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世卫未终止新冠“紧急公卫事件”,下一轮疫情何时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31 16:44:00 来源:医学界

在WHO最新声明发布后,“医学界”对多位病毒学家、公卫学者等专业人士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决定的解读。

撰文 | 凌骏、燕小六、田栋梁

新冠疫情将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今天,在新冠被冠以PHEIC状态的3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前述声明。

声明表示,这是1月27日就新冠疫情召开第14次紧急委员会会议的讨论结果。委员会认为,新冠大流行可能处于“过渡点”。公众认为新冠大流行在世界某些地区已经结束,但它仍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新冠仍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对世界人口健康产生不利和强烈影响,有必要继续协调国际应对措施等。

声明指出,要尽可能安全地结束PHEIC。为此,委员会建议审查结束PHEIC的潜在负面后果,并请求WHO秘书处评估未来几个月终结PHEIC,会对新冠疫苗开发、接种,及新冠诊断、治疗等,产生何种影响。

PHEIC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确立的最高等级国际公共卫生警报。本次紧急会议未能终结PHEIC,或在意料中。就在第14次紧急会议召开的前几天,谭德赛公开表示,“十分担忧许多国家的局势和死亡人数增加”“非常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每周报告死亡数在上升”。而近1个月前,他曾称希望2023年能宣布“新冠大流行不再是PHEIC”。

WHO最新声明发布后,“医学界”从多名病毒学家、公卫学者处,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有的认同还没到结束PHEIC的时候;有的提出相反意见;也有的指出是否官宣结束,意义不大。

三个月后还会有一波疫情

常荣山

病毒学专家

我认可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目前PHEIC还不能宣布结束。

宣布PHEIC结束,至少意味着新冠的疾病负担要小于艾滋、流感等传染病,有一些国家确实做到了,但也有很多国家还达不到。

事实上,即便新冠疫情仍是PHEIC,大部分国家早已经降低了防疫力度,取消口罩令、取消疫苗强制接种、恢复国际通航,不再进行感染者隔离等等。由于新冠病毒未来的流行态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时不应该再次降级。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目前追踪到的新冠变异株超过了600种,流行既无季节性规律,也没有稳定到可预测的状态。取消PHEIC意味着各国合作程度会降低,全球共享的变异株数据更新频率也随之下降,不利于及时发现并阻断新变异株传播。

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情况非常复杂,各国的感染率、疫苗种类和接种率、流行株类型都不尽相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世卫组织宣布PHEIC结束,意味着会进一步增加新变异株输入的风险。

此外,即便本轮疫情峰值很高,但依旧还有成千上万人未被感染,包括为了避免感染,“躲”在家中的老人。而随着公众逐渐放松警惕,人口流动增加,预计3月份后还会逐渐出现一波疫情峰。

免疫屏障会导致下一轮疫情中病毒传播速度减缓,峰值降低,持续时间变长,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也会增加,他们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依旧可能造成一定数量的重症和死亡。

同时,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保护也会衰退。半年后,会不会来第三波、第四波疫情?又有多严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推出更有效的疫苗,并提高接种率、实现抗病毒药物的全国覆盖,以及及时监测出新变异株并制定合适的防控方案等。

这些我们到底能做到多少?目前来看是未知的。从全球来看,我认为决定结束PHEIC,至少还要再观察半年以上。

如果包括中国在内,刚刚结束本轮疫情的国家下一波疫情不再严重,各类最新或即将推出的多价疫苗、抗病毒药物疗效最终被临床证实,也不再出现新的、具有超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流行株,那么到了年底可能合适宣布结束PHEIC。

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否最终宣布PHEIC结束,新冠病毒可能都不会消失,有必要以长期的体制来管理。若发生疫情再度蔓延等情况,各国有必要灵活应对。

中国还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

陆蒙吉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仍然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新冠疫情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我觉得这是可以预期的,目前中国疫情还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不仅中国,整个亚洲地区,新冠疫情的走向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全世界要解除对新冠的警戒,我估计可能要到明年春天。

虽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轮大感染潮,但目前中国整体的免疫屏障还是很低的,根据国外的流行情况看,今后我们还会经历新冠病毒感染潮的冲击,至于波峰会有多高现在还很难预测。因为这涉及几个因素,一是有没有新的突变株出现,另外受季节和气温变化的影响也很大,还有社会的总体防控措施。

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季节因素,随着天气的转暖,是有利于抑制疫情的。但只要出现一个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株,还是照样会形成下一个感染峰值。

去年底我们突然放开,导致短期内全国一次大规模的感染,这次感染在人群中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但能否为我们争取4—6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并不一定。因为中国现在完全放开了,国外流行的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株很快会传进国内,如果我们不进行任何管制的话,有可能不到五六个月,就会再发生一波感染潮。

现在中国对疫情的监测力度太小了,等发现的时候,已经造成社会扩散传播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加强对新冠疫情的监控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要加强群体免疫水平。

我们经历过上一波感染后,建立的免疫屏障还是很弱的,随着时间推移很快会消失,所以还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或者多经受几次感染也行。虽然每次感染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但对老人并不是这样,老人在经历新冠病毒感染后,体质会越来越差。

所以中国还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所有放开的国家都经历了多波疫情冲击,很多人觉得我们会跟其它国家不一样,我们彻底放开一过性感染后,就不会有第二波了,真的不要有这种侥幸心理,该引进mRNA疫苗要尽快引进,加强群体免疫屏障,尽量降低之后疫情冲击的影响。

新冠还在流行,但明显已经不“紧急”

明伟杰

香港城市大学传染病及公共卫生学系助理教授

我不赞同继续将新冠疫情列为“PHEIC”,因为“PHEIC”中最重要的是“E(Emergency)”,意味着这是一个紧急的、出乎意料的公卫危机,全球要同步行动,优先投入大量医疗资源用于疫情防控。

目前来看,新冠疫情还在流行,但明显已经不“紧急”了。

全球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有效的应对手段都远超三年前,是时候把一些医疗资源从新冠中剥离出来,回到诸如癌症、艾滋病、以及包括糖尿病在内各类慢性病上。它们也会造成大量死亡,但因为新冠疫情的资源分配,过去三年这些疾病的全球防控,已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取消PHEIC不代表宣布大流行结束,更不是不防疫,而是要科学地分配资源。对于中国来说,本轮疫情感染高峰已过,但根据过往的全球疫情模型,出现第二轮、第三轮感染的风险非常高。

而下一轮疫情具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取决于医疗体系是否有提前准备?能否推出更有效的疫苗并提高加强针接种率?抗病毒药物能否实现更广的覆盖?这些都和世卫组织的决定没有太大关联,无论是否宣布PHEIC结束,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更能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完善疾病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并做好应对预案,目前来看,我们在疾病监测领域做得并不理想,导致难以准确衡量全国疫情情况,以制定相应对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无论如何,新冠疫情终将恢复常态化防控。包括流感、艾滋病等等传染病,都不是PHEIC,但各国间的交流、研究也从未停止,是时候把“新冠防疫权”从全球转移到地区,让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防疫政策。

取消“紧急状态”是早晚的事

金冬雁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

WHO声明内容比较官僚,属于“老生常谈”。从其描述看,WHO对于取消新冠的PHEIC状态存在顾虑,这其中可能有多方面考量,包括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发展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公布信息不够完全、透明。缺少清晰数据,WHO无法判断当地是否进入新冠地方性流行阶段。但总体看,取消PHEIC状态是早晚的事。

对中国来说,这一波感染潮已经过了。接下来的防疫策略要“回归基本”,最重要的是加紧研发、上市mRNA新冠疫苗,提高老人等重点人群的保护效力。同时储备抗病毒药物。做到以上两点,能显著降低新冠死亡。其次,要加紧完备分级诊疗制度,防止医疗挤兑。筑好这3道防线,并不是说新冠就“灭绝”“阻断”了,而是说病毒会进入地方性流行,仍然会有人感染、重症、死亡,但不会再出现规模化、海啸式疫情。

(了解更多,请在手机端下载医学界医生站App、关注医学界网站、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3: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集装箱供大于求,船舶运力过剩,今年旺季何时来?
...全年息税前利润(EBIT)为20亿~50亿美元。 今年旺季何时来虽然整体不乐观,但今年仍然会出现相对的旺季。“春节后短时间内继续下跌是在预期内的。”陈洋提出,今年肯定会有所
2023-02-17 19:31:00
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第二波何时来?
...(原标题: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第二波何时来?)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资料图
2023-01-10 13:06:00
2022年的A股市场遇到了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
...后,中国经济来到了休养生息、扩张内需的阶段,正站在一轮新的复苏周期和信用扩张的起点。”机构人士分析认为,地产政策的调整与投资正常化,疫情防控的放松与潜在消费动能的恢复,表明政
2023-01-02 23:56:00
我国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
...强和致死率更高的分支Ib新变异株,导致非洲地区出现新一轮的快速传播,目前已扩散至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世界卫生组织于8月14日第二次紧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2024-09-10 02:55:00
...一些国家的优势毒株,放开入境限制后是否会引发国内新一轮的疫情流行?百姓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很多人刚刚经历过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出现了咽
2023-01-13 17:17:00
梁万年: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
...际上对我们国家来说,它就是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
2023-02-23 15:47:00
新冠病毒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注意什么
...小部分人会觉得症状挥之不去。现实的确是这样的,在第一轮疫情里,很多人感染后觉得恢复时间长,甚至恢复了也依然有各种各样的不适,但是第二轮疫情以来,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了。新冠病毒感
2023-06-29 19:02:00
涌金楼丨疫情反复,这项需求又火了
...活新需求集中爆发,成为时令消费热点之一。01“需要随时来买”“刚刚过去的12月,消毒类产品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近3倍。不过经过2020年上半年的历练后,公司迅速拉升产能已经比
2023-01-04 19:07:00
“乙类乙管”后是否会有第二轮感染?疫情信息如何统计?总台独家专访吴尊友
...乙管”,对于疫情监测数据通报、病毒变异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感染,我国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继续实施监控,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
2023-01-08 13: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皖新闻讯 网上流传广泛的网红“求婚”视频竟是为吸粉引流、推广带货所策划的剧本闹剧。近日,西安警方对策划低俗“求婚”剧本并持续进行炒作的5人处行政拘留
2025-09-06 20:17:00
众点关注 | 东营“谷子经济”悄然崛起 何为“谷子”?记者实探东营多家“谷子店”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热词,(注:“谷子”是英文goods的音译,指二次元相关产品)这一以二次元文化IP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
2025-09-06 20:32:00
四十斤铅衣下的生命重托 一位冠脉介入医生的使命与担当——泰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一科主任孟宪亮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周宁 通讯员 张男)“主任,如此复杂的病变如何处理才更稳妥?有何诀窍?”“老师,面对这类病变,您是如何制定手术方案的
2025-09-06 21:07:00
小院不大,却装得下二十代的杂技传承。在这里学艺的不仅有吴桥娃娃、全国各地的杂技爱好者还有国际面孔。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回家”之际,看小院如何把绝活传遍天下。
2025-09-06 21:21: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亳州市谯城区接连发生多起诈骗案件,多人中招,亳州谯城警方汇总了近期案例,以案示警,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2025-09-06 21:25:00
临沂市中心医院PET-CT正式启用
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石。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精准诊疗水平,满足市民对高端影像诊断的需求,经过前期精心筹备
2025-09-06 22:58:00
临沂市肿瘤医院实施带蒂侧胸及肋间血管穿支皮瓣乳腺癌保乳整形
在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对术后外形恢复需求日益迫切的当下,优质专科建设的核心,不仅在于攻克肿瘤根治的技术难关,更在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2025-09-06 22:56:00
【多彩新论】“七月半”火爆网络,意义不止于祭祀
夜幕低垂,火光点点,宛如大地上的星河。近日,贵州“七月半”的祭祀场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民众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绵延的火光构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
2025-09-06 21:23:00
村民被马蜂蜇伤多处命悬一线 休宁警民携手救援
大皖新闻讯 据黄山市警方消息,日前,休宁县公安局流口派出所接群众求助称有位村民不慎惊扰蜂群,被马蜂蜇伤数十处,晕倒崖底
2025-09-06 21:25:00
重病老人忘密码取不出钱 武平农行上门服务解燃眉之急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黄国栋 温慧娟) “这可怎么办啊?我爸躺在ICU里,补助款取不出来,这可是要用来治病的钱啊……”2025年8月的一个上午
2025-09-06 13:56:00
中国田径队世锦赛名单公布 巩立姣杨家玉冯彬等参赛
北京时间9月5日晚,世界田联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参赛名单。中国田径队将派出73名运动员(男运动员41人
2025-09-06 13:34:00
广平镇焦集小学二年级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创意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闫泮泮暑假的余温尚未散去,广平镇焦集小学的数学课堂却已迎来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展示。新学期伊始
2025-09-06 11:10:00
吴桥杂技博物馆将于9月10日试运行,总展览面积1744平米,分为7个单元,囊括吴桥杂技艺术的11大类,讲述吴桥杂技的发展史以及吴桥对中国杂技和世界杂技的影响,并运用科技的手段为文
2025-09-06 10:42:00
4小时,187毫升!聊城“02后”民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刘宝虎“希望他在接收到我的造血干细胞后,能够战胜病魔、摆脱痛苦……”9月1日,在济南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
2025-09-06 10:36:00
温情救助暖人心——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救助流浪老人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我父亲还要受多少苦……”9月5日上午,在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两位中年妇女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06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