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12年9月25日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
它的横空出世
开启了人民海军
波澜壮阔的航母时代
巨舰擎梦,使命向深蓝
国之重器,更是国之底气
今天是辽宁舰11周岁生日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星辰大海
细数辽宁舰成长的航迹
这些高光时刻
勾勒出航母编队不断延伸的航迹
2011年
辽宁舰终于迎来历史性的一刻
2011年7月27日下午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
正式对外宣布
“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
废旧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
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瓦良格”号航母的改建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航母发展之路
从这一天起
“瓦良格”号的一举一动
都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从这一天起
中国航母建设发展的故事
有了世界“观众”
2012年9月25日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
正式交付海军
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
舷号为“16”
从这一天开始
我国有了自己的航母
海军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2012年10月30日上午
中国海军辽宁舰
完成了自加入海军以来的首次试航
这次试航历时18天,并未搭载舰载机
2012年11月23日
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
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
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
飞行关键技术
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从这天起
中国海军辽宁舰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拥有了舰载机起降能力
2013年11月28日
辽宁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
2015年7月
辽宁舰首次组织实弹射击
取得全部命中的好成绩
2016年年末
辽宁舰首次前出第一岛链
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
2017年7月7日
辽宁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参加香港回归祖国
暨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
2017年
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完成夜间起降
辽宁舰编队初步具备形成全天候作战的能力
朝实战化能力形成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8年4月12日
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
这是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
辽宁舰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2019年4月23日
辽宁舰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海上阅兵活动中接受检阅
2021年4月
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训练
2022年5月
辽宁舰航母编队
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化训练
……
这些英雄
为中国航母事业加力奋飞
陈绍宽
“中国航母第一人”
1928年,陈绍宽撰写
《条陈扩充海军呈文》提到
“兹拟以最低限度
请添......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
成为中国提出建造航母第一人
1943年,陈绍宽代表国民政府海军部
提出海军建设规划
全国沿海共设置20艘航母
每艘造价18亿元,打造航母集群
1945年,陈绍宽制定《海军分防计划》
为使更多人接受方案
将拥有航母的数量从20艘减为12艘
在国民党高层“嘴炮拖延战术”下
陈绍宽的航母计划无一落实
1947年,陈绍宽拒绝内战
以死相拒赴台“邀约”:
“如一定让我飞往台湾,
只好从飞机上跃下,
葬身闽海波涛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
陈绍宽曾任福建省副省长等职务
据其私人秘书回忆
后半生里关于航母梦,陈绍宽只字未提
1969年陈绍宽病逝,终年80岁
刘华清
人民海军司令员
1980年"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将军
首登美国航母
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
年迈的将军踮起脚尖、前倾上身
渴望地看向美军航母上的装备
回国之后
刘华清在考察报告中再次提及
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航母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1970年
刘华清组织第一次航母专题论证
上报相关工程方案
1975年
他撰写《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
提出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常规动力航母
1982年之后
他任职海军司令员
一手推动了航母的前期论证与预研工作
1987年
他再一次汇报
将航母列为海军未来装备规划的关键
罗阳
歼-15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
面对西方列强的航空母舰
在我国南海耀武扬威
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攻关
使歼-15在辽宁舰上稳稳地起降
然而在百年未竟的航母梦实现之时
他却永远倒下了
......
张超
舰载机飞行员
2016年4月27日
张超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祖国的广袤蓝天
那天
舰载机飞行员张超驾驶战机
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12时59分许
操纵系统突然失灵
机头急速上仰飞离地面
4.4秒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眨眼的功夫
但在千钧一发之际
跳伞求生却足矣
张超放弃了这宝贵的4.4秒
选择了继续推动操纵杆
力争保住飞机
几秒后,他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战友们用颤抖的手抱起血肉模糊的他
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是不是要死了,再也飞不了了……”
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的开创史上
留下了第一位英烈的名字
2019年
张超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这些新时代“航母人”
见证人民海军挺进深蓝
朱悦萌
是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舰员
因一段在辽宁舰上
向外军舰机喊话的视频
备受关注
今年3月
她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
出现在代表通道上
这些年
朱悦萌随辽宁舰一路“走南闯北”
见识了波澜壮阔的世界
亲历了很多载入史册的时刻
有关航母人的日常
朱悦萌用一组数字来呈现
连续30天不用手机
在50℃高温
湿度达到70%的环境下工作……
这些数字汇聚着航母人平凡的力量
也见证、创造了
中国航母事业的一个个“第一次”!
如今的辽宁舰
一出海就是浩浩荡荡的航母编队
朱悦萌已陪伴辽宁舰8年多
见证了这艘大船
从0到1战斗力拉满的非凡跨越
于海,于洋
是辽宁舰上的一对双胞胎兄弟
兄弟俩虽然岗位不同
但他们逐梦的脚步却是同样坚定
兄弟俩不仅仅是名字与大海结缘
他们从小就受到
曾在舰艇部队服役的父亲影响
励志在父亲奋斗过的大海上
留下自己的青春航迹
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
2018年,兄弟俩一起入伍
后被同时分配到辽宁舰
一个成为锅炉兵
一个成为补给兵
兄弟俩在辽宁舰上放飞梦想
驶向更远更深的海洋
刘咪咪
辽宁舰女兵
上舰两年多就有了绿、白、蓝、黄
4件不同颜色的甲板识别服
刚来辽宁舰时,作为信号员
刘咪咪穿的是绿色识别服
之后,负责保障歼-15飞行训练模拟器
她穿上白色识别服
蓝色的识别服
陪伴刘咪咪第一次走上飞行甲板
到一线保障战机起降
当时,她是第一批
通过系留课目考核的女系留员
当系留员快一年后
刘咪咪被选为
直升机引导员的培养对象
“战衣”颜色换成黄色
她的梦想是集齐7种颜色的识别服
用不同的方式陪伴辽宁舰
走向下一个高光时刻
……
有人在甲板上搏击风浪
也有人在电机轰鸣的深舱里默默奉献
航母人接续奋斗
把青春和梦想融入强军事业!
11年间
我们不仅见证了辽宁舰一步步走向深蓝
还见证了它从单舰到编队
从试验训练到备战打仗
一路风雨一路前行
在挺进深蓝的征途上
对于人民海军来说
航母不仅仅是一艘舰
更是一个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个必须完成的梦想
今天
祝辽宁舰生日快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