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村超,“换脸”!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03 18:16: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准备,送电!”7月1日晚8点12分,灯光刺破黑暗,“村超”球场迎来洪灾后的首次亮灯。现场,欢呼、快门声不断。

乡村足球的热浪,正在逐步回归。

村超,“换脸”!

7月1日晚,“村超”球场灾后首次亮灯。

6月24日起,榕江连遭两次洪水重创。“村超”球场淤泥深至1米,触目所及,除了固定看台和新长廊,几乎尽毁。

“我们没日没夜地清淤,总算把球场‘洗’了一遍。”榕江县体育训练中心主任唐龙介绍,7月2日,球场淤泥已全面清除。

村超,“换脸”!

7月2日,“村超”球场现场。

7月3日,也是遭遇洪水后的第十天,记者再次来到球场看到:新砖、钢筋入场,球场全力加速恢复。

村超,“换脸”!

7月3日,记者在“村超”球场看到,新砖等物资陆续入场。

从满身泥浆到逐步展露新颜,“村超”究竟经历了什么?

抢修电力

用双手一点点重接光明

洪水过后,榕江迎来连续晴天。

“村超”球场内,电力抢修仍在争分夺秒。

7月1日下午,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副总经理杨平安站在“村超”球场旁,安全帽下,脸庞黝黑,工装裤上还沾着未干的泥渍。

村超,“换脸”!

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副总经理杨平安 。

“我们6月25日就过来了,待到今天。”杨平安望着远处正在检修线路的同事,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来的当天,这里水断路绝,电也没有,全城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村超,“换脸”!

电力工人在“村超”球场抢修。

时间拨回。6月24日晚7点多,彼时的杨平安正在单位值班。“当时接到上级命令,说榕江全城被淹,老百姓受灾严重,要求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车辆前往支援。”他回忆。“25日凌晨1点,通知正式下达,让我们做好出发准备。”那一夜,整个供电局灯火通明,车辆调度、人员集结、工具筹备,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6月25日清晨6点,250多人、50多辆车组成的抢修队伍从安顺出发,向着榕江疾驰。“我们负责三条线路、150多台变压器,要保障九千多户老百姓的用电。”杨平安说,“一到榕江,命令就来了。首要任务是抢通主干道到县医院的线路!那是生命线,指挥部和医院都靠它。”

然而,抢修路,比想象更难。“路不通,全是淤泥积水。皮卡车、越野车在里面寸步难行。”杨平安皱着眉头,神情凝重,“平常5分钟、10分钟的路程,得走上一两个小时。大家只能下车,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中跋涉,去找变压器、线路、电杆,排查故障。”

被洪水浸泡过的设备,更棘手。“设备受潮损坏,有的得重新抽水、清淤,再烘干、擦拭、做试验。”他比划着,“没电,我们就接发电机;烘干设备不够,就用电吹风、电烤机,一点一点吹,一点一点烤!有时候忙活一整天,设备还是没法用,只能紧急更换。”

“早上6点多开工,晚上最晚干到凌晨2点多,中午天太热就稍作休息。”他笑了,带着自豪。“干了三十多年电网,第一次来榕江就是抢险,但只要看到灯亮起来,老百姓能恢复正常生活,一切都值了。”

村超,“换脸”!

电力工人正在“村超”球场抢修。

全力清淤

一铲一锹铲出希望底色

球场上,挖掘机、铲车的轰鸣声日夜不停。

“村超”门口,“流动补胎”的师傅正给铲车换胎——钉子、木板藏在淤泥里,每天都要补好几次胎。

“来了四天,27号就来了。”来自凯里的挖掘机师傅文小言抹了把额头的汗,望向球场,“来的时候,这垃圾堆积如山,刚清理没多久,谁能料到,第二次洪水又来了。”

再次袭来,洪水有多深?

“三米,足以吞没欢呼的看台。”他指了指看台残留的水痕。

文小言负责清理碎片、垃圾和淤泥。他顿了顿补充道,“28号水退,每天至少九个小时,加班是常事。”

“一铲泥多重?”他挠头憨笑:“我开的挖掘机,铲斗一米八宽,多重?没称过。但干这行五年,来‘村超’球场清淤,倒是头一遭,以前只在视频里看过,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见面。”

村超,“换脸”!

6月29日,“村超”现场。

说起灾害,他神色凝重:“看着房屋被淹,老百姓损失惨重。谁心里好受?哪个城市遇上,都揪心。”

“最难的就是刚来那会,球场里一片狼藉,看着就让人难受。”文小言回忆时语气低沉,望着球场渐露脸的红地皮,说:“淤泥最厚处三四十公分,一铲下去沉得很。我们把垃圾铲起放置一处,铲车再将大量垃圾铲置工程车上,每天十几辆设备一起干,清了两三天才把地皮露出来。”

“修好了!”补胎师傅喊了一声。

文小言拍拍裤腿的泥,走向铲车。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和重新展露轮廓的球场一起,绘成一幅感人的画。

这片土地上,有许多他这样从外地赶来的人,和本地居民并肩作战。汗水与坚守,只为同一个目标:“村超”球场,早日重现往日热闹与欢腾。

分秒救援

合力托起美丽“村超”

7月2日下午3点,榕江县“村超”球场地表温度已突破35℃。

67岁的石昌贵弯着腰,一铲一铲地将即将板结的淤泥铲除。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滚落,在后背浸出一片深色的“地图”。不远处,妻子杨老娇正和志愿者搬垃圾,老两口的身影在烈日下晃悠。

“老石,歇一歇!”有人喊。

“没事,再铲两锹!”石昌贵抹了把汗,手上的动作丝毫没停。他脚上的胶鞋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裤腿沾满了泥浆。

这天早晨,老石从100公里外的归备村赶来。而48小时前,57岁的杨老娇就已“参战”。

村超,“换脸”!

平阳乡归备村村民志愿者“村超”周边进行清扫。

“29号洪水一退,水刚到膝盖,她就蹚水出去清淤了。”石昌贵擦汗时,铁铲在太阳下闪着光,“我在老家听说,赶紧把田里活撂下,连夜赶了回来。”

带他们来的,是63岁的老党员张发周。

“我是支书,又是党员,这时候不站出来,对不住胸口的党徽。”他看看身边的老伙计,“再说,大家都是自愿来的,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支清扫队平均年龄58岁,80%是5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的65岁。

“别看我们头发白,力气不输年轻人!”张发周拍了拍铁锹,“村里还有好多人想报名,车坐不下,明天换另一拨人来。”

烈日下,他们弯腰的身影或许不再挺拔,但每一铲都沉得很。

“我们没做啥特别的。”石昌贵朝电网工人那边努努嘴,“你看他们,干了7天没回家;开推土机的师傅,手磨出水泡还在干。”

为啥这么拼?

“这是我们的家啊。”

此刻,球场上还有民兵、消防、武警……不同制服、不同口音的人,都在为同一件事弯腰、挥铲、奔跑。

在洪水肆虐的日子里,是无数双手共同托举起了这座城市,是团结的力量,让“村超”的热土再次焕发生机。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团结的具象化。”榕江县委书记徐勃动情地说:“预计在7月26日重启‘村超’,并在前期将民族团结感恩作为主题。”

灯光下,被洪水揉碎的球场正在重生。而比灯光更亮的,是那些弯腰清淤的背影,是连夜抢修的身影,是所有为家园拼过命的人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田儒森 董婧珣 熊曼

编辑 张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洪水袭“村超”,世界球星球迷为灾区祈愿求福
...积退去。多数道路恢复通行,却积着深厚淤泥。“村超”球场,这块承载无数汗水、欢呼与梦想的绿茵场一片狼藉,残留的厚重黄泥没过脚踝甚至深及小腿,碎石杂物深陷其中。铲土机轰鸣着来回作
2025-06-29 00:44:00
昼夜奋战清淤!榕江“村超”球场全力恢复中
受强降雨影响,榕江县标志性的“村超”足球场及周边区域6月28日再次遭遇严重水浸,积水一度深达约1米。洪水退去后,留下大量淤泥和杂物,场地恢复面临挑战。记者6月29日在现场看到,一
2025-06-29 14:47:00
经过三天不懈努力 榕江县“村超”球场灾后首次亮灯
6月28日再次遭遇洪水入侵后,榕江县“村超”球场又一次被厚厚的淤泥覆盖,引发广大市民关注。7月1日,记者了解到,经过当地干部群众及志愿者们连续奋战,球场灾后清理和修复工作取得阶段
2025-07-02 02:09:00
洪水退去一个月,榕江“村超”球场再次迎来奔跑的身影。当足球被踢向空中,看台上呐喊声爆发。这久违的呼喊,穿透灾后的沉寂,榕江的活力彻底迸发出来了。这呐喊声中,跃动着榕江人民走出灾害
2025-07-27 03:47:00
天眼关注|我们的村超,我们的榕江
...让榕江这座小县城被全世界看见。7月1日清淤干净的村超球场。贵州消防 图榕江人爱惜、珍惜、疼惜村超,终于,他们对足球的爱凝结成了一股劲,一股团结向上的劲。泪光灼灼的他位于榕江县
2025-07-02 21:58:00
洪水退处 希望萌生
...万人因灾告急,5.1万人紧急转移。昔日热闹的“村超”足球场深陷7米积水。洪水肆虐处,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即刻打响。闻“汛”而动,生命至上的壮歌灾情就是命令。24日12时,
2025-06-27 23:46:00
淤泥中的榕江 被一双双手擦亮
...亮!4天,2次洪峰过境,刚清理干净的榕江县,“村超”球场又一次被淤泥覆盖。6月29日,第二波洪水逐渐退去。曾经人声鼎沸的球场,如今只有铲车、高压水枪和人们挥动铁铲清除淤泥的声
2025-07-04 12:29:00
“榕江人,记得住,也站得稳”
...榕江。“人员不要滞留在家,全部撤离出去!”“村超”球场旁咖啡店店主谢海滨这次没再犹豫,他看了一眼咖啡店的方向。“不去了。”谢海滨回忆说:“上次去救那些店里的东西,把我的狗饿惨
2025-07-04 02:04:00
榕江之殇,水退情聚! 绿茵场已重生,我们球场上见!
连日来,特大洪水以骇人之势席卷榕江两岸。曾经温顺的江水化作咆哮的猛兽,瞬间吞噬街巷,无数家园被浊流无情吞没,近3万乡亲陷入泽国困境。水势汹涌,卷走了生计,也淹没了无数人安稳的日常
2025-07-02 18: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