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认识10年的朋友阿欢跟我抱怨,后悔结婚。
问题来源于公婆。
公婆都是农村的小学老师,原以为,再怎么样,至少也有一些新思想。
不成想,结婚之后深入相处,才感受到,知识和思想,是两回事。
尤其是婆婆,是个特别讲究男尊女卑的女性,而公公对婆婆,从来都是一呼二炸,不知道温柔的说话,婆婆对公公这一点,似乎特别受用,几乎没有怀疑过公公的态度有问题。
阿欢说:“长辈的婚姻关系如何相处,按理说,晚辈是没有理由去诟病的,但是他们的婚姻关系和观念,直接影响了我和老公的关系。”
她指的是,这几个月,在乡下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婆给她进行了“洗脑式”的观念渗透:
“女人的责任,就是照顾好男人。”
“男人没动筷子之后,女人就不能动。”
“一个女人,每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哪里像个家庭妇女。”
更让她气愤的是,没回老之前,老公懒是懒了点,也有些大男子主义,但甚至属于“可改造范围”,一回到老家,完全是公公的翻版,除了没有大呼小叫之外。
阿欢表示,真是后悔,当初结婚前,没有听父母的话,要多接触男方的父母。
简·奥斯汀说过:“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
深以为然。
想要知道这个人,是否能够共渡余生,考察对方的父母,必不可少。
01。
在某论坛上看过一个提问:结婚前,要不要看家境?
提问者也说明了,这里的“家境”,不是对方家庭的物质条件,而是对方的生活背景、父母性格、教育观念等。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
家境和人品一样重要。决定着婚姻的深度和宽度。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绝对是两个家庭的事。既便父母不插手子女的婚姻,父母的婚姻态度,也会渗透到子女的内心,在无形之中,让子女延续到自己的婚姻中。
所以,家境中,看父母的父母观念,等同于,看到婚姻中对方未来的样子。
有个朋友,和老公闪婚,在认识100天的时候,领证结婚。
朋友的父母复在女儿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嫁了,气得大半年没跟女儿说话。
事实上,比起父母不理她,更让她痛苦的是婚后的生活。
结婚之前,由于太注重两个人的感觉,而忽略了婚姻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
他们的结合,没有房子、车子、彩礼的矛盾,既便男方有条件拿出这些,但朋友压根就没提,两人悄悄领证之后,只是出去玩了一趟,连婚纱照、喜酒都没办。
结婚之后,顺应男方的要求,和公婆一起住,说是他们家族的传统。而他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想陪在父母身边。
没有任何经验的朋友,少了父母的指点,一心被“爱”冲昏了头脑,以为老公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殊不知,和公婆一起住之后,才知道,公公和婆婆结婚几十年,从未进过家里的厨房,连一杯水都没给婆婆倒过,总是婆婆把一日三餐送到餐桌上,并帮公公把饭盛好,酒倒好。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朋友认为,婆婆是个好婆婆,话不多,只埋头干活,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但她脸上很少有笑容,更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而她老公,无疑是公公的翻版。
不洗碗、不做家务,牙膏、衣服都要搭配好送到手上。
滑稽的是,结婚只用了100天,而想离婚,不到10天。她警告老公,不改掉坏毛病,就离婚。
可是,离婚哪里那么容易。老公改造不成,她又遇上怀疑了。
回娘家没面子,留在婆家没意思。现在孩子都1岁多了,两个人三天两头的闹。
结婚,看上去,是两个人拿上户口,花上几块钱,就成了夫妻。
其实,嫁给一个人,相当于嫁给了他的原生家庭。
而结婚前,多去看看他的父母,其实,也是在预演你的婚姻。
看他父母相处的样子,再想像一下,与丈夫和你这样相处,是否能接受;看看他的兄弟姐妹,相处得是否和谐,从中看到他们对待亲情的样子,是不是有边界感;看看他们整个家庭为人处事的方式,就能知道,你和他们家的三观是否一致。
02。
曾接过一个读者的讲述:
女人和老公结婚20年,男人心里,似乎永远装着股气,每天开口闭口都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怨怼。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男人成长的家庭。
男人出生在一个家庭关系极差的环境中。
父母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几乎生活中的任何大小事情,都能成为他们吵架的导火线。
结婚之前,男人曾对女人发誓,特别恨父母,也绝不会再和父母一样,一定要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
可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往往是越逃离,越桎梏。
婚后的男人,总有发不完的脾气,就像个孩子似的,稍有不顺,就怨天怨地、怨父母,而事情过后,他又开始后悔莫及,发誓下次一定改正,循环往复。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思维方式,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我们成年后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里,都可以照见自己和父母一样的面容。”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世袭制的。
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都会像刻录机一样,深深的印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想要摆脱这种认识,需要长久的自我察觉和强大的内心,而原生家庭不健康的孩子,内心又总是脆弱的。
在婚姻中,遇到一个原生家庭健康的孩子,是一生的幸运。
因为,他们见过世间最好的感受,感受过世间最美的爱,更懂得如何爱已和爱人。
从前结婚时,都懂得要求门当户对,但多数人只知道,在物质经济方面要能配得上对,然而,精神上的合拍,才是婚姻长久的根本。
因为钱可以通过共同努力得到,但是思想上、思维上的一致,则需要经年累月的磨练和感染,这件事,却又往往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早已完成,结婚之后,也只不过是对过往的延续。
所以说,在婚前考察家境时,如果觉得不合适,一定要谨慎。
03。
在《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和冷清秋可谓是王子爱上灰姑娘的小说版。
伊始。金燕西为了找到冷清秋,不惜花重金,寻遍金京,一定要找到那个梳辫子的姑娘。
为了她,他去学校当老师;为了她,他在她家隔壁租了房子;为了她,不学无术的他,学习写诗,办诗社。
为了她,他让葡萄树上结满了百合花;为了她,他一改往日的浪荡不羁。
然而,他们的婚姻,一早就有了定数。就像葡萄树上,是不可能开出真正的百合花一样,既便开了,也只不过是人为的假象,内里的不同,始终无法融合。
从表面上看,金燕西爱冷清秋,金燕西的父母亦是开明,金燕西的兄弟姐妹,也算热情和善,冷清秋虽然性子孤冷,但她也懂事明理,从大方向可以融入这个家庭。
但是,他们骨子里,对婚姻、对生活的态度,却是格格不入的。
冷清秋向往自给自足,又带一点浪漫色彩的日子,还有一点小女人的矜持和娇贵,不愿去讨好他人;而金燕西出门名贵,家庭条件决定,他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喜欢过轻松自在的日子,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声色犬马,不喜欢生活中,时常带着压抑和压力。
当两个人的婚姻走到尽头时,金燕西对冷清秋说:“你全身上下,哪一样不是金家的。”
或许,说这句话时,金燕西很生气,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去侮辱冷清秋,“报复”冷清秋的冷和傲,实际上,越是生气,说出来的话,越能代表心底里最真实的那个人。
在金燕西的骨子里,他口口声声尊重女性,但他内心深处,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女性。
亦舒说:“在婚姻面前,爱情太渺小,真正的阻力并非他人的压力和低看,那是流淌在骨子里的基因,敏感,脆弱。”
相爱容易,相处难。
婚姻能不能走远,看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就知道。
人生如棋,婚姻更像下棋。只有品级相似的人,才能将棋局越下越长。
04。
情商大师蔡康永说过:“我印象中的门当户对包括了自身教育阶级、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后彼此交换的话题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夫妻越走越远。”
两个相似的家庭,幸福不一定会幸福;两个差距太大的家庭,婚姻一定不幸福。
爱上一个人很容易,但是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去接受一个人的前世今生,却是很难的。
两个人的思维习惯、思想观念,就像一条深深的沟壑,难以逾越。
嫁给一个人,只需一点勇气;但成就一段婚姻,则需要两个人的全力以赴。
人生那么可贵,何必自找麻烦。
结婚之前,请一定慢一点,多看看对方的家庭,找一个相同的人,让自己在幸福的路上,更轻松一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8:45: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