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王印明
(一)清晨,推开门。满目翠绿,鸟儿轻唱。远处的庄稼,近处的池塘,互相映衬,绿意浓浓。
一场春雨,就把时光送进了农历三月,把乡村送进了最清新的时节,空气清爽,春意浓郁,正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母亲看看天色,掩饰不住喜悦,说:三月三,赶会哟。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赶会,是勉县新街子人在春天里最为隆重的一种生活仪式,像山溪水一样源远流长,不亚于盛况空前的油菜花节。
此时,已过清明,临近谷雨,风和日丽,万物生长,深居山村的乡亲们涌向山野集镇、涌向大街小巷,满脸幸福的表情。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满面春风,络绎不绝,去赴一场春天的重大盛会,去叫醒一年的农事,也布局一年的好收成。
(二)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记忆里,三月三赶会,远远地就听到吆喝声、喊叫声、叫卖声、嬉笑声,这是集会应有的特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乡亲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往往只是提几斤木耳,或者带一筐椿芽,再换回一袋种子,或者一两件农具,安顿即将到来的农忙所需,就心满意足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新街子位于勉县与汉中之间,北依秦岭,南临汉江,老川陕公路穿街而过,这里便成为最繁华的地段。街道两边的小商铺、小饭店、照相馆、理发店,敞开胸怀恭候着他们,所以就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派火热景象。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便是农副土特产交易的集散地。平日里,集市没有什么特别,但每逢农历三月三,各地客商蜂拥而至,唱大戏、耍杂技的也赶来凑热闹。
(三)赶会的路上,道路两旁,小麦抽穗,油菜结荚,要不了多少时日就是“三夏”,因而,买农具的着实不少,如尖担、簸箕、耙子、扫帚、犁辕、镰刀、斧头、锯子等等,看中了便付钱,总之,只要遂了心愿,心里比蜜还甜。
庄稼人赶农时,不在乎风雨,活急了冒雨也得干呀,因此,赶会时都记得买几顶斗笠,这是庄户人家必备工具,既能遮雨,又能遮太阳。集市上,牛牙子比较吃香,来回穿梭,介绍生意,他们通过袖筒子里的交易,把事情做成了,会互敬一支烟,以示庆贺。遇到好客者,还约在一起,来一盘花生米,喝几杯散酒,谈谈新闻,聊聊农事。
父亲最喜欢镰刀,也比较识货,用指甲在刀刃上轻轻一弹,就能断定钢火好孬,这是时光磨炼的结果。每年春秋农闲,父亲白天上山割竹子,晚上连夜用竹篾编成草兜,到集市上换回家里的零花钱,还会提前为我们积攒学费。如今,日子好过了,父亲却不在了,那手艺也没人继承了,就像现在许多工匠艺人一样,丢失了传统的手艺。
(四)大人们赶会,小孩也常去凑热闹。
那时,学校要放上一两天假,让我们去赶会。父母虽然日子过得苦,但这赶会,似乎比春节更隆重,无论如何要给一两块钱,以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其实,小孩子赶会,无非是看热闹,买个喜欢的玩具,尝一下自己爱吃的东西。我最喜欢玩具,但不贪图多,有一种称为“哇呜子”的小玩具,是用泥巴捏成小动物形态,烧制而成的,比较廉价,买一个只花两分钱。
小孩子爱热闹,嘴更馋。
人没有到集市,各种特色饮食独有的风味就扑面而来,让人口舌生津,不住地咽口水。可钱在我手里捏出了汗,总舍不得花。那时,我还小,最终还是没有抵御火烧馍的诱惑,拉扯着母亲的衣角,暗示着自己的想法。
天下哪个母亲不懂自己孩子的心思。母亲自然满足了我的心愿。然而,当我接过黄灿灿的火烧馍,却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包起来,根本舍不得着急火燎地咀嚼。母亲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便知道是要带回去和弟弟妹妹分享。平时节俭的母亲,却出奇地大方,从兜子再掏出一毛钱,又买了一个火烧馍,并且立即掰下一块,让我先尝为快。
那种酥脆清香的味道,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五)“三月三,赶会去”,那一经脱口而出的招呼,不含杂念不含功利,甚至想都不用想,乡亲们就能结伴同行一路说说笑笑,满是心甘情愿满心欢喜。
“三月三,赶会去”,那乡村里的春日盛事,是童年里的春日烙印,那是年年如春草又绿的我的生命之根,一年又一年在春风里鲜活在春风里热闹非凡!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温暖的记忆。我知道“三月三,赶会去”对于我来说,已不是只去看个热闹了,那已是根植于生活深处里最温暖最醇厚的乡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