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刘慈欣:科技的突破是人类的希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17 09:13:00 来源:北青网

15日,山西阳泉举办首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周活动。期间,记者在“刘慈欣创作研究工作室”对刘慈欣进行专访,就当下的科幻文学发展、科幻文学与电影产业、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等方面发表见解。

刘慈欣:科技的突破是人类的希望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新网:听说您最近“推翻”了一个30万字的手稿,那个作品是写什么的?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了?

刘慈欣:因为不满意啊。这很正常,每个作家都有这种情况。我写了一个是和未来能源有关的东西,就是把月球上贴满太阳能电池,然后通过微波把月球上发的电发射回地球,就彻底解决能源问题了。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我是能源行业出身,对能源行业的人比较熟悉,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想法一点都不新鲜。

现在时代变化很快,写的时候认为是很震撼的一个科幻创意,可能过了时间不长就变得平淡无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写出来,它也是一个没有什么可读性的东西。

中新网:山西的文学作品总是离不开这片大山、黄土,山西的这种环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灵感?

刘慈欣:山西的文学是一个厚重的、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文学,这块土地有厚重的三晋文化,确实离科幻有一定距离。但写科幻的人和周围的环境,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我举个例子,现在世界科幻公认的三个大师之一的亚瑟·克拉克,他虽然是一个英国人,但他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小渔村创作的。特别是在我们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处在什么环境之下都能完整地接触到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也能完整地接触到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所以不管是在山西也好,还是在大都市,科幻文学面临的环境都差不多。

中新网:您怎么评价像以ChatGPT、脑机接口、记忆备份为代表的新技术?

刘慈欣:ChatGPT应该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近期的一个突破,它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至少它可能会代替很多人的工作。

科技对于人类未来是一件不可少的东西。科技不可能停止发展,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是人类的希望。当我们面临某种灭顶之灾的时候,很可能科技的力量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但是直到今天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涉及到人自身的生物学上的进化。但包括脑机接口、记忆遗传、记忆备份等技术,会让我们在生物学特征上发生巨大变化,它产生的影响现在很难想象。真到了那个时候,很多我们认为最基本的东西都会被重新定义。那时,科幻也就真的没什么土壤了。

刘慈欣:科技的突破是人类的希望

中新网:您能不能定义一下科幻是什么?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对未来的想象?

刘慈欣:目前对科幻的定义据说有300多个,但没有一个得到共同的认可。唯一一个得到共同认可的定义就是说,科幻就是科幻杂志上出的那些东西,那就是科幻。所以说我们没有办法给它一个定义。随着科幻的发展,科幻的风格趋于多样化。我认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就是,科幻是一种超现实的但不是超自然的文学,它不能借助于那些超自然的神力去推动情节。

科幻的能力就是,它能让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大自然、对宇宙以及对人和大自然宇宙的关系产生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激发一种开拓新世界的激情,这个就是科幻能做到的。

中新网:中国的科幻文学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未来会走向哪里?

刘慈欣:中国的科幻文学发展历程很坎坷,中国科幻文学起源的并不晚,它在清末民初就起源了,离世界第一篇科幻小说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太久,但后来因为战乱就中断了。那个时候,很多有识之士都接触过科幻文学,包括梁启超、鲁迅等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迎来一次科幻文学高潮,也产生像郑文光、叶永烈这样的大家。到1983年开始,又出现了一次科幻高潮,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很多科幻畅销书,像《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人马座》等等。一直到1995年以后,国内的科幻创作才再次恢复,直到现在。

所以说,虽然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很长,但是不断地重新开始,才走到今天。从目前来看,我们是走得最好的一代,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代科幻作家。总的来说,中国的科幻文学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

科幻文学的基础就是科学的神奇感,以及科学可能创造的那种未来。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东西被慢慢削弱了,这个对科幻文学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刘慈欣:科技的突破是人类的希望

中新网:您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刘慈欣:上午就是把事务处理一下,回邮件啊、微信什么的。下午写作,晚上看电影。

中新网:您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最近有一部魔幻神话电影《封神第一部》您看了吗?

刘慈欣:最近没看什么印象深的电影,《封神第一部》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特效还是表演,还是对原作的那种现代化改编,都做得很好。但不像看《2001太空漫游》那种电影,看完以后人都呆傻的那种状态,现在很难见到那种电影。

中新网:您平常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刘慈欣:主要是一些科学传播类的、技术类的、军事类的、历史类的书,文学的不是太感兴趣。很奇怪,我一个写小说的怎么会对文学不感兴趣,这可能也是我作品的缺陷之一吧。

中新网:《三体》可以说是您写作生涯的巅峰了,那么未来您还会写出超越《三体》的作品吗?

刘慈欣:我觉得很难吧,因为像《三体》这样一部作品,取得目前这样的成功,首先肯定有作者的因素,但也有许多外部因素,包括机遇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凭我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第二次让它碰到一块。所以说,一个作家成功之后的作品都很让人失望呢,可能并不是他写得不好,是因为那些机遇碰不上了。

中新网:您之前说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生毫无意义。人生的意义要靠每个人去寻找,那么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刘慈欣:我的人生意义就是尽可能创造出那种能让大家共享的、共同感到震撼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的人去看到这样一个想象世界,这就是我自己的人生意义。

文/中新网记者 胡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0:59:5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都能为人类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点亮一盏灯。”科幻作家刘慈欣29日在2025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上如是说。科幻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自传入中国以来
2025-03-30 11:16:00
希望百年后的人类远超我们“想象”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专访刘慈欣希望百年后的人类远超我们“想象”刘慈欣(中)接受采访18日上午,媒体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提前一两个小时到达采访地点,只为抢到刘慈欣和罗伯特·索耶群
2023-10-19 04:11:00
刘慈欣:科幻大会来到成都顺理成章 年轻人要看到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刘慈欣与罗伯特·索耶。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刘慈欣。□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终于来了!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2023-11-03 06:29:00
刘慈欣做客联合国快手直播间 被网友在线“催更 ”
...20日晚,在联合国的快手官方账号直播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做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科幻文学与可持续未来”交流会,分享他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展望。本场交流
2023-04-23 21:00:00
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 刘慈欣说量子科技是科幻好素材
...界、产业界的代表千余人出席,其中国际嘉宾有60余名。刘慈欣:中国科技为科幻提供“现实土壤”在“科幻·中国”大咖说环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与企业家史晓
2025-03-29 09:44:00
《带上她的眼睛》启动 刘慈欣托纳多雷陈思诚联手探索科幻新篇章
近日,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短篇小说,刘慈欣、朱塞佩·托纳多雷担任编剧,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的科幻电影《带上她的眼睛》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举行启动仪式。该片集结国内外顶尖电影人和幕后制
2025-03-22 11:34:00
刘慈欣谈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真正“威胁”,表示近期创作重点与热点无关
...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科幻作家、本届银河奖评委会主席刘慈欣在颁奖典礼举行前接受了记者采访。刘慈欣说,银河奖对中国的科幻文学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而从今年的银河奖入围作品可以看出,
2024-09-29 13:43:00
刘慈欣谈ChatGPT:人类的无能反而是人类最后的屏障
最近, 刘慈欣在直播时透露,自己实在没时间,所以参加科幻大会时用 ChatGPT 写了一两篇发言稿。刘慈欣表示,ChatGPT 写得也还挺不错的。此前刘慈欣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幻文
2023-06-20 13:25:00
刘慈欣:尽量不要专职写科幻小说
...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走进中国。在开幕式前,科幻作家刘慈欣与现场媒体一起探讨了科幻创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科幻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年轻一代科幻作家“支招”。刘慈欣接受采访。主办方供图
2023-10-19 15:3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摘要:本文系统探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美术创作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核心价值与发展前景。通过对Midjourney
2025-11-24 07:00:00
医保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福祉,还关乎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效率。然而,随着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2025-11-24 07:00:00
厦门三展联动 显现整合资源拉动消费的集聚效应
境外客商参观2025厦门国际咖啡产业博览会。●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涵盖多领域户外装备展示,并设有行业分享论坛、新潮运动体验区
2025-11-2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独居老人在家中不慎跌倒,所幸家中安装的毫米波雷达设备迅速识别异常并触发警报,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这一幕出现在今年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
2025-11-24 07:5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近日,演员温峥嵘怒斥AI(人工智能)仿冒者的言论冲上热搜,揭开了AI技术被滥用的冰山一角
2025-11-23 08:11:00
网聚泉城丨政企协同“双轮驱动” 济南以数字技术重构电梯产业生态
鲁网11月23日讯(记者 张佳伟 实习生 寇晓菊)1天内完成立项、2天完成图纸审查、1个月实现场地平整、1年建成开园投产——广日电梯济南数字化产业园以“广日速度”刷新行业纪录
2025-11-23 15:19:00
第十届安徽省全屋智能设计集成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合肥举办
大皖新闻讯 11月22日,第十届安徽省全屋智能设计集成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合肥落幕。本届竞赛由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总工会
2025-11-23 17:06:00
日前,山东摩享乐实业有限公司以17万台共享设备覆盖全国、10亿元级的市场投入,成为共享服务领域的“中华品牌”和标杆典范
2025-11-23 10:34:00
鲁网11月21日讯为回馈客户,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近日,河东农商银行桃源支行联合辖内某药业集团举办“金冬时节·健康相伴”客户养生见面会
2025-11-22 09:34:00
灵光4天下载破100万,扩容8轮,刷新Sora2五天纪录
11月22日消息,蚂蚁灵光上线4天下载量突破100万,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灵光首个百万下载速度超过ChatGPT
2025-11-22 14:13:00
知识带货热度高,历史作家梅毅在抖音直播间发布新书
知识带货热度不减,越来越多作家走进直播间推荐新书、好书。11月20日,知名历史作家梅毅(网名“赫连勃勃大王”)携新作《天命无常
2025-11-22 15:35:00
齐绘未来发布“快上岸”智能求职小程序,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大学生就业赋能
北京齐绘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正式推出“快上岸”微信小程序,以多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I系统为核心,为大学生提供精准
2025-11-22 15:36:00
以开源聚合力,以生态促创新,电鸿走出行业操作系统自主路径
“在过去,去一次现场要带一大堆终端,以应对现场不同设备的接入。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和一箱基础工具就行。”来自广州南沙示范区运维工作人员的分享
2025-11-22 15:37:00
河北新闻网讯(李力芳)2025年7月份以来,河北建工省安装六分公司浙江八亿时空项目创新引入平台吊装系统、蜘蛛吊、电动遥控坦克等专业技术装备
2025-11-22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