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外拓+精耕——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破题增效的“丰收密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15 15: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把土地交给你们,我们放心。”10月10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建湖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同时,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与大溪河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合作经营协议,新增外拓合作基地3300亩。这是继2015年在连云港市灌南县三口镇外拓合作基地以来,新洋分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实现的又一次外延扩张,累计外拓面积达6593.16亩。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源于苏垦农发的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源于新洋分公司走在全省前列的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农技水平、农机装备水平。聚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苏垦农发以“农技人员+农机化”为主要生产方式,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扩量发展,连续多年用不到全省1/60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30以上的粮食和近1/2的稻麦良种,建成了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迈上了百亿台阶。

而作为苏垦农发农业排头兵的新洋分公司,更是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管”的发展理念根植于心,全力打造优质种子基地、优质商品粮基地、绿色生态基地。粮食要实现增产增收,首先要提高单产。为提高产出,新洋分公司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作物布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生资采供、统一农艺措施、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六统一”原则,并探索出了适应本地稻麦高产稳产的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要素管控、全程化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农产品源头可追溯、风险可管控、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在农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的持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完善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今年“三夏”粮油生产更是创造了历史最高成绩,尤其油菜最高地块单产经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组织专家进行实收测产,达到了全国之巅。新洋分公司还锚定科技创新战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加速科技创新攻关,目前盐碱地改良、土壤健康恢复、土壤高温灭活等科技创新项目均已立项实施。

农垦以农为生、靠农吃饭,然而土地又是不可再生资源,敢想敢干的新洋人把目光外延,90年代就到赞比亚与中国农垦合股建设中赞友谊农场,被赞比亚农业部列为现代农业样板参观单位之一,被当地人誉为“中国神农”,已经成为中外合作海外农业的标杆企业;2015年又顺应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到连云港市灌南县三口镇外拓合作基地1374.68亩,两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2022年又新拓展1918.48亩,粮食单产和经济效益稳中有进,2023年实现利润840元/亩,完成苏垦农发下达的400元/亩利润指标的210%,创三口基地效益之最。

金秋十月,蓝天白云下,三口外拓基地3293.16亩金色的稻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稻香扑鼻、稻穗低垂、稻粒饱满,田野上下到处呈现“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壮美景象。“当前三口水稻已经进入蜡熟期‌,计划10月25日开始收割。近期我们主要加强田间管理,加深丰产沟,为夏熟作物高质高效播种打好基础。”三口外拓基地负责人何腾飞介绍。三口基地大小地块94块,分布在7个村,东西地块最远相距12公里;土质为粘土地,不同于本部砂土,土粒之间缺少大孔隙,通气透水性差,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不便耕作;基地水质含盐量重,灌排配套设施基础差,给水稻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低洼处秧苗存活率更低。如何保证产量,降低成本,并协调好与当地政府及所在村的关系?

三口基地工作人员坚持全员干,多学习、多试验、多沟通。他们坚持以周年稳产高产为目标,以落实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为抓手,结合新洋本土和黄海、东辛粘土地稻麦高产稳产操作规程,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三口基地的农业生产措施和管理模式。为尽可能降本增效,三口基地全体员工学习无人机操作技巧,并运用到基地的无人机打药、施肥作业中,2023年每亩地机械作业费较上年减少了19元。注重试验示范和改革创新。播种方面,变三口地区普遍使用的双正旋播种机为反旋条带播种机,实现了落籽均匀、播深适宜、深浅一致、覆土良好、畦面平整。育秧方面,大面积示范应用机插水稻微喷旱育技术,增设高压泵、排水沟等排灌配套设施,通过阀门实现精准化灌溉,有效解决了集中育秧大水漫灌,秧苗根系长时间浸泡在咸水的诸多问题,改变了三口基地秧苗弱、长势差的状况。管理方面,变大田埂为小田埂,实实在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和地里看得见的变化,吸引了周边农户争相学习,三口基地亦成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样板。

通过外拓合作基地,新洋分公司破解了农场土地资源有限导致的发展瓶颈,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与此同时,有力扛起了国企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输出了“苏垦模式”,加快了垦地合作步伐,带动地方村强民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新洋分公司深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向外拓展是必由之路。面对今年粮食价格波动和成本控制的挑战,新洋分公司直面发展瓶颈,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以及盐城市与江苏农垦战略合作的重要机遇,积极响应集团和苏垦农发部署,多次与建湖县政府深入洽谈,最终促成了这次“合作共赢”的“牵手”。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农产品全产业链一体化合作和项目区粮食生产经营,共同打造规模化绿色种植基地,分享经营成果。苏垦农发下属的新洋分公司、全农服务建湖中心以及米业集团将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农业规模化示范种植和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作。双方还将携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点,以全农服务辐射带动周边农村,推动土地合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25年计划种植规模1.5万亩以上,2028年力争达到3万亩。

“建湖外拓基地地块集中,土质较好,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种好这3000多亩外拓基地。”对于这次合作,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副总经理耿辉辉信心满满。站在新的起点上,新洋分公司的智能农机装备已整装待发,准备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驰骋。而苏垦农发也将以全产业链一体化农服体系为笔,在希望的田野上共绘垦地合作的美好“丰景”和广阔“钱景”,更好地体现农垦“国家队”的使命担当。(邱玲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5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射阳:奋战夏粮收储 以初心护航“粮”安
...浪层层叠叠奔涌而来,带来丰收的讯息。在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司磅房门前,等候过秤的运粮车辆有序排队,工作人员完成相关检测和称重等工作后,一车车小麦被运送到清凉干爽的粮
2024-06-13 14:55:00
打造龙头势能 守护大国粮仓
...00斤左右,多次刷新省内稻麦单产最高纪录。2020年,新洋分公司以1655斤的亩产创造省内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于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今年,公司下
2024-01-10 06:05:00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盐城市邮政分公司成功拦截一起“古玩鉴定”电信网络诈骗本报讯 (王悦)“要不是你们,我辛辛苦苦挣的工资就要打水漂了!”家住亭湖区新洋港的陈爷爷感激地说。10月1
2023-10-25 00:34:00
...全面栽插已经大头落地。6月21日下午,在三口镇潘老庄村新洋农场内,刚刚下过小雨的天气显得有点儿闷热,农机手刘兆青和助手一起,熟练地将一盘盘茂密的秧苗均匀地铺在插秧机的载台上,
2023-06-28 09:05:00
...9日盐城讯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新年伊始,江苏省新洋农场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铆足干劲忙生产,创新模式搞经营,迅速掀起了新一年林业发展热潮。开展精细管
2024-01-09 15:50:00
新洋丰2022年报发布!营收利润均创新高!
本文转自:新华网4月17日,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新洋丰实现营业收入159
2023-04-18 09:46:00
新洋丰:推进“磷复肥+精细化工”双主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新洋丰为更好地顺应国家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的趋势,充分发挥企业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产业方向上适时做了调整,由过去的单一的磷复肥
2023-09-21 10:57:00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本报讯(通讯员阮馨瑶)日前,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分别来到石桥驿实验学校和东宝中学,代表公司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及优秀教师奖金共计6.8万余元。
2023-09-18 08:44:00
...自:荆门日报本报讯(记者龚小强 通讯员李乔)近日,新洋丰隆重举行首届“百人计划”总结表彰大会,对梁富忠、王良杰、董尚军等6位优秀导师和黎锡辉、徐博文、马瑞等32位近三年“百人
2024-05-23 08: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