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阿根廷返还14件文物,这个红色目录立了功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6-29 10:48: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国家文物局消息,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表示,此次文物返还工作是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新成果,也是两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框架下的首次成功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阿方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和文化权益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中阿两国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打击文物走私、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坚定决心和密切协作,为两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积累宝贵经验。

阿根廷返还14件文物,这个红色目录立了功

据介绍,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铜蛙1件、铜盔1件,时代在汉代至南北朝之间。2017年,上述文物由阿根廷联邦警察文化遗产保护分部在开展国际刑警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国际联合行动“雅典娜行动”中,依据国际博物馆协会与我国联合发布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截获。2019年,国家文物局获悉消息后,协调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持续开展工作。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法院作出将14件文物艺术品归还中国使馆的最终判决。上述文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接收后,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等相关工作。

那么,《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为何能在这次行动中立下大功呢?

这份目录的身份确实不一般,具有天然的“国际范儿”。2010年11月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出版发行中英文双语版本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该目录把受到走私盗卖威胁的中国文物分为13大类,分别是陶瓷器、雕塑、金属器、民俗文物、玉石器、书画、铭刻、碑帖拓片、图书文献、建筑构件、漆器、钱币和服饰,年代下限为1949年前。近年来,走私中国文物的形势日益严峻,这份目录展示的文物,通常是艺术品市场上非法走私贩运的目标。

阿根廷返还14件文物,这个红色目录立了功

值得一提的是,目录并不针对某样特定的遗失文物,而是对那些特别容易受到侵害的、并受到所在国法律系统或者国际公约保护的文物类型的认定。目录发布后,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向全球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以及机构和个人发出呼吁,在尚未彻底了解其来源之前,不要购买目录中的文物。虽然目录并非文物索回工具,只是从学术专业角度,为追索文物提供参考,但是这份目录由权威机构发布,公信力较强,成为中国追索文物的一大利器。

目前,《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可在国际博协网站在线查看或下载,里面还列举了保护中国文物的国内法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共计12条。公民如发现疑似的非法文物,可以根据目录所列的国家文物局及公安部的网址、电话,向相关部门举报。

牵头制定发布目录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是博物馆的国际学术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此前已经为非洲、拉丁美洲、伊拉克、阿富汗、秘鲁、柬埔寨、中美洲和墨西哥、海地出版濒危文物红色目录。不过,由于一些文物是直接从地下墓葬被盗掘而来,此前没有任何相关文献照片,难以调查取证,所以目录的覆盖面是比较有限的。

就目前来看,在国际上保护文物最为有力的武器,仍然是1970年签订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公约”)。1970年11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该公约,这是一部和平时期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国际性文件。201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大会上,又将每年11月14日确定为“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以此来扩大社会公众提高对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的认识,凝聚国际共识。

多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公约在中国的推广落实,探索形成了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有效途径。不过,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不仅牵扯到极其复杂的法律难题,往往还涉及民族情感和国际关系,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9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阿根廷向中国返还14件文物艺术品
这是6月26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的阿根廷向中国返还的青铜甬钟。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6月27日电(记者王钟毅)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
2024-06-28 11:04: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当地时间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初步判断: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
2024-06-27 23:08:00
...大海外流失文物追索力度,美国、西班牙、瑞典、巴西、阿根廷等国先后归还秘鲁数千件文物。来源:央视财经流程编辑:TF022
2023-05-18 13:52:00
Global Talk丨多国签证官走进河南博物院,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湖骨笛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笛’。”阿根廷驻华使馆领事助理丹尼尔·埃斯库德罗(Daniel Ernesto Escudero)表示
2024-10-18 16:46:00
又有14件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其中青铜甬钟距今约2500年
...源:极目新闻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初步判断,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
2024-06-28 15:48:00
边野古地基工程被代批准,日本民众静坐抗议
...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方面已有501人死亡,2110人受伤。阿根廷总统米莱宣布将解雇超5000名政府雇员,引发民众抗议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7日
2023-12-29 11:07:00
...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五个县(市、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名单,于都名列其中。 于都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集结出发地,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红色底蕴深厚,革命
2024-01-24 06:58:00
美英真干得出来
...事,不得不说,也就美国和英国真干得出来。先说美国。阿根廷当选总统米莱,当选后的第一次出访,就去了美国。他第一站到纽约,去了一个犹太墓地。很简单,作为一个不寻常的总统,米莱之前
2023-11-29 08:33:00
两会微观察:外媒追问“哪吒热” 流量如何变留量?
...,因为它无国界展示了普通人相对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阿根廷记者提问。何佳欣摄一位来自阿根廷的记者刚刚看完电影,他追问:“什么时间可以在阿根廷上映?《哪吒2》爆火会给四川文旅带来
2025-03-09 21:09: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41: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3:12:00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