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我国大洋钻探岩心库建成投用
由青岛海地所建设,保存海洋地质实物样品80237件
大洋钻探岩心库内部场景。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文/图
本报4月21日讯 一个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保存海洋地质实物样品80237件的存储库,只需2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在中控室,工作人员按下指令后,存储库里的智能机器人即可按照预定路线自动完成样品的出入库等操作。这里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海地所”)大洋钻探岩心库,该库全面对标国际三大岩心库建设,突出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于2021年12月开启试运行,目前已全面投用,标志着我国建成自己的大洋钻探岩心库。
走进大洋钻探岩心库,墙壁上“探寻蓝色海洋,开发深海宝藏”的蓝色标语格外醒目。“从深海开采出来的岩心,是开展海洋研究的重要材料,是探究海洋环境演化、解读地球内部奥秘的‘档案室’。”海地所海洋基础地质室副主任梅西说,大洋钻探岩心库通过保存岩心等样品建立起“海洋藏宝阁”,为开展岩心共享、岩心分析、岩心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建设伊始,大洋钻探岩心库就对标一流。“大洋科学钻探计划实施50余年来,获取的岩心总长度超40万米,主要保存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岩芯库中。”海地所深海地质与矿产室正高级工程师胡刚介绍,大洋钻探岩心库在仓储规模、温控系统等方面全面对标国际三大岩心库,建设面积6800平方米,能够支撑未来30年我国获取的岩心样品保存需求。其中,常温库可存储岩心约20万米;低温库可存储岩心约125000米。同时,低温库实行模块化分区管理,能够智能精确控温,是我国首家单货柜独立智能控温模式的0-4度库。
“大洋钻探岩心库拥有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岩心存储系统,样品出入库、二次取样观察均由智能机器人进行搬运,节省人力。”胡刚补充说,该库还配备了最先进的岩心切割磨片制片、岩心多参数扫描等设备,在岩心检测分析能力、成果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存储岩心等海洋地质实物样品80237件,覆盖中国管辖海域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大洋钻探岩心库的建成,展现了我国经略海洋的深入。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已实现主船体贯通,建成后将交付海地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管理运行。专家表示,大洋钻探岩心库与大洋钻探船相辅相成,是我国加快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的有力例证,将打破发达国家主导大洋科学钻探计划的局面,推动我国大洋钻探从跟跑到领跑转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