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参考消息11月21日报道,美国驻伊拉克空军基地又被袭击了,这已经是自巴以冲突以来,美军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基地遭受的第50多次打击,随后美国进行了反击。
综合参考消息的报道:
1、此次袭击发生在凌晨,美军阿萨德基地被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一枚弹道导弹击中,造成8人受伤,基地出现轻微损伤。
2、美国将矛头直指伊朗,在巴格达附近对亲伊朗的武装“人民动员组织”的车辆进行了打击,造成多人死亡。当时这辆车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该组织的负责人证实了美国的反击,3人受伤,1人死亡。
(美国阿萨德空军基地遭袭后的景象,资料图)
在以色列和哈马斯暂时达成停火协议的关键节点之前,美国在中东的空军基地再次被袭击,传递出了三个信号:
其一,美军基地在中东面临的局势正在进一步恶化,即便美国不断增兵,不断实行报复,也依旧无法阻止袭击的发生。
从巴以冲突发生后,美军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基地便不断遭到空袭,五角大楼为了减轻这些基地面临的压力,迅速采取了行动,除了航母开道外,还在伊拉克、卡塔尔、沙特等地部署了超过11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这些地方均有美军驻扎。
美海军陆战队第26远征队、“泽州恶魔”119战斗机中队等也前往中东待命。
此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此前还下令在中东部署了约2000名士兵,为未来可能执行的突发性任务做准备。
按理说,美军如此下血本,应该可以对觊觎其中东基地的组织形成巨大威慑力,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这些震慑并没能阻止袭击的发生,且各类袭击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因其实很简单,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些发动袭击的组织并不害怕美国,毕竟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打一炮换一个地方,来无影去无踪,美军也没办法完全阻止。
(美空军F-15E战斗机抵达中东后立即开始战斗飞行)
其二,美国并不愿意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可能有人疑惑,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军事体,且在中东拥有众多军事基地,为何被袭击了50多次,却没有采取大规模的报复行动?按照美国“无中生有”“睚眦必报”的性格来说,已经将矛头指向伊朗,为何不直接对伊朗革命卫队发起进攻?
主要还是因为美国不愿意同伊朗直接发生冲突,更不愿意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因此,美国虽然进行了反击,但打击的对象主要是伊朗支持的武装,而非直接攻击伊朗革命卫队。
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能直接打击涉嫌以美国为目标的组织,出了一口恶气。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在中东地区引起更广泛的冲突。
美国虽然希望中东地区乱成一锅粥,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但并不想被卷入其中。毕竟伊朗同叙利亚和伊拉克不同,这个国家拥有数千万人口,不仅拥有核武器,还有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众多小弟一呼百应,为了不让冲突扩大,美国自然不敢随意对伊朗发动大规模战争,否则将一发不可收拾。
其三,尽管巴以冲突的外溢加剧了中东的紧张局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不会出现大规模冲突,即所谓的“第六次中东战争”。
尽管美国和伊朗针锋相对,但总体而言都是克制的,不止是美国,伊朗方面也没有扩大冲突的打算,因此,两方除了你空袭我一下,我回击你一下,基本也就没有太大的动作了。
(美军驻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
至于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也只是口头上谴责一下以色列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或者组团到国际社会上寻求帮助,试图让以色列停火,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措施,比如用石油进行威胁。
目前以色列已经和哈马斯达成了暂时停火的协议,与美国、卡塔尔等国家的调停有关。不少人欢呼看到了曙光,但实际上,这个想法或许太过于天真,以色列的目标是消灭哈马斯,甚至是占领加沙,但实现这个目标又谈何容易?
美国促成哈马斯暂时停火,也是出于维持自己中东战略的目的,以色列如果继续肆意妄为,将自己完全立在国际社会的对立面,势必将美国的中东战略毁于一旦,因此巴以冲突的这种暂停只是一种缓兵之计,打打谈谈,停停打打或许将成为常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2: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