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脱贫户种桑养蚕培养3名大学生
苏昌选
天峨县更新乡有这样一对夫妻,依靠党和国家脱贫政策发展种桑养蚕,不仅让家庭于2018年脱贫摘帽,还培育了3名大学生,他们就是冉光和和张春银。
冉光和是该县更新乡上福村丁耐屯的脱贫户,家里共有5口人,2个劳动力,除了偶尔外出打零工,他们年复一年种植玉米、水稻、红薯之类的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差。为此,小孩上学成了他们家致贫的主要原因。2016年初,在该村开展种桑养蚕工作例行检查时,帮扶干部韦永星发现冉光和的家庭情况后,结合他家和周边土地资源情况,认为冉光和家适合发展种桑养蚕,于是就开始做动员工作。
一开始,冉光和不同意种桑养蚕,韦永星就利用晚上时间到他家做思想工作。他从国家惠农政策、扶贫政策到天峨县针对贫困户实施的各项扶贫措施讲起,与冉光和一同商量要如何种桑养蚕。不仅如此,韦永星还帮助他协调土地来种植桑苗,申请蚕房建设补助资金,并联系技术员为他提供技术指导。最终,冉光和决定放手试一试。2018年,冉光和一家通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实现了脱贫。
靠种桑养蚕脱贫的冉光和夫妇,决定扩大桑园面积,从开始的5亩,慢慢发展到现在的20亩,养蚕收入越来越好。
冉光和和张春银育有3个孩子,大女儿冉秋玉,毕业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就职于金城江区幼儿园;二女儿冉静星即将毕业于辽宁省大连市服装设计学院,儿子冉景杰就读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鹿寨分院。一个脱贫户以养蚕收入供养了3名大学生,成了当地流传的佳话。
“今年第一批我养了4张,收入1.24万元,第二批养3张半,收入1.08万元……”有了政府的扶持,冉光和夫妇对于种桑养蚕信心满满。
“如果不给孩子们读书,他们就会像我们一样,没有文化、没有技能,一辈子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去读书。”冉光和感慨地说。
冉光和的大女儿冉秋玉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们可能早就不能读书了。我们一定珍惜机会,好好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报答父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