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只有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感受讲好百姓故事,才能让新闻作品传导‘时代温度’。”11月29日,上海解放日报社视觉中心记者、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卢芳明在2024贵州报刊创新发展大会进行主旨演讲《让新闻作品传导“时代温度”——解放日报专题视频探路》。
上海解放日报社视觉中心记者、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卢芳明作主旨演讲
演讲中,卢芳明以解放日报《百姓话思想》系列短视频创作实践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百姓语言讲述城市故事,让百姓成为最真实、最贴切的叙述者,以小见大,实现新闻短视频思想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新闻短视频是传统新闻实践与以网络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实践融合下的产物。“传统新闻实践主要由专业力量生产,且偏重选择宏大主题。移动互联网端的短视频内容主要来源于民间,并以生活主题为重点。很多新闻短视频在实践中选择专注于其中一端,或接地气、或重说理,都有各自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卢芳明说。
如何让百姓主体与专业力量实现有效结合?卢芳明认为,结合传统新闻实践与网络短视频特征,通过新闻短视频形式,在保证百姓主体性、挖掘百姓故事的前提下,通过专业力量的介人,充分体现宏大主题思想与报道的整体性,从而兼顾感性与理性、生动与深刻。
在卢芳明看来,视频能够承载的信息超越了文本本身。在叙述者叙事时,文本的表达方式可以成为信息,如叙述者的语气、表情和情绪等;叙述者与环境的互动也可以成为信息,如叙述者所处的场景和对环境带来的变化等。
“让新闻作品传导‘时代温度’,在于挖掘和呈现人民的真切意识和感受,组织起报道的整体性与思想性,是主流媒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探索新媒介传播手段与主流思想结合的可行路径之一,为主流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在守正创新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有益思路。”卢芳明说。
卢芳明表示,在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中,“百姓叙事”的模式成为主流媒体探索新媒介传播手段与主流思想结合的可行路径之一,为主流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在守正创新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有益思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吴兵
视频/周旺泽 王华
图/张丽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