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君剑
近日俄卫星社报道,顿涅茨克当地已经开始组建绰号“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志愿营”,和以往不一样的是,新建立的“志愿营”主力基本上都是由乌军士兵组成的,因此也被称为“乌克兰营”。
(资料图:马里乌波尔投降的“亚速营”士兵成员)
媒体报道显示,目前已经有大约200名乌军战俘主动请缨,要求成为“志愿营”的作战人员,其中甚至包括乌克兰国民警卫队高级官员,这些乌军士兵将掉转枪口,朝着基辅开火。该“志愿营”的指挥官安德烈·季先科,原来也是负责开乌克兰坦克的车长,据他表示,这个“志愿营”目前已经有70人左右,并且有95%的士兵都是乌克兰人,这些乌克兰士兵是有实战经验的,他们将会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有一对乌克兰父子在战俘营重逢,他们还一起加入了这个“志愿营”。
(乌军部队)
为了吸收乌克兰士兵“为俄而战”,俄罗斯设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这些乌军战俘需要经过道德等方面的审核,确保他们不会有“犯罪行为”。而在之后,俄罗斯会给他们提供公平的生存条件,他们不会遭受其他俄军部队的“霸凌”,并且享受与俄军一样的待遇,包括合格的生活环境,以及一样的合同和培训待遇。另外,这些士兵还获得了俄罗斯公民身份,他们有俄罗斯护照,还可以享受相同待遇的薪资待遇和社会福利保障。
(俄军士兵)
可见,俄罗斯在对待战俘方面确实十分客气,这也是许多乌军士兵主动“投诚”的原因所在。而俄罗斯将这个“乌克兰营”命名为“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也是有其深意的。因为这是乌克兰一位民族领袖的名字,在1648年到1654年,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主导哥萨克部队席卷乌克兰,攻陷基辅,并迫使波兰签署协议,同意乌克兰进入自治模式。之后经过反复战事,他最终联合俄罗斯,促成俄乌合并,并在俄波之战中率兵攻入波兰。
(赫梅利尼茨基与沙皇俄国会盟)
因此,俄军用乌克兰民族领袖的名字来命名“乌克兰营”,是有多层意思的。第一俄罗斯希望焕发这个营的士气,也是对这些乌克兰战俘的尊重;第二俄罗斯希望“乌克兰营”能够发挥类似的作用,“进军基辅”;第三,俄罗斯这也是在搞“舆论战”,这将对乌军产生影响;第四,俄罗斯也是在警告波兰等北约成员国,尤其是波兰,一直试图染指乌克兰战场,但在俄罗斯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
(波兰对乌克兰战场的干预很大)
而乌军士兵主动请缨加入俄军“乌克兰营”,实际上也反映出乌军目前存在的军心不稳、士气低迷的问题。尤其在基辅强行征召的情况下,许多乌军士兵甚至认为“入俄”才是唯一的活路。他们宁愿相信俄罗斯,也不愿相信乌克兰,这也是基辅目前面对的问题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1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