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谈中央银行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19 23:43:00 来源:财经风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坚持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最主要职能的同时,主要经济体通过立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事前防范、事中化解、事后处置以及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政策框架进行调整,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在《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文章中谈到了对中央银行金融稳定政策框架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是包括六点启示。

具体而言,一是明确由中央银行负责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者、最后贷款人和支付清算体系的监管者,具有宏观整体视野和跨行业跨市场监控优势。由人民银行负责在日常工作中监测金融体系运行,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评估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判断的专业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向国务院金融委提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提交金融委会议快速决策,有利于风险化解和处置措施的高效出台。

二是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由中央银行牵头负责。危机充分暴露出微观审慎监管在应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方面的局限。聚焦宏观杠杆率及各部门、各主要金融市场杠杆、债务周期等情况,将跨界、跨业、跨市场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宏观审慎管理。以重点领域宏观审慎政策实施为切入口,建立丰富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流动性覆盖比率、贷款价值比、准备金率、中央对手方管理要求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发挥流动性管理工具的逆周期调节功能。

三是在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和危机救助方面,给予中央银行充分授权。课题组认为,为保障中央银行能够有效履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和危机救助职责,及时发现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贻误战机,有必要给予中央银行充分授权。赋予中央银行广泛的信息获取权,保障其能够从市场主体和金融监管部门及时、全面、完整、准确地获取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所需信息,允许运用金融机构评级、监管评级、压力测试、风险排查、现场核查等手段实时监测识别风险。

此外,课题组认为,危机救助过程中,中央银行面临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防范道德风险的两难,有必要在危机救助对象选择、流动性提供方式、贷款利率、担保措施等事项上,为中央银行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衡量、相机抉择预留制度空间,以避免救助行为受到各方掣肘,错过危机救助最佳窗口期。为提高救助效果,中央银行有权阶段性参与对救助对象的监管,并在监管机制的制定和校正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探索危机情境下将中央银行传统最后贷款人职能拓展到最后做市商职能。

课题组指出,中央银行传统最后贷款人职能着眼于为金融机构一对一提供贷款支持,在应对系统性的流动性危机时存在明显不足。在金融市场出现集中抛售或交易停滞等情形下,有必要将中央银行传统最后贷款人职能拓展到最后做市商职能,由中央银行通过买卖相关资产或接受相关资产作为抵押品等方式,为金融市场广泛提供资金,帮助市场恢复流动性和融资功能,避免风险急剧恶化和传染。中央银行履行最后做市商职能的目标在于修复失灵的市场,以市场具有系统重要性为干预前提,实施惩罚性的买卖价差、利率、折扣率或费用,并事先声明结束条件,保持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

五是注重防范道德风险。中央银行实施危机救助需要在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道德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对金融机构的过度救助,短期内看似维护了金融稳定,长期看则埋下了更大的风险隐患。”课题组称,为防范道德风险,应当限定中央银行救助的情形为“发生或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及金融稳定”。金融风险处置应当以“自救”为前提,风险损失首先由股东和无担保债权人承担,并尽可能寻求市场化处置,对金融机构及其管理层形成有效约束。健全包括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等在内的处置资金储备池,探索建立向行业收费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减少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的依赖,中央银行救助只作为最后手段。明确中央银行资金不承担损失的原则,事先明确损失处理方式,以可靠抵押品或其他方式保障中央银行资金安全,中央财政资金提供兜底保障。

最后,明确中央银行善意履职法律保护原则。金融风险干预、化解和处置工作复杂艰巨,各种因素和变量都可能对处置效果产生影响,也很难达到尽善尽美、各方满意的处置结果。FSB《核心要素》提出了处置当局及其职员忠诚勤勉履职、行使处置权力时,法律对其采取的行动或出现的疏漏免责。为保护风险处置当局及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他们能够根据复杂局面果断决策,提升处置效率,应当给予负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中央银行及其职员适当的法律保护,按照尽职免责的要求,对其依法、忠诚、勤勉履行职责后仍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予以免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货币政策主要发挥结构功能,通过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将中央银行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发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结构性货币政策也有总量效应,通过投放基
2024-01-26 16:58:00
...色金融的一份珍贵历史印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2024-06-24 06:34:00
...。会议指出,明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第一财经研究院
2024-12-12 04:17:00
首届消费金融高峰论坛在渝举行——成立首个“消费金融服务联盟”、发布首份“负责任的消费金融标准”
...责任的消费金融标准”,该标准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课题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课题组共同撰写完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代表课题组
2024-03-21 11:34:00
...。在论坛开幕前夕,凤凰网财经《封面》对话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在访谈中,孟晓苏建议,未来十年,每年应投入至少3万亿元用于保障房建设。尽管3万亿元的年度
2024-09-01 10:09:00
陶玲:强大的货币应当具有“稳定”“好用”特征
...融强国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包括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陶玲在接受《中国金融》采访时指出,强大的货币应当具有“稳定”、“好用”特征:“稳
2024-05-30 10:38:00
大国印钞史:300万亿历史性时刻
...、逻辑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本文逻辑一、商业银行熄火,中央银行放水二、地方政府熄火,中央政府扩表三、通货膨胀熄火,货币债务加码【正文6500字,阅读时间15\',感谢分享】01商
2024-03-20 11:52:00
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支持稳增长,开展工作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字货币化。下阶段,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会计标准,充实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资本,实施审慎的资产损失拨备制度,实现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进而保障人民银行依法履职,实现币值稳定和
2023-02-25 00:24:00
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办法发布 五种情况不予开户
中新经纬7月7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7日消息,为规范中央银行存款账户服务和管理,提高央行货币结算服务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可获得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办法》
2023-07-07 17:2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