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AI换脸秒变“儿子” 警惕金融诈骗盯上老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8 09:1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郝帅

2023年6月的一天,广州的龚伯接到了“儿子”求助转账100万的电话,他通过视频确认是“儿子”本人后,火急火燎地赶到银行准备转账,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儿子”其实是由AI换脸生成,帮老人家及时止了损。

当前,随着各类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犯罪的手段也在不断“进化升级”。尤其是对新科技新应用不熟悉的老年人群,这些花样翻新诈骗手段给他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新型诈骗种类多 子女需做好第一道“防火墙”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但也为诈骗犯罪带来了可乘之机,许多老年人被锁定为实施新型诈骗的主要目标。

去年10月,上海反诈中心发布的一则案例介绍,68岁的徐女士接到冒充客服的视频(fcaetime)电话,称其之前在支付宝上申请的百万保障已到期,若不关闭将每月自动扣款2000元,并发送伪造的与银行聊天记录给徐女士,诱导她转账,最终徐女士被骗10万元。

类似的新型诈骗,往往都是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实施。不法分子会编造各种理由、变换各种形象,诱导老年人进行金融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AI换脸秒变“儿子” 警惕金融诈骗盯上老人

2023年10月16日,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公安处乘警支队女子乘务大队民警在列车上向老年乘客进行反诈骗宣传。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交友、养生、书画收藏等旗号,利用一些老年人“捡漏”“暴富”的心态,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老年人上当。这些骗局往往先给自己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令人防不胜防。

在前不久,上海警方侦破一起专门诱骗收藏爱好群体投资购买假冒收藏品并从中牟利的案件。家住闵行区的74岁居民黄先生爱好收藏,今年2月,其家人偶然发现他在近2年时间里陆续花费49万元购入大量“收藏品”,而一直联系的销售却突然失联,遂向闵行警方报案。

面对花样翻新的新型诈骗手法,作为子女,一定要及时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做好他们的第一道“防火墙”。比如,关心他们的日常喜好,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经常向老人分享普及金融领域防诈知识等,帮助其了解新型诈骗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风险防范能力。

关注涉老投资风险 共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击涉老诈骗行为。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目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

记者梳理中消协公开发布的金融理财诈骗典型案例发现,近年来,不法分子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高回报”产品的案例层出不穷。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理财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绞尽脑汁骗光他们的“钱袋子”。

“免费送礼”是不法分子吸引老年人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消协公布的案例中,青岛的王女士为领礼品参加了某投资公司举办的理财讲座,听说该公司理财产品高利息、低风险,便心动不已,签署了高达100余万元的理财合同。到家后才发现是一份借款合同。合同到期后,经营者无法还款,被转移的钱财也难以追回。

AI换脸秒变“儿子” 警惕金融诈骗盯上老人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涉及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各类投诉层出不穷。“人民投诉”平台网页截图

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也曾接到过多例有关“坑老”的投诉。在此提醒各位老年朋友以及家有老人的子女们,一定要告知老人,理财应以“稳”为主,不要被小礼品或口头承诺的福利诱惑,特别是看到“高收益”“低风险”“快钱”等字样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儿”。

此外,利用非法集资手段实施诈骗也是常见手段。这类骗局主要以发展会员、投资加盟店,或利用 P2P(网络借贷平台)和民间借贷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据中消协提供的案例,一家号称经营投资黄花梨种植和林权转让项目的公司以股权转让集资为名,邀请老年人观看宣传视频、听取投资讲座。受害者李女士在此案中被骗15万元,至今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

此外,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案例中,还有利用互联网电子商铺、电子百货等虚拟产品,以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或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迷惑投资人,谎称是新的投资理财工具或金融衍生物等形式,哄骗老年人深信不疑。

中消协提醒,老年人一旦发现投资理财上当受骗,第一时间要选择报警。同时可以向银监会举报,由当地银监、公安等部门介入查处。如果是群体性案件公安已经立案的,可以马上去登记。

金融理财如同双刃剑,既能带来财富增值,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侵害老年消费者的工具。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当携手合作,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好老人的“钱袋子”。(以上案例均来自中消协和媒体曝光)

“人民消费”大型融媒体专栏简介:

为进一步拓宽消费教育渠道、丰富消费教育形式,2023年,中消协联合人民网共同推出“人民消费”大型融媒体专栏暨“中消协消费教育基地”,助力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相关阅读:

中消协消费教育大纲·老年消费篇

淀粉丸变身“复活丹”?警惕被养生噱头骗入“坑老”陷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淀粉丸变身“复活丹”?警惕被养生噱头骗入“坑老”陷阱
...中最重要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很多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都非常重视保健养生。一些商家“瞄准”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动起“歪心思”,伸出诈骗之手。今年1月,一起涉
2024-03-14 08:44:00
...老年消费与服务市场规模的银发经济,另一边却屡现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消费陷阱,理财诈骗、虚假养老项目等“收割”老年人养老金的消费骗局,如何净化银发经济市场,让老年人放心消费、
2025-10-30 21:58:00
...老”“骗老”行为和不良营商手法时有出现。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切实减少养老服务消费侵权事件,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特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以下事
2025-09-09 12:06:00
...不轻信“高额回报”“保本保息”等不实承诺,警惕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养老项目投资骗局。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性质、资金投向、风险等级及合同条款,确保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
2025-10-29 12:37:00
保健品也有“国补”?工行贵州贵阳花果园金融街支行识破保健品诈骗陷阱
...询结果显示该保健品存在大量负面新闻,在不少地区均有老年人上当受骗。确认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向当班主管汇报,网点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配大堂客服经理继续陪伴老人,通过拉家常的方式
2025-06-05 15:53:00
...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提到,老年人理性消费意识亟须养成。具体来看,年度报告提到,老年人消费领域呈现新问题,权益保护力度需加强。一是个性化需求难
2024-05-27 13:38:00
农行烟台招远黄金支行温馨提醒 防范电信诈骗 护好养老根本
...防线”,构建防范银行卡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近日,一老年人前来农行烟台招远黄金支行办理挂失补卡,客服经理在询问其补卡用途时,老人说要去看病用,后来又说是其儿子要给她转账,客服经
2025-06-22 04:03:00
...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诈骗陷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追求健康养老
2025-04-30 14:15:00
...强,消费公平在更大范围得到促进。各级政府部门以加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消费群体的权益保护、打击电信诈骗、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为重点,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大力维护和
2023-05-16 17: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