬雪):从今年大年初一电影《哪吒2》上映后,过去的两个多月里,配音演员张珈铭几乎都在工作中度过
2025-04-02 09:54:00
今天上午,中国公羊救援队USAR 特勤队一行16人已向联合国UCC指挥部及中国国家救援队联合指挥部申请撤离归建,随后搭乘专机由曼德勒机场起飞返航
2025-04-02 10:24:00
全国停电后 叙利亚部分省份陆续恢复供电
△叙利亚大马士革(资料图)当地时间4月1日,叙利亚电力传输和分配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霍姆斯等三个省份已经恢复供电,其余省份也将逐步恢复电力供应
2025-04-02 10:11:00
美国波士顿市中心发生货车撞人事故 致6伤
当地时间4月1日下午,美国波士顿市中心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厢式货车撞到行人。当地急救部门表示,事故中有6人受伤,4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1人伤势较重。据悉,该货车撞到多根电线杆
2025-04-02 08:10:00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 (Pam Bondi) 周二表示,司法部将对涉嫌杀害首席执行官的路易吉·曼吉奥内 (Luigi Mangione) 寻求判处死刑
2025-04-02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