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8月以来,在中美博弈持续升级之际,中印边境再起波澜。为了定下中印大局,腾出手来集中解决最主要的外部威胁,本着和平对话、解决矛盾的初衷,解放军与印军代表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举行了第十九轮军长级会谈。长达17小时的会谈,中方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然而,印度方面并没有彻底放弃“前进政策”,对中国的敌视态度也从未改变。
近日,在所谓的“拉达克地区”,印度陆军高调测试由波兰制造的“战友”巡飞弹,再结合此前印度军方大规模列装无人机的动态。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在边境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与威慑力度依然在持续加强。
首先来说“战友”巡飞弹,这是由波兰设计和开发的,目前在波兰、阿联酋、乌克兰、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军队中服役。从基本参数来看,其翼展为1.6米,机身长1.1米,最大起飞重量5.7公斤,巡航时速为80公里/时,最大速度150公里/时,最大航程为30公里。
印度陆军在采购“战友”巡飞弹后,专门将其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进行测试,其目的不言而喻。印度媒体甚至还大肆炒作,扬言印度军方通过卫星侦察到解放军在边境阿克赛钦地区修建了“秘密隧道”,里面建有弹药库和指挥所。按理说,波兰的“战友”巡飞弹可以兼容多种弹头,除了用于侦察之外,还能换装高爆弹头、穿甲弹头、高爆燃烧弹头等,的确可以用来打击纵深隐藏目标。但从印度公布的测试结果来看,“战友”巡飞弹并不适应高原作战需求。
一方面,它的视距内操作半径仅有30公里,因此无法实现超视距作战,操作员需要实时操控,直接将自身置于对手火力打击范围内。甚至,目前测试结果显示,“战友”根本无法适应高海拔地区,只能在150-300米低海拔地区保证操作的稳定性。虽然说“战友”存在一系列短板,但印度军方依然对其寄予厚望。因为按照印度军方的计划,在打造ISR平台方面,未来“战友”将与无人机成为侦察、监视与情报收集系统的中坚力量。无人机在侦察、打击领域的作战效果,在俄乌冲突期间得到全面展现。
印度近年来也持续加大了无人机的研发和采购力度。其中,印度陆军就装备了以色列的“哈比”自杀无人机。当然,在最先进的察打一体化无人机方面,印度的研发水平远远不如中美两大国,其本土塔塔公司只是研发了一款垂直起降无人机。此前,印度还颁布了禁令,禁止军方从中国引进无人机和零部件,在本国军工研发缓步推进的前提下,印度自然需要另辟蹊径,“战友”巡飞弹和无人机的组合,就是一个方案。
未来,印度军方极有可能将“战友”巡飞弹与无人机进行搭配组合。除了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炮兵校射等常规任务之外,在战术侦察方面,无人机将承担高空监视和战场评估任务。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打击目标,印军将动用巡飞弹实现饱和打击。因此,此次测试,也决定了未来印度是否会引进或自产更多的巡飞弹。
在不久前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专门围绕中印关系交换了意见。对于中印交往以及中印之间存在的矛盾,中方已经多次明确态度:边界问题只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印友好交往的阻碍,中国对于发展双边关系,一直坚持和平与友好协商的态度。
然而,印度始终不放弃“前进政策”,野心勃勃地觊觎中国的合法领土,“大国梦”不断膨胀。尤其是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外长会即将开启之际,印度再次露出了獠牙。对于这个不安分的“大白象”,解放军是该敲山震虎,做好“24小时打印准备”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