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浙南这个“千年古港”,凭什么被写入人教版教科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27 22:21:00 来源:杭州网

橙柿互动讯 温州的朔门古港遗址被写入了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了。最近一段时间,这个消息让很多温州小伙伴兴奋不已。

“她曾有过今日上海一样的地位。”一位温州小伙伴说,随着朔门古港遗址考古发掘的推进,一段隐藏在土层里的记忆正在苏醒……

这次,江南君跟着温州的考古专家伍显军老师一起,走进朔门古港遗址,探访曾属于古人的繁华。

01

古温州城的北大门

温州鹿城区,在望江东路上沿瓯江岸而行,一侧是江水滔滔,另一侧是人间繁华。

江面之上,江心屿上的南北双塔,在云卷云舒间岿然不动,似乎讲述着这里的人们靠水而居,以勇敢、勤劳与智慧,雕琢千年商埠的传奇。

温州古为东瓯,东晋时因设永嘉郡,需建郡城。嘉靖《温州府志》记载,地方官员们最初选址在瓯江北岸,名士郭璞取土称之,发现北岸土轻,于是舍弃北岸,前往南岸。

在南岸江边登上一峰(今称郭公山)远眺,“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五行水谓东则伏龟潭、西则蜃川浣纱潭、南则雁池、北则潦波潭、中则水壶潭,因凿小河以通贯之。”于是依据地理与天象的布局,取“依江、负山、通水”之则,为永嘉郡城建造定下“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凿二十八宿井”的规制蓝图,演化出“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郡城功能性布局。

进入朔门古港遗址,最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处条石堆叠的遗址,初看似乱石堆放,细看这些条石的摆放自成格局。伍显军说,这是温州古城的“朔门”所在,条石勾勒的是宋明两各时期的朔门瓮城。墙体较窄,转角带弧形的是宋时的瓮城;墙体较厚,方方正正的,是明代时根据宋代瓮城改造后的瓮城。

“古城城门最多的时候达到10个。”伍显军说,朔门一直是最重要的一个。朔门城门和瓮城的遗址发现于2004年。在多年后的2021年,鹿城区建造望江路下穿隧道工程时,发现了朔门外港口遗址的线索,不仅证实了书中所载的郡城布局,还发现了大量足以佐证温州城“千年商埠”的繁华历史。

瓯江是浙江的第二大江,向西以丰富的支流联动温州、丽水、金华的诸多城市和乡村,向东汇入大海,通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海岸,是古代浙南一带最重要的航运水道。

宋代名臣赵抃在温州游历时,站在朔门的城楼上望向瓯江,挥毫写下“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的诗句,句子中朔门外江水之上船帆猎猎的盛景如画卷呈现。

02

码头与市坊

“出了城门就是码头。”伍显军老师介绍说,这是温州古城北面城门的特色。

朔门瓮城往北十多米,出土的是北宋时期的官用客运码头。两段下沉式的台阶中间以缓坡连接,当年的达官显贵们踩着这些台阶上下船,码头边的城墙下甚至还有专用的候船室专供他们使用。

伍老师说,当年赵构南下到温州城,亦从这个码头登岸进城。因赵构的到来,朔门东面的水门被改名为奉恩门以作纪念。

紧挨着客运码头的位置,还发现了一处宋时的木栈道。这是用于瓯江水位上涨淹没客运码头时上下船通行使用。

官用客运码头西面相邻的是北宋时期的货运码头,光面的斜坡,以鹅卵石铺就,方便运载分量较重的货物上下船。路面卵石表面被磨得光滑无比,也正佐证了当时这个码头的繁忙。

无论是客商还是货物,往返城内和码头,皆要通过朔门。

“城内还有一处地方,也因赵构的到来而改名。”伍老师说,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万岁里”。他告诉江南君,万岁里这个地方是当年温州城中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外来的货物在这里展示销售,客商们也在这里挑选要送往外地的商品。

进了朔门,就是当时温州城最主要的街道南北大街,直通温州城南面的瑞安门,虽然如今已更名解放路,但繁忙如旧。

03

沉船与瓷器

从朔门瓮城以北的宋代管用码头往东到水门奉恩门,短短数里,有9座码头,2座埠头,官用的、商用的,客运的、货运的,不同类别不同体量,不一而足。

在朔门外码头边的10米土层内,一艘被测定建造于晚唐时代的海运福船正在做进一步发掘。这是一艘残破的沉船,沉没时间为北宋时期,虽不完整,残长仍有20多米,船宽5米,三根桅杆,有压石舱,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风浪能力。

伍老师说,这是浅海运输比较常见的船只。考古人员在船上还发现了人类的骸骨,有大人有孩子,或为船主一家,大约是沉船发生得比较突然,人员未能及时逃生,永久留在了船上。

“我们在古港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瓷器堆。”伍老师说,这些被发现的瓷器堆中有数以十吨计的瓷器碎片,其中九成以上是龙泉瓷,也有温州本地的瓯瓷和漆器。

他说,宋元时代的温州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一节。南宋到明代中期,龙泉青瓷在外销的瓷器中占主导地位,从温州上船送往外地的龙泉瓷数量庞大,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送往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区域。

打包瓷器需要用到大量的草绳,因此在朔门临靠城墙处有一打绳巷,当年巷子里的人便以打草绳为生,服务瓷器运输。

码头的粗活工人们,在城内用草绳打包了主家的瓷器,放在板车上小心翼翼推往码头等待上船,但瓷器脆弱,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难免会造成损坏。损毁的瓷片被集中存放于码头附近专门的位置或者仓库,方有了集中的瓷片堆积带。

宋代木栈道的东侧,出土了大量排列整齐的木桩遗存,伍老师说,考古人员们初步判断为四组栏杆式建筑的遗存。“大概是搭建在水上的木楼。”他说,可能是候馆,也可能是酒馆、茶肆。

在这些木桩遗存的位置,也发现了许多瓷器碎片,但基本都是比较平民化的物件。“可能是码头工人们歇息时喝茶的地方。”他说。

04

不只古港遗址

沿着考古带自西向东一路前行,伍老师指着路边的码头、沉船等遗存,一路讲解。在路程中间位置,设有一个临时的朔门古港博物馆。

博物馆分两层,一楼展示的是发掘于遗址的诸多物品,当然主要的还是瓷器以及瓷器碎片。

他说,当年温州本地的瓯瓷技艺也曾盛极一时,但最终因为龙泉瓷的兴盛而渐渐没落。这门技艺出现过断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又有人重新拾起了瓯瓷的烧制技艺。

在众多瓷器碎片中,尤其难得的是南宋时期的建窑黑釉金丝兔毫纹瓷盏。“它很完整,比任何其他遗迹中发掘出来的都要完整,这很难得。”伍老师说。

建窑瓷器,是宋元时候外销瓷器的重要产品。朔门古港发现的建窑茶盏的胎、釉、纹饰以及制作工艺判断,产地可能来自闽北建窑、遇林亭窑、江西吉州窑、泰顺、文成窑等窑场。宋徽宗喜好建窑茶盏,这也使得建窑茶盏在宋代成为流行一时的斗茶神器。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摆在展览台上的那几件漆器。宋代时,温州就有制做漆器的传统,衣冠南渡后,来自中原的漆匠带来北方的技艺与温州本地漆器技艺融合,使得温州漆器鼎盛一时。

但温州本地并不生产漆器原料,于是温州的商人们利用便利的水运航道,从原料主产区严州、徽州购买,大量送入温州城,在这里集中生产后再通过水运销往外地。

人们都说温州人的经商头脑是刻在基因里的,从温州漆器的制作和销售便可见其一斑。

博物馆的二楼展示的是温州古港发展的历程,以及在海上丝路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教社典藏馆落成,馆藏4万余册古籍包含清末民国教科书
...人教社4万多册古籍善本、线装书和一部分清末民国珍稀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典藏馆揭牌仪式暨故宫博物院古籍鉴定专家翁连溪讲座。人教社供图人教社图书馆成立于1953年,藏书近
2024-04-13 16:18:00
开学第一课,“郧县人”进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凤惊喜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出现了“郧县人”相关内容。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航拍图翻开这本教科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2024-08-29 17:36:00
历套人教版中小学教科书精粹展在兰州开展
...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展览中精选的历套人教版中小学教科书吸引嘉宾驻足观看。本报记者田野 摄本报讯 (记者田野)4月1日,以“培根铸魂 启智增慧”为主题的历套人教版中小学教科书
2024-04-02 09:01:00
...报【本报讯】4月1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人教版中小学教科书精粹展(1950—2023)”在读者出版集团启幕。本次展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甘肃省教育厅、读者出版集团共同举办。分
2024-04-02 04:21:00
藏在课本里的济南元素,又上新了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新版教科书出现较大变化,其中,章丘焦家遗址和以章丘龙山命名的龙山文化被写入教科书,并用较大篇幅进行了介绍。事实上,一百多年来,济
2024-09-19 15:12:00
带你找寻课本记忆!人教主题文创展在京启动
...元素为核心脉络,深度挖掘人教社75年教育出版积淀,将教科书从知识载体转化为情感媒介,通过场景化叙事打造出兼具文化深度与时代活力的文创主题空间,助力不同代际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知
2025-05-26 17:33:00
免费的沪教版英语课本不适用, 西安一中学让家长自购人教版“综合使用”,教育局:将核查
...对此,西安市教育局回复称,2015年西安市进行了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涉及此次教科书选用的科目小学段有数学、书法、信息技术等3种。按照多样化选用原则,全市每学科选用两种版本,
2023-08-31 16:49:00
岳峰小学尹延红在第四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程教材研究中心进行学术支持的第四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征集活动,近日公布评选结果名单,岳峰小学尹延红老师的课例《军神》在第四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一
2023-12-16 21:14:00
...书展,人教社特别展示了建社73年以来出版的11套中小学教科书等经典产品,呈现了新中国教材建设事业走过的不凡历程,唤起现场读者美好的成长记忆。此外,人教社精选500余种图书,覆
2023-10-27 14: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