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李家生物群化石研究保护《白皮书》首发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6-25 06:40:00 来源:杭州网

院士为何频访建德这个小山村?

杭州日报讯 “建德李家生物群保存了生物多样性极高、数量巨大、完整精美的化石类群,是全球二叠纪(距今3亿-2.5亿年)化石宝库。”“建德李家生物群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昨天下午,以“解码二叠纪李家生物群与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在建德市李家镇举办。

“科学咖啡馆”是浙江省科协打造的一个跨界交流、协同创新的科学传播平台,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省自然资源厅指导,浙江省地质学会、省地质院等单位主办,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地质学会、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科研人员,以及研学企业和当地村民代表,通过现场考察、专题研讨、科普报告等形式,共同对话地质事件研究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小山村藏着丰富的“化石宝库”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来到建德这个小山村,李家生物群详细地记录了华南二叠纪中期的海洋生态,化石丰度和保存精美程度非常罕见。”沈树忠院士说,他主要从事生物大灭绝等深时生命与环境演化方面的研究。

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李家镇就有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赵金科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到访,多次开展野外地质调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徐星实地指导李家生物群研究和化石保护利用工作;2024年11月,陈旭院士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参观时,被李家镇菊石展区所吸引,表示李家镇产出的菊石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当多方联合、加强化石资源研究与保护。

李家生物群到底有怎样的吸引力,让院士频繁关注?

“李家生物群处于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影响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前,是古地磁发生倒转的关键演变时期,是反映当时海洋生物繁育情况和当时大气、地质(如火山活动)和地貌环境变更的珍稀窗口。”活动现场,沈树忠院士以《李家生物群——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的生物与环境演化》为主题作了科普报告。

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李家生物群的研究发现,2.7亿年前,这个地区海洋中生存着鱼类等脊椎动物,以及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十余个门类的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形成了化石群,并且大多为黄铁矿化三维立体保存的宏体化石,为世界同期所罕见。

令人振奋的是,当地还发现了前碟菊石、海胆、幼枝海百合等多个生物新类型和旋齿鲨颌骨等极为罕见的化石。

《白皮书》给出李家生物群保护新方案

当天,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李家二叠系孤峰组地层剖面,参观了李家乡村化石馆等,开展了专题研讨,在李家生物群规范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共识,并首发《李家生物群化石研究保护白皮书》。

该《白皮书》从规范保护、科学研究、文旅发展、科创保障等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编制化石产地和剖面保护规划方案,推进化石标本数字化建档;加强相关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深入推进李家生物群地层古生物研究;推动建德打造古生物化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全国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和全国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标杆,持续放大“全国地质文化镇”“中国菊石之乡”等品牌效应;聚焦李家生物群IP,讲好二叠纪生命演化故事,形成集资源保护、沉浸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旅生态链,高质量推进地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这份学术性的《白皮书》,既阐述了李家生物群的重要科学价值和特征,也记录了建德市保护利用李家生物群的措施及成效,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本路径。”建德市李家镇主要负责人说道。

如何让“科学价值”向“文旅产业”转变

古生物化石,不仅是科学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接下去要做的就是用心用情把化石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让古生物资源焕发新生。”建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建德市在李家生物群保护工作上,始终坚持“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确立“整合资源、提升品质、融合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普及、文旅经济发展;初步划定化石产地保护范围,设置栅栏、防护网等保护设施,打造乡村化石馆科学管护化石标本;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深入合作,开展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古生物群研究,夯实李家生物群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荣获中国地质学会授予的“全国地质文化镇”等荣誉,承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化石保护研讨会、乡村化石文化活动周和国际性学术会议野外考察活动等,切实提升了李家生物群国际知名度;李家镇积极培育地学科普产业,累计接待省内外科普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

“我们在保护中科学开发,推动建设全国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和全国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标杆,将地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建德将在做“活”化石文章上持续用力,探索搭建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招引相关人才和业态集聚,建成化石展示修复中心、科普文创体验街区等一批项目,举办好李家生物群专题展览、科普研学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发以化石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全方位、多视角加大宣传推介,不断扩大化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沧海遗珍——走进浙江建德李家生物群”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启动。据悉,本次展览是由建德市李家镇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北京微
2024-05-19 19:14:00
2024年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1629件!贵州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日发布的《贵州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白皮书(2024)》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629件,发出检察建议668
2025-07-02 00:04:00
城堡滩生物群发现“特异埋藏化石库”,科学家研究提供新视角
...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23-05-04 00:52:00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展出500多枚琥珀化石
...么样子的。”南京专家“十年磨一剑”的大发现漳浦琥珀生物群成为世界级化石宝库提到琥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缅甸琥珀。但此次展出的琥珀化石中,有不少是来自我国的福建漳浦。漳浦琥
2023-02-13 21:30:00
...联合发布《贵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兴义动物群”古生物化石司法保护令》。据悉,这份专为古生物化石发出的司法保护令,意味着以个案为代表的保护范围实现突破,“兴义动物群”古生物化石受
2024-06-07 06:11:00
浐河河床裸露 市民发现疑似古生物化石物质 呼吁古生物考古部门予以关注
...露出现许多白色类似石头的东西,“好像是某种古生物的化石?”程先生说。长约3米,宽约2米,像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据程先生介绍,当天他和家人在浐河西岸某路段散步,河道水位下降较为明
2025-08-27 07:51:00
关于恐龙化石,这里有重大发现!
...颖说在丰宁发现剑龙类恐龙化石首次证实了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依然有剑龙类活动的痕迹这为研究剑龙类恐龙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提供了化石依据更为罕见的是剑龙骨骼化石
2023-09-08 10:22:00
...,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
2023-09-07 17:14:00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全球价值共识》发布|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兴义(中三叠世)与关岭(晚三叠世)三大海生爬行动物生物群为主的三叠纪化石群,完整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历程,是生命演化的时空密码,具有全球核心价值。关岭
2025-07-05 23:22: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在石家庄市明曦湖公园南侧,路旁的栾树进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观赏期。绿叶、黄花、红果交织,尽显秋日的斑斓多姿。摄制|赵永辉、王建海、戎晓杰
2025-10-17 07:50:00
太行山把最浓烈的秋色,留给了河北
金秋十月八百里太行山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秋色如打翻的调色板在巍巍太行渲染出五彩斑斓的绚丽画卷来看看河北境内的太行山到底藏着多少秋天的惊喜↓↓↓▍丹枫金叶
2025-10-16 18:2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震威海市气象台2025年10月16日16时0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17日白天至18日
2025-10-16 19:15:00
十万候鸟“打卡”向海 湿地迎来迁徙“客流高峰”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深处便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成千上万只候鸟展翅掠过水面,翅尖激起的涟漪在晨光中层层扩散
2025-10-16 19:39:00
播州区三合镇:柑橘采摘正当时 游客乐享乡村趣
多彩贵州网讯 金秋时节,柑橘飘香。眼下,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冷水村的早熟柑橘已陆续成熟,金黄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2025-10-16 19:51:00
周末!福州气温大跌!雨也来了
福州的高温即将终结,本周末降温降雨齐上阵!今日,福州艳阳高照。陈暖 摄记者今日从福州市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影响,本周六夜间起
2025-10-16 20:03:00
连续阴雨蔬菜减产 十堰农技专家下地“开药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近段时间,十堰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不少菜地出现积水、减产情况,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市蔬菜发展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2025-10-16 20:24:00
在贵州省织金县的喀斯特山林深处,一种被誉为“雪裙仙子”的珍馐正悄然生长。它是当地老百姓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结晶
2025-10-16 21:32:00
萝卜辣评|“野生景点”走红之后,如何将“网红”变“长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雪婷近日,潍坊临朐的紫草岭高山、黄土地等未经正式开发的“野生景点”,凭借原始质朴的自然风貌在社交媒体走红
2025-10-16 21:33:00
近期降雨频繁,野生蘑菇生长旺盛,误采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市已有多人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毒蘑菇种类包括大青褶伞
2025-10-16 21:34:00
今年10月份以来,潍坊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光照条件差,不利于蔬菜生长,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发布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针对设施蔬菜
2025-10-16 22:05:00
蛙人水下施工
10月16日,新建路改造工程一污水井处,蛙人黄晓杰进行水下施工。此次作业要将雨污分流处截流,蛙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作业,圆满完成了任务。牛利敏 杨斌 摄影报
2025-10-16 22:08:00
夏花秋叶冬雪同框!乌兰浩特初雪,送你一场十月的“红城浪漫”
格桑花遇见雪花,“红城”披上了“白斗篷”,秋叶邂逅冬雪……夏花、秋叶、冬雪同框,这是一场独属于“红城”的秋日浪漫!10月15日
2025-10-16 22:56:00
秋染镶黄旗,魅力鸿格尔乌拉秋色妩媚
初秋时节,秋风送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鸿格尔乌拉自然保护区褪去了夏日的满目苍翠,披上秋日盛装。秋草黄、秋叶红
2025-10-16 23:28:00
八卦洲猕猴桃迎来丰收年,新品种口感独特——黄肉红心,果园与科技碰撞出“甜蜜结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 通讯员武露陈琳金秋十月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