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已是改朝换代。当然,在王世充的扶持下,杨广子孙杨侗又做了一年傀儡皇帝,但很多史料认为,从杨广驾崩后,正统意义上的隋朝已经结束。唐朝取代隋而立,那杀害杨广之人,则间接地成为了唐朝的“大功臣”。这个人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嫡次子,生母为独孤皇后。公元581年二月,天下大变,杨坚接受北周景帝宇文阐的“主动”禅让,登基为帝,建立隋朝。同年,杨坚大赦天下,大封功臣,封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这一年,杨广只有13岁,担任并州总管,总领五十二州县的兵马,授左武卫大将军。
杨广年纪轻轻,身兼重任,为了保护杨广的人身安全,隋文帝特地选了一位身强力壮、身手敏捷的人来保护杨广,充当杨广的贴身护卫,此人名叫裴虔通。不曾想,多年之后,正是裴虔通截断了隋朝的命脉,让杨广魂断江都。
杨广为晋王时,裴虔通身为杨广的护卫兼亲信,裴虔通深得杨广宠信,杨广出手大方,时常赏赐裴虔通美女和钱财。后来,又升任裴虔通为监门校尉,总领晋王府护卫。在杨广扳倒太子杨勇,成为新太子的过程中,裴虔通都立下汗马功劳。杨广登基后,裴虔通仍然担任他的贴身护卫,并且兼任通议大夫。隋炀帝被突厥围困雁门关时,裴虔通还曾参与救驾。
俗话说:功高不过救主,罪极不过谋反。裴虔通却把这两样都占全了。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陆续爆发,大隋江山风雨飘摇,隋炀帝龙困江都,此时,裴虔通却带人反戈一击,直接断送了杨广的帝王生涯。
当时长安失陷,洛阳垂危,隋炀帝在江都(扬州)醉生梦死,天下大乱之时,隋炀帝不思抗敌,甚至有些沮丧,他对着镜子说“朕这么好的头颅,不知道会被谁砍去。”
当时江都的粮食快用尽了,坐困江都已经不是长久之计。大臣们纷纷建议隋炀帝发兵西北,收复失地,但隋炀帝却想着迁都南方。而隋炀帝的士兵大多来自西北关内,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在西北,看到皇帝无意西归,将士们生了反叛之心,包括祖籍在山西的裴虔通。
中郎将窦贤是第一个带兵西逃的将领,杨广听闻后大怒,派兵追赶,并且杀了窦贤。但此举并没有让叛逃终止,却激起了更多人叛逃。不仅普通的士兵窜逃,就连隋炀帝的骁果军(御林军)也有大量的人在逃,骁果军的首领司马德戡和裴虔通坐立不安,二人商量:
“现在骁果军人人都想逃跑,形势已经不可控制,你我作为骁果军的首领,最终肯定会被牵连,说不定还会被灭族,不如我们一起逃跑吧。”
于是二人打算携手西逃。正在此时,宇文士及阻拦了他们。
宇文士及是谁?此人是隋炀帝的女婿,他还有著名的哥哥,名叫宇文化及。宇文士及说:
“主上虽无道,威令尚行,卿等亡去,正如窦贤取死耳。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数万人,因行大事,此帝王之业也。”——《资治通鉴》
宇文士及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要逃跑,最终会和窦贤一样被杀。大隋朝已经危在旦夕,与其逃跑,不如反戈一击,成就属于自己的帝王之业。宇文士及的话打动了裴虔通和司马德戡,二人答应,率领骁果军一起谋反。
于是,众人推举宇文士及的大哥宇文化及为首领,宇文化及听闻后虽然不情愿,但事已至此,没有其他选择,便答应了。针对宇文化及当时的表现,史曰:
“闻之,变色流汗,既而从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09: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