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艳
近日,日照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凭借 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将一名心脏骤停的35岁宝妈从死亡边缘拉回,患者家属送来多面锦旗,满含着无尽的感激。
王女士在活动中毫无征兆地突发意识丧失,直直地倒在地上。当时现场顿时乱作一团,好在周围有人迅速反应过来,立即对她进行心脏胸外按压,同时拨打120紧急将她送往日照市人民医院。
被送到医院时,王女士的心电图显示为室颤,情况万分危急。日照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的医护人员迅速投入抢救,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一次次除颤,一次次查看。终于,在全力抢救下,王女士恢复了窦性心律。然而,还没等大家松口气,她的血压又难以维持,心率再次骤降,生命危在旦夕。
面对这紧急情况,医院医务科迅速调度各方力量,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紧急启动VA - ECMO技术。在主任孙彩虹的带领下,ECMO团队如训练有素的战士,迅速行动起来。仅仅15分钟,他们就成功为患者上机,这争分夺秒的操作,每一秒都关乎生死。随着ECMO的运转,王女士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内环境也慢慢得到改善。
为了探寻心脏骤停的根源,心内科三病区副主任陈琳在ECMO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完成了冠脉造影及心室造影。在VA - ECMO、机械通气等 “硬核” 设备的保驾护航下,医护人员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脑氧脑电监测、亚低温脑保护等多种高精尖监测治疗技术。他们日夜坚守在病床前,时刻关注着王女士的每一点细微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她康复的因素,只为能做得更多一点、更完美一些。
终于,努力迎来了回报。入院第6天,王女士的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成功撤离ECMO,这是她重生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接着,她顺利度过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水肿期;第10天,她缓缓睁开双眼,恢复了意识,那一刻,病房里满是喜悦与欣慰;第12天,她的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顺利撤除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
随后,康复医学科为她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并联合高压氧治疗,帮助她一步步恢复身体功能。出院时,王女士的所有脏器功能都恢复良好,整个人重获新生。
ECMO,也就是 “体外膜肺氧合”,俗称 “人工心肺”,它就像生命的守护神。这项技术是将血液由体内引出,经人工氧合器(又称膜肺)氧合后,再回输体内,能够全部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为全身各器官提供血流供应,为心、肺恢复或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据悉,ECMO适用于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和循环功能衰竭患者,如重症肺炎、心源性休克(像急性心肌梗塞、急性重症心肌炎)、大面积肺栓塞、心脏骤停、心肺移植前的桥接治疗、重症产妇支持治疗、重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加重、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它用强大的技术力量,为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挽救了无数像王女士这样的生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