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深耕“水”产业 写活“鱼”文章
陶文予 刘旭东 本报记者 黄梦如
近日,彭泽鲫良种场业务繁忙,走在彭泽县的乡间,时常能看到农户们在网鱼、称重、装车……将一尾尾鲜活彭泽鲫商品鱼苗运往全国各地。彭泽鲫良种场场长钱铖笑着说:“预计今年彭泽鲫苗种12亿尾左右,已经卖了6亿尾。”
钱铖经营的彭泽鲫良种场,位于该县芙蓉农场的彭泽鲫产业基地,彭泽鲫文化馆也建设在此,文化馆内设有历史沿革、繁衍进程、荣誉展示等六大板块,全面展示了彭泽鲫独有的特色文化。钱铖不仅是该县彭泽鲫产业发展带头人,也是一名彭泽县人大代表。多年前,他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家乡,从事彭泽鲫繁育、养殖、研究工作,逐步摸索出一条集育苗、选种、养殖、电商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户增收,并利用“稻鲫”“稻虾鱼”共作的模式大幅度提高了产业效益。
彭泽县被誉为“中国鲫鱼之乡”,以县命名的彭泽鲫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农业农村部向全国重点推广的五种淡水鱼之一。在当地,由彭泽县人大代表带头,群众跟着干,利用“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新模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事例不只钱铖这一个。近年来,该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履职尽责的同时,面向基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调研,把彭泽鲫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项目进行定点帮扶,以人大代表之力助力小鲫鱼“游”出富民大产业。
——全力推进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彭泽鲫产业“一乡一园”建设,想方设法推动彭泽鲫产业做大做强。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帮助下,2023年芙蓉农场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升级改造了彭泽鲫培育池、育种池、养殖池、渔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通过加快彭泽鲫产业化发展进程,支持鼓励彭泽鲫良种场以良好的品质、优惠的价格,将鱼苗优先供应本县的水产养殖户,协调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为彭泽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正品苗种和技术支撑,促进了彭泽鲫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三产”产销两旺。通过深入调研和多年实践,彭泽县人大代表发现,随着产业化不断深入,主养面积覆盖率偏低、养殖产量增幅收窄、加工产业较为滞后、品牌效应不够明显,已然成为当地发展彭泽鲫产业的短板。为此,彭泽县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彭泽鲫主导产业发展,紧盯“基地做大、品牌做响、加工做深”目标积极献计献策,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近年来,共带动全县6000多亩精养鱼塘养殖彭泽鲫鱼,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其中带动芙蓉农场养殖户100多户约2000多亩精养鱼塘养殖彭泽鲫,其中2022年实现亩均增收1000余元,并安置农场25名困难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4万元。
——着力发挥品牌效应。在彭泽县人大代表、芙蓉农场负责人欧阳时群的带领下,芙蓉农场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全面落实“双帮”政策,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协调解决入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去年就一举解决了涉及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租赁、农业灌溉、企业融资、市场销售等一系列问题20余件,吸引了芳湖米业、振兴纺织、德润粮油等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农场,有力促进了该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欧阳时群说:“今年的芙蓉农场将以彭泽鲫产业发展为龙头,建设好彭泽鲫、优质稻、七彩草莓、玫瑰花茶、绿茶、生猪养殖、四季莲藕七大农产业基地,积极创建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努力成为赣北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场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