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类人神经网络再进一步!DeepMind最新50页论文提出AligNet框架:用层次化视觉概念「对齐」人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9-23 10:00:00 来源:新智元

类人神经网络再进一步!DeepMind最新50页论文提出AligNet框架:用层次化视觉概念「对齐」人类

【新智元导读】DeepMind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框架AligNet,通过模拟人类判断来训练教师模型,并将类人结构迁移到预训练的视觉基础模型中,从而提高模型在多种任务上的表现,增强了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为实现更类人的人工智能系统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如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但即便是最强大的模型,也经常会在那些,对于人类说非常简单的case上折戟。

人类感知对环境变化具有鲁棒性,并能在不同的视觉设置中泛化,相比之下,对于深度学习模型来说,如果训练和测试数据集之间的分布发生偏移,其性能往往会急剧下降。

人类在判断视觉相似性时往往能够很好地校准自己的判断,即人类对某个问题的确定性往往与预测准确率成正比,而AI系统则过于自信,即使在预测错误时也表现出高度的确定性。

所以说,在真正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之前,深度学习模型和人类之间仍然存在诸多差异需要调和、对齐。

值得思考的是,神经网络训练和人类学习在根本上有所不同,其无法像人类一样稳健地泛化,是否是因为其底层表征的相似性的问题?现代学习系统要表现出更像人类的行为,还缺少什么?深度学习模型在概念层次结构的各个层次上缺乏这种全局组织,是否可能导致了这些模型的前述弱点?

最近,DeepMind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一篇长达50页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可能导致AI模型与人类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人类概念知识是从精细到粗尺度进行分层组织的,而深度学习模型表征无法捕捉到人类感知的多层次概念结构。

类人神经网络再进一步!DeepMind最新50页论文提出AligNet框架:用层次化视觉概念「对齐」人类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9.06509

虽然说模型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局部视觉和语义特征(例如,不同犬种的纹理或颜色)进行编码,共享实体之间的人类感知相似性结构,但对于在视觉和语义上更为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全局关系(例如,狗和鱼都是有生命的,但在视觉上根本不相似)的建模则远没有那么系统化。

然而,人类的神经表示是由全局特征(如生命性)组织起来的,并且在多个更细的尺度上捕捉微妙的语义关系。

为了解决这种不一致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通过模拟大量类似人类的相似性判断数据集,来提高模型与人类的对齐度。

首先训练一个教师模型来模仿人类的判断,然后将这种类人的结构(human-link structure)表征迁移到预训练后的视觉基础模型中,从而使这些与人类对齐的模型在包括一个新的跨越多个语义抽象层次的人类判断数据集在内的一系列相似性任务中,更准确地近似人类的行为和不确定性。

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各种机器学习任务上表现更好,提高了泛化性和分布外的鲁棒性,此外,将额外的人类知识注入神经网络后,学习到的表征更符合人类认知,也更实用,为更强大、可解释和类人的AI系统铺平了道路。

此外,文中还提供了一套开源的视觉模型,通过软对齐编码了分层的人类知识,其普遍意义在于使科学、医学和工业能够使用更类人和鲁棒的视觉模型进行下游应用,任何研究人员或从业者都可以无限制地使用。

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主要差异,而且还提出了一种可能对实现类似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至关重要的原则,即关注人类知识中的多分辨率关系结构。

AligNet框架

类人神经网络再进一步!DeepMind最新50页论文提出AligNet框架:用层次化视觉概念「对齐」人类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仿射变换来对齐神经网络模型表示与人类在三元组异类任务中的语义判断,利用THINGS数据集开发了一个人类判断的教师模型;

与此同时,通过保持模型的局部表征结构来规范对齐过程,并额外利用人类恢复的不确定性度量来改善模型校准。

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ImageNet,将其潜在表示聚类到语义上有意义的类别,从而能够生成大量的语义相似性三元组,研究人员将该数据集称为AligNet。

为了将这种精心构造的类人相似性结构信息迁移到预训练的神经网络基础模型中,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基于Kullback-Leibler散度的新目标函数,将语义信息蒸馏到一个学生视觉基础模型(VFM)中。

实验结果

类人神经网络再进一步!DeepMind最新50页论文提出AligNet框架:用层次化视觉概念「对齐」人类

为了验证AligNet框架的有效性,即是否有助于提高模型与人类之间的对齐度,研究人员验证了模型在THINGS三元组异类(triplet odd-one-out )数据上的表现接近人类噪声上限的66.67%。在对教师模型表示应用不确定性蒸馏优化后,可以观察到在THINGS数据中的所有三元组中,三元组异类响应与人类响应的一致性达到了61.7%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模型生成的三元组异类响应数据上微调视觉基础模型后,所有模型的表现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无论预训练任务和用于训练基础模型的目标函数是什么,或是其他认知相似性任务和相似性度量方式,软对齐技术都能够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使模型的行为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

为了验证软对齐技术是否能够使模型的内部表示更好地反映人类概念知识的层次结构,研究人员利用众包方式收集了一个全新的人类语义判断评估数据集Levels,设计了三种不同难度级别的三元组异类任务,包括需要在大类别间判断异类的全局粗粒度语义任务,需要在相同类别内识别微妙差异的局部细粒度语义任务,以及测试识别不同类别边界的能力的类别边界任务。

实验结果正如预期,研究人员发现模型在预测涉及视觉或语义重叠较少的实体之间关系(即更抽象的)时表现最差。

类人神经网络再进一步!DeepMind最新50页论文提出AligNet框架:用层次化视觉概念「对齐」人类

软对齐技术也能显著改变了模型的内部表示,使其在对齐后更加相似,更好地反映了人类对语义类别层次结构的理解。

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模型在对齐过程中生成的标签更贴近人类的判断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处理更抽象的类别层次时;其次,用于生成三元组的聚类过程也考虑了这种层次结构,倾向于将来自相同下位或基本级别类别的图像配对,而将来自不同基本级别或上位类别的图像作为异类项。

因此,软对齐不仅在聚类过程中,也在标记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嵌入了全局结构,从而提高了模型的一致性和类人行为。

研究人员还探讨了软对齐技术如何影响模型在机器学习任务中的泛化能力和面对未知分布数据时的鲁棒性。

为了评估模型表示的质量,首先固定神经网络模型的权重,并在这些固定权重之上训练一个线性分类器,而不是对整个模型进行训练或微调,从而可以更直接地评估模型的内部表示,而不受模型其他部分的影响。

研究者们特别关注了模型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单次分类任务,考验了模型在只有极少量样本的情况下对新类别的识别能力;分布偏移,即模型在面对与训练数据分布不同的数据时的表现;以及分布外鲁棒性,即模型在面对完全未知类型的数据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结果显示,将人类和神经网络模型的表示对齐有助于更好地泛化、转移到新任务和数据上,并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即对齐对于实际改善深度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该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工与自然智能之间的关键差异,实验结果也展示了对齐模型和人类的原则,即专注于人类知识的多分辨率关系结构,可能对于解决实现类人AI的更一般问题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超低功耗类脑芯片问世,中国团队研发出毫瓦级Speck系统
...类大脑看作是一个 AI 系统,能够运行极其繁杂和庞大的神经网络,但其总功耗仅为 20W 左右,功耗远小于现有的 AI 系统。人脑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这主要得益于人脑拥有高效的能
2024-06-04 11:57:00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低功耗类脑神经形态系统级芯片
...者李国齐研究员介绍说,人脑能够运行非常复杂且庞大的神经网络,总功耗却仅为20瓦,远小于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因此,在算力比拼加速,能耗日益攀升的今日,借鉴人脑的低功耗特性发展新
2024-06-01 20:49:00
比人工智能更可怕的是……
...现在还非常活跃,经常出来谈话。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卷积神经网络,这两人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本·吉奥共同获得了2018年的图灵奖。 2. 数学原理说了这么多历史和人物,计算机到
2023-08-12 13:56:00
...们说,三个资料库框架都使用神经符号方法——一种结合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结构。神经网络就是采用经典的类似程序的逻辑方法,模仿人类大脑结构的机器学习算法集合。编码更加智能大语言模型
2024-06-12 18:15:00
科学家为脉冲神经网络引入新架构,为超大模型奠定基础
...一种类脑计算范式,一般是指在神经形态芯片上运行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
2024-03-18 10:41:00
国泰君安证券: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并催动了联接主义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多层感知机、前向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直至今日风靡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这种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过程的方法在适应、泛化
2023-06-30 10:01:00
科学家揭示神经元连接机制,证明人类神经元连接方式支持高阶计算
...影响网络内的计算,研究人员使用数学分析和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并发现这些原理可以扩展一个网络的维数。具体来说,他们证明了在递归神经网络中,与随机连接相比,局部前馈连接可以提高网
2024-06-29 09:23:00
一个AI的自白
...降临,点亮了AGI(通用人工智能),并涉及大模型、深度神经网络、Transformer、AIGC、涌现效应等一系列技术前沿
2023-09-08 03:55:00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新进展!将脑机芯片植入第二位受试者脑内获允
...形态系统级芯片Speck,展示了神经形态计算在融合高抽象层次大脑机制时的天然优势,相关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人脑是非常复杂庞大的神经网络系统,总功耗
2024-06-02 13:1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周末去哪儿耍呢?”“找个厂子耍。”据媒体报道,如今,工厂游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休假选择。小红书上也出现了很多假期如何工厂游的攻略
2025-10-14 12:00:00
今心与人格频率学:以东方智慧开启全民人格成长新时代
人格频率学苑创始人今心,以十余年九型人格研究为基础,敏锐发现传统人格分类模型的局限——无法精准界定群体特质,且难以解释同型号个体的差异化生命状态
2025-10-14 08:57:00
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题: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选择背后的时代深意作者 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2025-10-14 09:01:00
从国家专利到首个“酶解宠粮”标准,纯福建立行业新门槛
近年来,国内宠物食品行业正逐步告别低质低价竞争,转向以科研实力和产品力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养宠观念的升级
2025-10-14 09:27:00
珍爱网:让信息安全成为爱情最坚实的底色
“我填写的信息会不会被泄露?”“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随着网络交友和线上社交的普及,用户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对信息安全的担忧也日益增加
2025-10-14 09:27:00
田轩: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了中国什么?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题: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了中国什么?作者 田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2025-10-14 09:37:00
苹果宣布向清华大学提供新一笔捐赠
10月14日,苹果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向清华大学启动一项新的捐赠计划,进一步深化公司对推动中国环境教育发展与培养下一代气候行动领袖的长期承诺
2025-10-14 10:56:00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定盘星”,科技创新是安全的“护航舰”,职工健康是发展的“压舱石”。在生产线粉尘防治这一安全生产难题面前
2025-10-14 07:06:00
南京北站率先应用“智能模板无人工厂”算法是“图纸”,数据为“建材”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机器人工友”精准协作
2025-10-14 07:33:00
乘“数”而上,构筑竞争新优势——河北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二)3组数据,见证河北数字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综合算力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
2025-10-14 08: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促进直播电商产业园(基地)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
2025-10-13 08:47: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 | “风神之眼” 开启智慧送风时代 美博助推安庆宜秀“智造” 出海
大皖新闻讯 “人在哪,风就到哪!”10月10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安徽往前赶” 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庆市宜秀区美博集团安庆智能化制造基地
2025-10-13 09:51:00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指导下,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推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正式启用
2025-10-13 10:13:00
广州:“以税赋能”提振消费 黄金假期“好旺好彩”
羊城焕彩,共贺金秋。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快乐叠加”,又恰逢十五运会举办的冲刺阶段,广州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场景迎来多轮热潮
2025-10-13 10:21:00
网友新手机号意外登录李玟账号,网易云回应
10月11日,有网友发文称,使用新办理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通过短信验证码直接登录了歌手李玟的账号。登录后,该网友还能在账号后台看到粉丝们发来的怀念私信
2025-10-13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