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25 20:59:00 来源:宇宙观察

虽然脚下的地球,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但不论是近地轨道的太空开发,还是未来的太阳系探索,都会让相当一部分人类,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在微重力环境下工作生活。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能否在太空繁衍,就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了,它还关系到人类文明,未来在宇宙中的存亡,毕竟如果人类不能在微重力环境下繁衍后代,那么我们就无法在太空长时间驻留,更谈不上什么探索宇宙了。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2023年,日本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站,成功通过老鼠受精卵,培育出了会发生早期细胞分裂的“胎囊”,和地面上的对照组作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微重力环境下胚胎发育成胚囊的比例,和地面上相差不大,并且微重力环境下,还更有可能形成同卵双胞胎。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具体到人类在太空繁衍的问题上来看,虽然现阶段还没在空间站上直接开展过实验,但从小鼠胚胎实验的结果表明,哺乳动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胚胎发育是可行的,而人类作为和小鼠基因相似度极高的生物,自然也具备在微重力条件下繁衍生息的潜力。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在生物学方面不存在本质障碍的情况下,人类在太空中的繁衍生息,其实更多面临的是技术问题,首先是空间站本身的微重力环境,未来可以用滚筒式空间站,以及离心力原理,来模拟地球重力环境,尽量避免微重力对人体的影响,保证地球上的生活习惯能在太空中继续进行。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其次是外层空间的宇宙辐射问题,现阶段的空间站上都有专门的防辐射舱段,未来更大规模的太空城也会注意这方面的防护。

相较于动物,植物育种和太空培育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只要未来的太空城足够大,完全能实现农作物的自给自足,目前国际空间站里的Veggie系统,已被用来种植多种不同的植物,包括芥蓝、花生和小麦,为宇航员提供了新鲜的食物来源。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对于未来生活在太空中的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担忧其实还是太空辐射,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粒子,都有可能导致DNA损伤和突变,在太空辐射与太空环境的压力下,生殖细胞还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进而传递给后代,导致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最终成功出生,并成长在微重力环境中的健康人类,身体机能和骨骼密度,很可能无法适应1G的地球重力环境,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新人类。

总体来看,人类文明在地球之外的繁衍生息,是我们早晚要面对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动植物实验并未遇到本质性障碍的情况下,虽然目前在微重力的太空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生命的诞生与成长,但这些问题都能通过技术进步去完善和规避。

人类能在太空中繁衍吗?

因此人类文明未来在太空中的繁衍生息和扩张,是在多项新技术的保驾护航下进行的,正如宇宙航行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类将永远被“囚禁”在地球?宇航员DNA发生突变,未来何去何从
...,让细胞产生病变。宇宙中的有害物质不只是辐射,还有微重力。 微重力又叫做失重,是一种超低强度的重力效应。它会加速人体衰老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正常情况下,人类和动物都有很
2024-09-21 10:37:00
天宫空间站“无视”万有引力,180吨巨型飞行器的神秘力量是什么
...物体固定在地面上,产生一定的支撑力。天宫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的环境中,物体会失去地面的支持,容易漂浮起来。而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天宫空间站中的物体能够产生向外的压力,抵消了失重带来的
2023-10-16 17:54:00
探索人类太空怀孕安全性 科学家首次在太空培育老鼠胚胎
...育过程是否受到太空中较强的辐射和低重力——也被称为微重力——的影响。胚胎没有显示出因受到辐射而脱氧核糖核酸受损的迹象,可能因为在太空停留的时间较短。胚胎还展现出正常的结构发育
2023-10-31 15:21:00
太空受孕:有人做过这个实验吗?失重状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人类需要先经历漫长的星际旅行。在这期间,太空当中的微重力、辐射环境、大气压力变化等,都可能对人类的身体产生某些不可逆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以人类计划飞向火星为例,来回大约需要
2023-02-10 15:38:00
中国空间站拓展科学边界
...适应能力。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杆菌,它能够在微重力、辐射增强、营养稀缺等多重压力条件下稳定生存。研究显示,它能够通过调控杆菌硫醇的生物合成,来精准应对太空中的氧化应激压
2025-05-22 05:04:00
NASA的一系列尖端太空实验将在SpaceX第31次补给任务中发射升空
...析、宇航员血液凝固和炎症等健康问题调查,以及通过在微重力条件下培育莴苣和苔藓来探索植物生长。开发微重力灭火技术在太空中灭火需要采用独特的方法,优先考虑航天器环境和乘员的安全。
2024-11-04 13:34:00
太空实验室:点亮梦想的“天宫”
...先,跟地球上最大的不同是,太空实验室创造了长时间的微重力条件。在地球上,生活中处处可见重力带来的影响:烧水时,水会沸腾,气泡会上浮;水和油的混合物,静置时会分层;植物发芽时,
2023-10-20 04:52:00
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禁止生育?太空环境对人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
...多其他因素是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禁止生育的原因,例如微重力环境下的骨质疏松,太空环境中食物和水的限制以及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等。太空环境对人的影响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越来
2024-06-07 17:08:00
太空受孕实验:人类繁衍宇宙之谜,已真相大白?
...真相:太空环境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在太空中,人体暴露于微重力、辐射和其他太空环境因素下。这些因素与地球上的环境截然不同,对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早期的实验表明,太空
2024-01-18 11: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