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9月,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王某突然接到自称“中国驻澳大利亚领事馆”的电话,对方告知其涉嫌参与国内的一起非法洗钱案,现需要他在网上缴纳2万澳元“担保金”(约等于10万人民币)至指定账户,否则便将王某列为网上逃犯及纳入个人征信黑名单。
接到“大使馆”电话
王某作为当代大学生反诈意识较强,认为自己若涉嫌犯罪,何须由澳大利亚大使馆“亲自”打电话通知,岂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因此,他直接挂断了电话不予理会。
但接下来,一个号码为“+8696110”的电话打入,在国内接受过反诈宣传的他,知道“96110”是公安机关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于是立即接听。
用改号软件模拟的“96110”电话
在通话中,对方自称是“国内公安局劝阻人员”,先是对王某进行了反诈宣传,然后称因其不相信“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的电话,所以用“96110”来电告知涉案情况,并要求立即转账以洗脱“嫌疑”。
赓即,王某不再怀疑,挂断电话后立即联系母亲陈某帮忙转账。
而其母亲听到远在国外的儿子涉嫌犯罪后顿时惊慌失措,但思考再三,她决定先到反诈中心进行咨询。
反诈中心民警在核实情况后,明确告知王某母亲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并对其进行了反诈宣传,最终防止了被骗,避免了经济损失!
幸亏王某母亲在转账前到反诈中心进行了咨询,最终防止了被骗。而类似冒充公检法诈骗留学生的案例在多个国家均有发生,已有留学生上当受骗。
目前,中国多个驻外大使馆也发布了相关提醒
告知留学生提高警惕
如何防范?
据“熊猫反诈”了解,不少留学生称不法分子在打来电话后,会自称是“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还会特意让他们核对电话号码是否反诈中心或公检法号码。此外,不法分子还会准确说出受害人的部分个人信息,甚至还会进行几分钟的反诈宣传再开始实施诈骗,具有非常强的迷惑性。
此外,一些家长接到留学海外的子女称自己“涉案”要求转账的电话时,因距离遥远,孩子在国外过得怎么样自己也不知道,一听到“涉嫌犯罪”,便会失了分寸,盲目转账。
而实际上,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某人“涉案”,不会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联系涉案嫌疑人,并发送“警官证”“逮捕令”“保密函”等文件,更不会要求汇款至“安全账户”或缴纳“保证金”。
虚假“96110”
【来源:熊猫反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